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者7.4亿欧元购AC米兰
近日,AC米兰母公司Fininvest与中国投资者签署初步合同,同意出售AC米兰足球俱乐部。该协议对AC米兰的估值为7.4亿欧元,包括2.2亿欧元债务。
Fininvest将出售AC米兰99.93%股份。AC米兰的买家包括海峡汇富产业投资基金(HAIXIA CAP)、国家开发投资公司(SDIC)和Yonghong Li;买家将在三年里向俱乐部投资3.5亿欧元。
最近两天坤鹏论读了《200年日本史》这本书的片段,其中有8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的各种描绘,竟然不谋而合到了近些年中国的一些现象,再加上近来中国企业海外大肆购买,更让人们担心《中国海外买买买创纪录 外媒警惕:像80年代的日本》。
一、先看看80年代日本的一些现象吧
1.海外游的火热
80年代,日本各种年龄层的人都喜欢到海外旅行,外出人数达空前的纪录。1980年,日本每年约三百万人往海外观光,到1980年代末,该数字更骤升至一千万人。
而大部分的旅行者都是休闲观光客团体观光仍是最普遍,但愈来愈多人愿意冒险一试自助旅行。
旅游时间一般不长,平均仅有八天,反映出大部分雇主对假期仍颇为吝啬。
但由于日本观光客出手消费大方,成为世界各地旅馆及商人的宠儿。在夏威夷及亚洲各地的观光店,日语能力成为工作上必须的能力。
到1990年,日本海外旅游的总消费,每年超过200亿美元。
中国的数据: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7%。
2.加班严重
日本的一般大众为了维持身份地位,工作得像疯子一样;也是因为同样无谓的竞争,一味追求最新及最近的,其实只不过因为一个虚假的信念:要突出我们小小的差别。
3.教育现象何其相似
日本在70年代及80年代,高中及大学入学试是以成绩作为录取标准,但人们开始不满公立学校,认为它们只着重应付考试,教法过于简单及刻板。
私营领域马上迎合这些需求,为课余而设的“塾”如雨后春笋,在各大都市尤其兴旺。
不少日本高中生在下课后再到补习班的“塾”,每天都花上四到五个小时以加强其考试能力,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九点或十点,全身筋疲力尽。
除此之外,私立高中甚至私立初中及小学纷纷出现,以学校毕业生均能进入著名公私立大学作号召,随之又有一些专门化的“塾”,以担保送学生到这些私立学校为其特色。
在这种出人头地的竞赛中,父母家境富裕当然占有优势,因此在著名大学中,出身优裕环境学生的比例急剧上升。
4.投机的财技与房地产
由于股价不断上升,不少人开始加入投机行列。他们创造了一个新名词“财技”,就是财务技巧。到1989 年末,日经股价指数在短短三年内增长三倍,在东京股票市场上市的企业,其总值是当时世界股票市场总值的40%以上。地价在1980年代初已经涨了两倍,几年之后,它又涨两倍,有些地方更是三倍。黑社会亦参与土地投机行业,全副武装强迫居民出售房地产,又迅速转售以谋取巨大利润。
二、日本的海外买买买
1985年,美日英德法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规定美元实现贬值,这个协议是直接导致了日本的疯狂海外买买买模式!因为它让日元在不久后的几年时间里,升值了近3倍。
一国货币的升值就意味着你生产的商品成本高了,在世界市场上失去了价格优势,自然出口就会大大降低。
一国货币升值也意味着你手里的钱更值钱了,能换来更多美元,海外的资产在日本人眼里,一下子便宜了近3成,这能不让人疯狂吗?
到了1989年,日本人购买美国资产达到顶峰。
三菱公司以14亿美元购买了美国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
1989年6月,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购买美国娱乐业巨头、也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也是索尼由制造业向娱乐业的战略行动之一。
洛杉矶,闹市区几乎一半的房地产归日本人。
夏威夷,96%以上的外国投资来自日本,并且主要集中在饭店、高级住宅等不动产方面。
1985年到1990年,日本企业总共进行了21起500亿日元以上的巨型海外并购案,其中有18起的并购对象是美国公司。到80年代末,全美国10%的不动产已成为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三、日本人最终还是被美国人给坑了
90年代后,日本人沮丧地发现,以前收购的美国资产许多不仅没有带来收入,还变成了经济包袱,因为那个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美国迅速发展,使得日本收购的那些传统产业盈利能力骤降。
而当初被美国人大骂为目光短浅的资产出售者,再次受到瞩目,因为他们貌似长了未来眼,就像早就算好很快传统产业将被新科技技术严重冲击,会走向衰落似的。那么出售给财大气粗的日本人,所获得的资金肯定要远远大于这些资产未来真正的盈利。
甚至有人提出了阴谋论,说是美国人下了圈套。
其实,只要对美国多加研究,你会发现,它的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的优势。
为什么不管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愿意到美国,甚至移民都会成为第一首选?
