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坤鹏论曾写过一篇文章叫《BAT从抄袭狗到投资爹 中国创业在寒冬中进入精英时代》,其核心思想是从现在开始,从资本寒冬开始,大众创业已经不再靠谱,精英创业粉墨登场。

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在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更多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随着BAT的强力垄断,一统江湖,商业模式的创新创业基本已经没有多少希望了,为什么?怎么办?今天咱们聊聊这个。

一、历史曾经惊人的相似

如果你是70后,恭喜你,你是历史上两次互联网大潮最感同身受的亲历者。

想当年,也就是在90年代末,很多中国、美国准备上市的公司跟风似地在公司名字上添加了诸是“i”、“e”,甚至“.com”,那个时代最流行的名词叫“点康母”。

只要稍稍和IT能挂上点钩,不管你主要是做什么的,在美国,股票都会得到上至投资机构下至股民的疯狂追捧,而这种疯狂使得股市吹出了一个比一个大的泡泡。

但泡泡终究是皮薄中空的东西,其中大部分靠吹,公司自己、投资人、股市使劲地吹,泡泡变大变大再变大,不断地向空中飘得越来越高,股价疯长。那时候,但大家似乎都忘记了泡泡其实是世界上最脆弱的存在,只要一点就破!

坤鹏论:商业模式创业已经剧终 草根和屌丝逆袭的时代完结-坤鹏论

而这一点终于发生了,一个泡破了,发现里面竟然只有空气,接着市场一个一个地去点破,兵败如山倒地崩盘了!

2001年4月4日,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至1638点,总市值从6.7万亿美元急速蒸发至3.16万亿美元,其中3.54万亿美元全部成了空气,消散在风口!

IT概念股一路猛跌,大量“点康母”公司破产,失业率激增,进而影响到大投资公司、债券公司,经济直接丧失了增长动力,美国迎来了2008年金融海啸。

曾经有人这样描述当年的“点康母”公司的盛景:

太多的互联网公司根本就没有可行的商业模式,它们既不提供产品服务,甚至连用户都很微薄,但却吸引到了众多投资机构的资金,例如某个网站仅仅只建了个网站,然后就烧掉了1亿美元,疯狂地在各大媒体打广告,给员工开出令人羡慕嫉妒狠的高工资,给员工提供奢华的办公设备,而该公司CEO的主要工作就是飞来飞去参加各种会议,到处演讲自己的成功故事和虚无的商业模式.....

还有许多.com公司,上市前经营和亏损到哭,但上市后却拿到了数十亿美元;还有众多.com公司,工作甚至比度假还要舒服,可以闲逛、睡觉、打游戏......

你是不是觉得此情此景怎么那么眼熟?

对,把这些怪现象套用一下,可以99%套中这两年我们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们了!

二、商业模式创新已死,特别是消费互联网领域

1.互联网渐渐不再神圣

从互联网诞生到现在,已经渐渐从神坛走向凡间,从少数人的特权变成了普惠,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它通过小小的智能手机,走入千家万户,甚至连偏远的农村,爷爷奶奶大叔大妈都能通过微信和远在大城市的孙子孙女,儿子女儿视频聊天。

相信再过几年,互联网就会像水和电那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必不可少,但却普普通通。

互联网发展到现在,许多企业依靠“+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获得了成功,比如:BAT,还有最近一波移动互联网浪潮里,像滴滴、新美大、今日头条、饿了么等,它们在移动互联网突然降临,大家都还懵懂之时,做了BAT等巨头干不了的事情,或者没时间干的事,那就是出租+互联网、餐饮+互联网、媒体+互联网、外卖+互联网......快速用资本的力量做大,最终引入BAT的资金和资源,获得成功。

这个已经过去的阶段,其实是创业者最好的时代。

坤鹏论认为,每一次革命性的新技术降临之时,也是全社会大洗牌的时代,而这个新技术的出现也一定是某些垄断存在太久后的爆发,因为人性天生叛逆,说不好听的就是看不得别人过好日子,特别是少数人过好日子!既然我无法用钱来砸了你,那就用技术毁灭你!当然,人类历史上更多的还是用革命和战争来打破固有阶级和资本的格局,但说得高大上些,是因为人类越来越文明,这种野蛮手段越来越被人类所不耻,说得直白些,就是科技发展至今,资本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人多就能势重的时代了。

互联网这一新技术让更多的人获得了咸鱼翻身,屌丝逆袭的机会,而且这个翻身和逆袭还比任何时候都更简单,只要将以前被垄断们占领的行业和领域,加上新技术,就很有可能实现。

正如马云用传统商业+互联网造就了电商帝国,马化腾用传统通信+互联网造就了社交帝国......

所以中国卖个机票都能卖出两家上市公司!

坤鹏论认为,在2015年上半年之前的时代是创业者的最好时代,只要寻求+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就有很大的成功机率,只要把屁股从在用户那边,以用户为中心(这偏偏是已经存在的垄断最不擅长的,因为他们已经高高在上,脱离了群众),再加上那个时代更多成为了比拼体力和试错成本的过程,谁更努力,谁成本更低,谁更懂用户,谁更容易成功。

因此!我们看到了很多屌丝、草根成就了大事业!

