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一把枪,政治是知道什么时候扣动扳机。
——马里奥·普佐《教父》
经常读财经文章的老铁应该对凯恩斯这个洋名字不会陌生,这两天坤鹏论认真研读了他的相关资料,今天就来聊聊心得体会。
当然,限于坤鹏论本身水平,难免会有理解不到位之处,各位老铁多多批评指正!另外,本篇超过6000字,其实初写成时近16000字,再三斟酌将其拆为两篇,还是字太多,老铁海涵。
一、凯恩斯创造了政府最爱的经济理论
单从个人声望和理论的角度看,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生而很逢时,1929年浩劫般的经济危机把整个世界搞得七零八碎,最终不得不靠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来结束。
身处其中的人们都很迷茫,急需有人来诠释到底为什么,人类就是这样,对于未知的事情,总会惴惴不安,甚至莫名地恐惧。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书中对1929年的经济危机给予了自己的说明。
不管对与错,终于有专家站出来给了成体系的解说和分析,所有人恍然大悟,醍醐灌顶,当未知变成已知,神秘不再,恐惧散尽,自然凯恩斯也被奉为最牛逼的经济大师。
同时,另一个人更要重谢凯恩斯,他就是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带着福气!
我们的课本说,罗斯福新政把美国拉出了经济危机的泥潭。
而这个新政在凯恩斯理论的加持下,成了日后各国政府争相服用的经济良药。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凯恩斯,罗斯福新政只能算是一种偶然的应急措施,更不会成为此后各国政府长期的经济政策选择,同时他更不会成为美国历史中响当当的总统。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没有问题,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加之危机带来的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人们不敢投资、不敢消费。而当这种情况发展到极端,就会产生危机,此时,市场自身已经很难自我修复危机,只有借助政府干预才行。
凯恩斯提出的政府干预手段就是财政政策,和罗斯福新政有不少相似之处:
首先,政府要扩大直接投资,要兴办公共工程,因为这样可以带来类似连锁的乘数效应,比如:带动更多民间投资,一个就业岗位可以再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凯恩斯举了个例子,财政部可以把钱装进罐子,然后再埋在废弃的煤矿里,让资本家雇人去挖,这样就能启动经济。
其次,既然要投资,没钱不行,所以政府要更多举债,特别是发行国债,多发货币,他主张降低利率,而降低利率的办法就是制造更多货币。
凯恩斯认为,萧条期间社会缺少货币,虽然这样做有通货膨胀的倾向,但只要发行的货币能把闲置的资源带动起来,产品就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就不用担心通货膨胀。
第三,鉴于收入低的群体边际消费倾向高,让他们花钱比较费劲,凯恩斯主张通过收入的重新分配,比如:可以通过向富人征税和转移支付制度等,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
凯恩斯把罗斯福的扩张性政策直接升华为理论层面,为该政策赋予了普遍意义,使之成了一旦遇到危机时政府几乎不假思索的选择。
通俗地讲,凯恩斯的主张脉络就是,需求不足是老百姓失业赚不到钱造成的,既然失业造成社会消费大幅下滑,那就解决失业的问题,既然企业撑不起盘子,那政府就要承担起责任,钱怎么办?政府有印钞权呀,可劲儿印,别管贬值,先让大家有活干,有钱拿,然后就可以消费了,整个社会就被推动起来。
凯恩斯的理论是啪啪地打市场经济自由主义的脸,直接要革了古典经济学的命。
就像儒家思想一直被历朝历代独尊,因为它所宣传的最适合封建统治者来管理民众思想,在统治者眼中,好的理论等于且只等于对自己有益的理论,所以,如果这个世界上谁是实用主义者最忠实的拥趸,非金字塔顶尖的那群人莫属。
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曾写道:“在政治上,是没有人,只有主义,没有感情,只有利害。”
凯恩斯理论的诞生对于政府来说,简直比瞌睡了送枕头还要贴心舒服,政府们如获至宝,在这一光辉理论的支撑下,政府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不断向市场伸出其有形之手。
理论是个捕获人心的好东西,它有时候就跟远古巫师的预言一样具有震慑的魔力,人类天生对理论满怀敬畏感,会不自觉被折服,乃至匍匐膜拜,如果你想快速出人头地,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并能够自圆其说。