因为美国有可靠的产权保护,优良的经营环境,完善的法律制度。
美国人为购买日本货、中国货所花出去的美元,又因为制度的强大吸引力迅速回流到了美国人手里!
辛辛苦苦,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努力从美国人赚来的钱,又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争先恐后的交还给美国!
这是美国人的幸事,却是80年代的日本人和现在的中国人的最大悲哀!
据最新权威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约为3.2万亿美元,比2014年6月的顶峰时减少了20%。
四、中国企业的买买买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字, 2015年中国企业共实施的海外并购项目593个,累计交易金额401亿美元,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
据彭博社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不到三个月时间内,中资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达708亿美元,超去年全年交易金额的一半。据汤森路透数据,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交易活动的规模6820亿美元,其中1010亿美元(即15%)涉及中国买方。中国第一季度境外交易总额逼近2015年全年1090亿美元的交易纪录,这引起了全球瞩目。
高盛全球并购业务联合负责人Gregg Lemkau此前表示,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有可能达到去年的五倍,而很多大型交易中涉及的中国公司,外界甚至闻所未闻。
五、关于买买买背后的哪些事
1.日本的买买买为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提供了资金
前面咱们说了,1985年到1990年是日本最为疯狂购买美国资产的时间段,而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那就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所有技术革命要想实现,最初对于资金是无限饥渴的,因为有钱才能和传统势力进行斗争。越是远大的技术革命,对于资金的需求就越大。
美国人通过向日本人出售过时企业的资产而得到了大量资金,为新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
始终只考虑经济指标的美国商人不但赢得了经济效益,并没有因此失去美国,而且还在未来的发展中再次抢得先机。
2.为什么买买买
其实道理很简单,资本天然的本性之一就是避险,如果发现在这里的投资不能让其繁殖盈利,钱生钱,甚至还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使得其投资亏损的机率大大增加,那么它自然要换个更好的地方。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海外收购的资金是盲目的,比如:像80年代的日本人那样,让你以前那么牛逼!现在老子有钱了,老子收了你!或者是完全的跟风,不要不相信,傻有钱傻有钱、搞不清自己斤两的主儿从来就不缺!
其中,海外投行也起到了不少作用,投行思维,投行思维,坤鹏论已经说过很多次,为了业务,他们会施出浑身解数,推波助澜,把中国的资本引导出海。
2008年,有多少海外投行忽悠中国企业去救华尔街,又有多少中国企业还真以为自己是救世主。
另外,高盛的Lemkau称,人民币汇率是因素之一,“在贬值之前以海外价值更高的货币投资于美元或者欧元资’‘似乎是当务之急’。”
3.为什么卖卖卖?
美国是市场经济程度非常高的国家,你想买买买,就来买买买吧!
对了,有句俗话说的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形成大量收购交易,肯定是愿意卖和愿意买的都多。
联想到美国正在进入新的科学技术创新阶段,为下一轮技术革命积蓄力量时,会不会又在上演卖掉未来会被淘汰的传统企业换取资金呢?
目前全球正处于互联网技术已经被基本普及,红利逐步消失,而被寄予厚望的下一波技术浪潮革命还处于相对早期阶段,比如:无人驾驶、机器人、AR、VR、量子计算机、基因技术等都处在科技发展的相对早期阶段,在各个领域尚未出现类似当年iPhone横空出世的划时代产品或技术,这个阶段就会出现两波科技浪潮的低谷期,资本寒冬,缺钱是主题!
4.买买买的成功率并不高
麦肯锡的研究显示,在过去20年里,全球大型的企业兼并案中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低于50%。具体到中国,有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
从80年代日本的美国大采购也可以看出来,成功率不高,损失却很惨重。
有专家称,和现在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相比,当年日本资本出海并购要成熟很多,真不是媒体宣传的很土豪很疯狂,日本当时有非常完善的海外投资保护体系,对海外收购中的公共关系更是下了很大功夫。为收购美国企业,日本企业要和美国议员和相关行业有影响力的人交朋友,要通过舆论让人对日本的收购不反感。当年日本人为什么买下了很多夏威夷的高尔夫球场,主要是为了海外收购公关之用。
但即使是这样,当年日本很多资本出海,最终结果仍以惨淡收场告终。
最后,借用一位专家的话:“中国企业应该时刻明白,在世界并购史上,当收购一个企业相当容易的时候,那一定不是馅饼而是陷阱。就此而言,海外媒体警示中国企业要吸取日本当年的教训,这是对的。在任何时候,跨国并购都是刀刃上舔血的游戏,这是高手才能玩的游戏。”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