坤鹏论:知识领域的共享经济是真趋势还是伪需求-坤鹏论

最近几天分答成功利用王思聪32个问题占据了各大媒体头条,更有一篇文章说,分答上线24天就融了A轮,估值1亿美金以上。

当分答还叫在行的时候,就一直标榜共享经济,对于这类知识领域的共享经济,说实话从在行的时候坤鹏论就不看好,转成分答以后,更不看好。

一、什么是共享经济

百度百科上是这么解释的: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牵扯到三大主体,即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共享经济平台作为连接供需双方的纽带,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双方互评体系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

如果看概念有些晕的话,我们来几个栗子:

Uber和滴滴相信我们都很熟悉了,他们就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作为共享经济平台,他们一边联接需求方(打车的人),一边联接供给方(私家车主)。让私家车主可以把自己汽车空闲时间的使用权转让给需求方。

Airbnb也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之一,一方面他对接房屋需求者,另一方面对接有空闲房子的私人房主,让房主可以通过Airbnb平台把自己空闲的房间出租给游客,实际上这种出租形式国内很早以前就有——短期出租,Airbnb只不过是把这个事情做的系统化而已。

说到这里,其实我们想想身边最常见的、最古老的一种共享经济是什么?

没错。是银行!

银行是最早的共享经济平台,他本身并不印钱,而是将供给方(储蓄用户)空闲的钱对接给需求方(需要贷款的人),只不过银行对接的既不是商品也不是服务,而是货币。其实在金融领域的人看来,货币也是一种产品。

所以共享经济从来就不是啥新概念。

二、分答是个什么东西

坤鹏论:知识领域的共享经济是真趋势还是伪需求-坤鹏论

用户在分答平台上设置付费问题的价格,其他用户感兴趣就可以付费向其提问,对方用60秒的时长来回答。问答环节结束后,“游客”若感兴趣,可以继续花钱偷听,所付的钱将由提问者和回答者平分。

分答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占据媒体头条,与其说是因为产品新颖,倒不如说是王思聪的个人影响力,据说截止到6月12日下午,王思聪已经在分答上累计回答了32个问题,总收入超过25万元。当然,这其中还包括很多偷听者的分成。

坤鹏论认为分答本身产品不靠谱的原因有四点:

1、分答现在是把网红的玩票当成自己的主营卖点了,如果作为一次营销案例,很成功;作为商业模式,注定会失败。像“啪啪姿势”这样的提问,王思聪标价3000还有人买单,普通人标价3块钱都没人付款。分答上的问题,并不是因为问题本身的答案有价值,而是因为回答的人自带粉丝。所以从一开始,分答就跑偏了。

2、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提问者和回答者共谋,提问者并不为了想得到答案,回答者也不是针对问题进行回答。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激发人们的偷窥欲,从而达到从偷听者身分挣钱的目的。

3、很多人在此之前可能并不太了解分答的前身——在行。坤鹏论之前至少知道这个产品,其实对比分答,可以解释为online版在行,只是把这种线下约谈变成了线上提问、语音回答、允许围观。但从在行微信公众号名字直接改成分答这一举动来看,至少在他们内部评价在行是不成功的。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一个阉割版的在行能成功呢?

4、我们只在聚光灯下看到了国民老公回答了32个问题,当我们细心翻一下的时候才会发现,有更多问题是没有得到回答的,这才是危险的开始。

三、为什么知识领域的共享经济不靠谱

坤鹏论:知识领域的共享经济是真趋势还是伪需求-坤鹏论

很多文章以分答为依据说共享经济在知识领域里已获成功,加上分答成功融资的消息传出,这类声音尤为突出。但是,在坤鹏论看来,分答目前的情况,与其说是产品、模式的成功,不如说是事件营销的成功。从产品和模式来看,是很不靠谱的,原因在于:

1、解决不了边界成本问题

我们可以把共享经济的供给方分成两类:物质、时间。

因为是分享闲置资源,很容易会遇到边界问题。比如我家里是两室一厅,我最多可以拿出一间房间放到Airbnb上提供给游客出租。或者我是上班族,最多也就周末休息的时候可以在滴滴上接个活。这些是我能够提供闲置资源的极限,我也想提供更多闲置资源来换钱,但很可惜,没有。

怎么解决边界问题呢?