在这个世界上,凡是拥有调配资源权利的人,都是获利(权力)最多的人,因为人类依赖资源生存,掌握了生存资料的调配权,谁都得俯首称臣。
所有上位者最喜欢的就是权利,权利一统于自身,会让人感觉离神也就一线之遥。
坤鹏论认为,凯恩斯经济理论特别受各国政治精英青睐的原因如下:
1.为超发货币,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水刺激经济提供了坚强的理论依据,而印刷货币,本质就是对财富的重新分配,简单粗暴,但很高效。
2.政府直接扩大支出,比如搞基建等,从而实现短时间内的明显效果,不得不承认,人类就是短视的生物,所有人,包括政府官员都会偏好短期行为,除此之外,这么做还能快速讨好自己的国民,何乐而不为。
3.越是精英越自信,认为自己具有超常能力,喜欢最大限度展现才华,人定胜天是精英的座右铭,而政府通常由社会精英组成,所以,他们更希望发挥自己更多作用,而不是无为而治。
说到底,凯恩斯经济学为政府直接发挥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是一种让政府大有作为的经济学,因而是几乎任何政府都愿意接受的经济学。
二、凯恩斯经济理论都有哪些问题
坤鹏论认为,如果没有金融,或金融不发达,再加上社会财富均衡,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确实算是良策,但贪婪的金融离钱最近,它们总是享受着新钱的第一道芬芳,并比别人更容易影响货币的流向,而且金融还狡猾至极,它们可以借着各种创新招数,把钱引向能够为它们提供暴利的地方。同时,拥有财富的利益集团,也会千般阻碍,万般阻挡,这样,凯恩斯和政府的初衷就难以实现了。
从历史上看,如果既得利益者不但控制着经济资源,还控制着社会资源,危机时刻,既得利益者就会从创造增量转向掠夺存量,危机将愈演愈烈,直至社会循环不能延续,最终可能整个社会链条都要崩溃。
回顾历史上的几次经济危机,我们不难发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往往也是在新旧技术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新技术要革旧技术的命,要全面颠覆旧有的产业结构,旧技术自然不会束手就擒,两者必要惨烈地交锋,这是人类发展,技术进步必须的阵痛,谁也无法躲过。
就像两个自己的孩子打架,父母最好的选择是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两不相帮,这时候帮谁都是对另外一个孩子的伤害。
而凯恩斯主张注入大量货币,这只能是更大规模地保护和复制原来的产业结构,拉了偏架,严重影响了新旧技术交替的陈痛节奏,致使产业结构问题、产能过剩问题更加严重,阵痛的危害与时间被人为拉升和延长。
所以,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经济政策,全靠外力打强心剂恢复起来,一旦停止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强心剂,经济就会二次跌入低谷。
人们感冒了,负责任的医生从来不会给病人乱吃消炎药,乱打抗生素,因为大部分感冒七天自己就好,人体有着强大的自愈能力,如果用消炎药和抗生素这样的外力,只能让人体的抵抗力变得越来越脆弱,当再次遇到更厉害的病毒侵袭时,不仅病程会拉长,消炎药和抗生素都不再那么有效。
经济危机和人类的感冒发烧挺像,本来这是经济的自然排毒过程,是经济的自然调整,危机一来就用猛药,表面上看好了,其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当下一次再爆发时,就会更加不可收拾,付出的代价更加惨烈。
三、70年代的滞胀令凯恩斯理论失了颜色
一切违背规律的方法都很难成为普遍真理。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实践中并非一帆风顺,到了上世纪的70年代滞胀发生了,凯恩斯的理论遇到了现实最直接的挑战,它居然失效了。
1973年10月发生了中东石油战争,阿拉伯国家战败,为了报复美国及西方世界,1973年12月,阿拉伯的石油输出国宣布收回在石油标价权,然后直接涨价,同时限制石油产量,几乎一夜之间,西方国家陷入油荒,油价从3美元蹿到了35美元。
对于经济正在高速增长,并对石油高度依赖的美国,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纽约时报》这样来描述当时的情景:“和平时期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本世纪最高利率、由此而产生的房地产业极不景气、正在萎缩和比较混乱的证券市场,大量事业的经济停滞。”
于是,按照凯恩斯的药方,尼克松、福特、卡特三任总统,减税、增加公共支出一样都没少干,但物价该涨照涨,失业该失照失......