在这个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创业犹如赛跑,跑得早,跑得快的胜率非常大。所以,坤鹏论与大家共勉的是,以后凡是新事物新模式出来后,一定要第一个冲进去,先别管理解不理解,小规模地去做,去试,快速跑起来,绝对不会错!坤鹏论:商业模式创业已经剧终 草根和屌丝逆袭的时代完结-坤鹏论

2.2015年后商业模式创新已无机会

新美大的王兴说,“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对于整个中国的互联网也是刚刚进入‘下半场’。”

“之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人口红利,但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智能手机的年销量已经不增长了,总体网民的增长也大幅趋缓。这个时候两条路:要不开拓海外市场,可能还有更多用户,但是国际化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不你就得精耕细作,把原有的用户服务得更好,通过每个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王兴在内部信中这样说道。

我们看到的也确实如此!

2015年以来,其实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已经很少,大部分是把传统行业在往网上搬家,也就是现在流行的2B新风口。

在互联网成为标配,走下神坛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已经不再有竞争门槛,比如微信和微博,比拼技术,几乎没有壁垒,它的最大壁垒就是规模和用户。所以这种商业模式最根本的竞争在于速度,你成了老大就很难有人超越了。

问题是,在BAT垄断的中国互联网中,在一个行业成为老大太难了。

其实这种商业模式的创业以前在硅谷也是一样。比如:在2015年前,美国创业者中哈佛这种商学院背景的毕业生居多,因为他们擅长商业模式、资本运作。

但2015年后,美国创业者中,像MIT这类注重技术的大学毕业生已经超过了哈佛那样的商学院毕业生。

坤鹏论一直认为,过去的几次互联网创业浪潮,基本就是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到最后都逃不出商业本质,也就是常说的:流量*转化率,话说这里面最核心的流量,别无法控制的流量,掌握在谁手中呢?

C端流量被巨头BAT垄断,PC端和移动端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早已结束了!

不信邪的骚年,看看数据吧!

PC端的流量基本被百度霸占。

百度2015年年报显示,核心业务搜索引擎月活用户达到6.57亿人,公司全年总营收为663亿人民币,仅网络营销营收入就实现了640亿人民币,占到总营收的96.5%。

百度2015年一共有104.9万活跃网络营销用户,平均每个用户在2015年为百度贡献了6万多人民币的收入!

移动端的流量基本被腾讯霸占,确切地说,被QQ和微信垄断。

腾讯2015年的财报显示,QQ月活用户数8.53亿人,其中QQ移动端月活用户数达到6.42亿人;

微信月活用户数6.97亿人。和百度搜索6.57亿的月活比,腾讯双产品双6亿,堪称移动端霸主!

而近来微信公开的数据也显示,该应用在一线城市已经达到了93%的渗透率,在二线城市的渗透率也有69%。

那么以流量为核心的商业模式,还有什么希望呢?

商业模式的创新往往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只要被巨头摸清楚底细,你能干,它也能干,或者说它能找别人干,或者直接买下去为它干,拼到最后就是拼资源,优势自然又回到了巨头手中。

再加上咱们中国经济也进入了下半场,大家都变得异常出奇的冷静,不管是消费者,还是投资金主,冷静的主要表现就是不掏钱!

坤鹏论:商业模式创业已经剧终 草根和屌丝逆袭的时代完结-坤鹏论

三、科学技术创业成了香饽饽

正像上面所说,如果垄断已无法从人数和资本上打破时,人们就会倾向于向科学技术找答案。

你如果留意现在投资人所发表的讲话后就会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在谈技术创业,科技创新。

首先,美国的创业正在向技术型公司转变,这类技术型公司的特点是:不大,一般是小公司,但会专注于某个点的技术突破;研发周期一般要5~8年才能见成果;技术壁垒高,一般这种公司将最新科研成果商业化成功后,因为有专利和技术壁垒能迅速长大。

国内的投资风向其实对美国也是很崇洋的,所以不少投资人认为:

我预感未来几年内,人工智能、大数据、包括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使得技术创新真正成为中国当前“破局”的关键,这对于不管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是好事。

为什么大家都在提技术创新,为什么投资人都认为“技术创新将成为破局关键”?

有位投资人的话很实在:

“现在,VC筛选项目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去年最火的O2O,今年乏人问津。很少有机构再相信,商业模式的创新,而投资硬科技、黑科技成为主流,因为即使这些项目倒掉,至少还能留下点专利。但是对于VR/AR、人工智能等项目,机构多是谨慎投资,抱团取暖。”

当然,客观讲,投资人还是非常高瞻远瞩的,因为技术创新除了是被BAT逼出来的,而且还有着其发展的基础,比如:

有位投资人这样说:“以前公司很多都是靠需求方的机会以及运营能力,但这些东西经过第一波消费互联网的洗礼,经过团购、O2O、打车大战,该学的都学会,大家都会学到互联网运营,流量运营,但真正的竞争可能最后还是会落到技术创新上。”

坤鹏论:商业模式创业已经剧终 草根和屌丝逆袭的时代完结-坤鹏论

四、消费互联网的机会还有吗?

坤鹏论认为,消费互联网的机会只能运用反向思维了,也就是BAT不爱做,不屑于做的;以前最热领域的反面可以考虑;还有就是消费升级方面的。

具体说可以分为:

低频高客单价,虽然频次比较低,对于用户来说,一辈子顶多一两次,但这一两次可能涉及的金额会达到几百万、上千万,比如:房产、财富管理等。

服务交易,从优质、个性化的服务赚钱,例如已经转型的小猪短租等。

非标准产品,这些产品无法完成互联网化,其中需要有专业背景的鉴定和议价,比如:二手房、二手车、二手高档产品等。

以上这些方向是互联网还没有深度渗透和改造的,也不是有了大流量就能解决本质的,所以还有机会,当然这些方向成为独角兽的机会不大,但能快速实现盈利。

这个年头,能赚到钱就能生存,先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剩者为王!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