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赚钱是先把流量吸过来,然后细分流量,最后根据细分出来的流量群体来决定要以什么方式去变现,流量可以持续消费,只要把属于自己的流量池建立起来就可以了,每一个新手,只要把流量问题搞明白了,其余的就都简单了。
短视频这个风口越来越显现了,刚走了陆奇,并且一直被认为All in AI的百度也开始“媚俗”——加大短视频的投入。
从目前的信息看,百度和腾讯的策略基本一致,都是复活之前的产品,既然抖音已经验证了模式,在落后一年的情况下,最明智的选择就是,直接照抄成功模式,把更多精力放到拼资源和拼运营上。
百度推出的参赛者叫Nani小视频,它是百度贴吧团队孵化的项目,2017年12月上线,功能是“支持贴纸、美颜等功能的15秒短视频”,与抖音无限靠近,就连Slogan都好像脱胎于抖音的“记录美好生活”,叫“记录不一样的青春生活”。
据媒体报道,似乎是知耻者后勇,Nani小视频采取了更为激进的补贴方式,并获得了百度公司级别的战略扶持,补贴计划于5月中旬正式开启。
Nani小视频的激进之处在于采取了底薪+补贴,底薪这个模式头条早有采用,效果奇佳,但处于“偷偷摸摸”的状态,主要用于大V和高质量内容输出者,因为有保密规定,基本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另外,抖音对于普通达人已没有补贴。
可以说,Nani小视频撒钱的手段更狠,绝对会让不少短视频作者“春心荡漾”。
Nani小视频的底薪+补贴主要针对有经验的头部达人,月薪保低10000元,有上限,只要每月能产出6条以上精选级别的视频,也能获得最高S级别的10000元底薪。
对于没有经验的作者,只要上传3条小视频并通过审核,也能拿到保底3000元的月薪。
底薪的级别根据结算周期内实际完成情况分为三档,S档10000元,A档3000元,B档1000元,当月Nani官方会根据达人上月的内容质量调整底薪。
据说,百度还对作者承诺,为他们开放手百feed推荐、搜索明星卡片、贴吧首页推荐,以及贴吧大神认证等百度体系内的资源。
有短视频作者称,“Nani现在待遇和微视差不多,内容也和微视不冲突,拍一份拿两份钱,干嘛不干呢。”
那么微视的补贴是怎样的呢?
4月上旬,一张关于“微视短视频项目说明书”的截图在各微信群中流传,其中提到微视补贴金额为30亿,并且配有具体的补贴标准,补贴时间为4~8月。
从中可以看到,微视的补贴分三个等级进行,S级补贴标准为1500元/条,A级补贴标准为500元/条,B级补贴标准为140元/条。
但也有人说,其实补贴从3月就开始了,并且补贴标准的说法并不一致,有人说因为“微视现在的业务乱成一团。”
据短视频业内媒体披露称,比如靠谱的补贴规则是:
内容为“必须原创且只能发布在微视”、“视频长度为15-20s”、“视频描述文字大于10个字”;视频达标条件则需要通过两次审核,审核完成会收到“恭喜你的视频上热门推荐啦”;达标之后,如果72小时内获得1000播放量、50赞,即可获得每条300元的补贴,不过每月付款上限30条。
坤鹏论注意到,补贴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不仅有个人参与,还有大量短视频公会(未来坤鹏论会对其进行详解)也在进入,而微视官方给不同公会的政策存在差异,同时公会对外给予达人的补贴标准也令人眼花缭乱。
抛开那些小小的纷乱,从大脉络看,坤鹏论认为,无论从形态、内容上,还是对入驻达人的原创内容进行补贴,微视、Nani明显都有抖音的影子。
人多的地方自然有钱,有钱的地方自然聚人。
从去年开始,互联网开始变得更加直来直去,能用钱解决的事,绝不绕弯,当我们分析一个又一个新兴的当红小生,其背后的运营手段无不透露着钱的芬芳。
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虽然已经进入下半场,但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线下还处于探索阶段,业绩和利润依然要靠三板斧鼎力支撑——电商、广告、游戏,这三板斧关键在于流量,生命不息,流量不止。
所以,到了2018年,还是得流量者得天下,没有丁点儿改变,说白了,目前为止,互联网公司的价值核心还是流量,它们都还没有脱离流量贩卖的本质。
那么,分析短视频为什么成为风口其实大部分都是废话,在坤鹏论看来,原因只有一个:流量。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流量在哪里,就要去哪里,文雅些说,要追随用户需求。
那个幸存者理论真的相当好,直接把许多专家的底裤给扒掉了,所有对成功的研究准确率能到一半就相当牛逼了。
坤鹏论认为,对于钱多的巨头来说,只要看准了确实是个流量池,基本就是直接砸钱干,为什么干不重要,怎么干才关键。
据媒体报道,截至5月底,抖音的日活几近突破1.5亿,月收入也稳定在7亿元~8亿元,换成你是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放着这么大的流量标的不掺和,简直就是犯罪!
互联网上,每一个流量都可以变成人民币,所以抖音不是抖音,短视频也不是短视频,而是一座新开发出来的互联网流量金矿。
所以这个投10亿,那个投30亿,大家齐齐搞看似疯狂的补贴,总数加起来又多又好听,其实在另一边人家已经把滚滚而来的流量轻车熟路地转手贩卖出去,根本不用愁卖的问题,所以,收入与支出一相减,大概率地赚得盆满钵满,再加上用户数据的沉淀,大数据杠杠地丰满起来,一入巨头大数据,不卖个好几遍,不杀你几轮熟,还好意思叫大数据吗?
还记得坤鹏论在去年底《短视频是2018年的大风口 神仙专属 屌丝没戏》一文中提到,短视频的生意已经不可能再像以前的直播那样,可以百花齐放,谁都能干,它已经成为巨头专属,屌丝莫进。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风口都只是巨头的风口。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请您关注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3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3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4亿。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