可以把这种闲置资源的分享变成职业分享,比如我把工作辞了,专职做滴滴司机。这种方式是可行的,所以我们看到滴滴上专职司机越来越多,反而是兼职司机越来越少。

为什么这个方式放在知识领域不可行呢?

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在可供分享的“物质”和“时间”之间,什么最值钱?

显然是时间。

套用一位网友的话:时间几乎是唯一不可再生资源。

越是社会地位高、知识保有量高的人,时间越珍贵,而这类人群才是能真实产生有价值内容的用户。平台用什么资源吸引这类用户长期分享呢?当这类人群遇到边界问题的时候,会有多少人选择做一个职业分享者呢?

可能有人会说,物质分享同时也需要分享时间的,比如滴滴司机,在把车分享出来的同时,还要把人的时间分享出来开车。我们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在物质分享的时候,人的时间价值并不高。说的再直白一些,附属在物质分享上的人,其时间是不值钱的,真正时间值钱的,是那些纯分享时间不附带物质的人。

坤鹏论:知识领域的共享经济是真趋势还是伪需求-坤鹏论

2、资源不具独占性

用户愿意为稀缺资源付费,但却不愿意为普惠资源付费。

先不说用户获取信息的平台之多,单就免费问答平台,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知乎、头条问答、豆瓣、百度知道,还有360问答、搜狗问答、谷歌问答等,如果再将百度百科、百度经验、百度文库、360文库、豆丁等经验分享类平台计算在内的话,平台就更多了。所以对于一般大众问题,用户并不缺少免费获取知识的渠道。

在知识领域内,很难建立起具有独占性壁垒,这种情况下,让用户付费获取知识就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事情。

内容的生产者需要有收入,但收入肯定不是长期来源于内容阅读者,而是来源于厂商广告投放,这才是长远发展之路。

分答这种靠勾引用户偷窥欲的方式,短期内靠消费网红自带的粉丝是没问题的,长期来看,当网红的隐私都被挖的差不多以后,谁还会为偷听付费呢?

正是基于这些分享,坤鹏论才说,知识领域的共享经济不靠谱。

四、一些投资人还是看好分答的

作为共享经济的实践者,分答还是被一些投资机构所看好的,比如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金沙江创投基金、华创资本、青山资本等。不过坤鹏论认为,VC看好一个项目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投他,如果只是停留在觉得这个产品有意思,其实挺没意思。

五、家庭共享厨房这种共享经济产品也不靠谱

坤鹏论:知识领域的共享经济是真趋势还是伪需求-坤鹏论

其实除了知识领域的共享经济不靠谱,坤鹏论觉得家庭共享厨房这种共享经济产品也不太靠谱。

前段时间这种主打私家厨房共享的APP出现的很多,像回家吃饭、小e管饭、蹭饭等等,他们分享的是社区中厨艺高超又有时间的这部分用户的手艺,需求方是每天朝九晚五上班的小白领们。

表面看起来是个很对口的共享经济。一方面,社区里有时间做饭的人,反正你也是要做饭的,无非是以前做一家人的饭菜,现在多做几个人的而已;另一方面,对于上班族,下班回家肯定是不做饭的,与其在街边小铺吃,不如在社区里熟悉的家里“蹭饭”合适,家常菜吃着舒服,成本又差不多。

但实际上,供给方很容易遇到边界问题,让一个大妈做一家人的饭没问题,但再给她加十人的饭,让她坚持三个月,只会有两个结果:要么雇人做,成为职业供给方;要么不做了。

如果这类产品的供给方都变成以雇人做为主,和主流的外卖公司有多大区别?怎么和百度外卖拼?

其实除了分答,知乎推出的值乎也是知识领域的共享经济,坤鹏论对此的观点也是同样的:玩票可以,长期发展不看好。当然了,我也希望自己的观点是错的,因为这样的话,至少知识变现又多了一个方式。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