钱大把地花出去了,就业率没上来,产能照样过剩,物价依然狂奔,经济还是不景气。
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有个术语,叫滞胀,也就是经济停滞,物价上涨。
美国陷入了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1976年,英国首相卡拉汉说:“我们习惯于设想,你可以花钱摆脱一场衰退,以及靠减税和扩大开支来增加就业。我坦白地告诉你们,那个主意不复存在了,而且在它曾经存在的时候,它能起的作用也是靠将更大剂量的膨胀注入经济,然后第二步接着是更高水平的失业。那就是过去20年的历史”。
有趣的是,北宋有两个名人早早就搞过类似凯恩斯的经济政策,先是王安石,后面跟着是蔡京。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方向,就是大规模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甚至是“要敛财,就要无所畏惧,不必畏惧悠悠天命、不必畏惧所有规则、更不必畏惧人言汹汹,拿到钱才是硬道理!”
接着,王安石的最大继承者——蔡京继续胡搞,其经济观神似凯恩斯,他认为:
大家只有尽量花钱,才能迅速生产财富,天下如果有一个人舍不得花钱,就会有很多人没钱赚,如果所有人都舍不得花钱,天下人就都没钱赚......
跟凯恩斯一样阐述一个逻辑:刺激消费、拉动经济。
而且蔡京为了刺激消费还大搞通货膨胀,铸造“当五大钱”、“当十大钱”,造成全国的货币混乱。
从王安石到蔡京,两人变法折腾了几十年,搞得民穷财尽,官僚腐败,军队虚弱,民乱蜂起,最终辉煌的北宋灭亡。
二十世纪,上帝偏心地站在了美国那边。
1980年,里根击败卡特当选为美国第40任总统,这个曾经的二流演员居然把美国带出了经济危机,从而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美国总统。
坤鹏论曾在《里根当年成功不只靠减税 特朗普的组合拳到底是什么?》详细讲过里根的丰功伟绩,有兴趣的老铁可以去看看。
1980年,人们已经意识到之所以通膨高达两位数,完全是因为联邦政府滥用财政手段所导致的,财政政策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无论怎么刺激经济,这个世界上的钱总是有数的,联邦政府花了,民间投资必然萎缩,天下之财必有定数,不在官,便在民。
里根当时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过大的政府,是人民的公敌”。
他向国会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复苏方案,第一,减税,第二,降低社会公共开支,破掉财政预算,第三,放松政府管制。
当然,方案中没有提到的还有重要的一点:向国外转嫁危机。
当然,里根的复苏计划并不这么简单,他也经历了诸多坎坷,欲知详情还是请看刚才说的那篇文章吧,从中你还可以嗅到如今特朗普的招式。
四、凯恩斯的挑战者
也正是70年代滞胀的发生,让人们开始对凯恩斯理论产生了质疑,有人开始直接挑战,特别是之前灰头土脸的自由市场经济倡导者们。
首先是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
弗里德曼指出,凯恩斯理论的基础前提是,通货膨胀与就业的关系,也就是要解决危机期间的失业问题,可以注入更多货币,以恢复经济,从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但是,弗里德曼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存在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者之间负相关,即此消彼长的阶段,凯恩斯的经济政策可能会有效;
第二阶段,即使再正常的经济也会存在自然失业率,由于人们已经根据通货膨胀调整了自己的预期,无论通货膨胀有多高,失业率都不变。
第三阶段,如果政府错误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受到了干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成了相互加剧的关系,要实行扩张性政策,结果只能是滞胀。
弗里德曼的核心就是自由市场经济,他认为,国家对经济的干涉没有什么好处,国家最好不要插手经济政策,唯一可以实行的就是设定一个规则,即所谓的“单一规则”,也就是政府只把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长期固定在同期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比如:今年预计经济增长5%,那货币供应量就多加5%,因为全国人民和企业都心里有了数,自然会对通膨、收入等有了判断,其实也就是对未来心里有谱,只要民众信心不失,剩下的问题市场自然会有效解决。
弗里德曼的经济政策主张在实践中曾使不少国家成功控制了通货膨胀。
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相的英国保守党政府将货币学派的理论付诸实施,奉行了一整套完整的货币政策;
美国总统里根上台提出的“经济复苏计划”中,也把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思想作为主要内容。
凯恩斯经济理论主要从需求端出发,与其针锋相对同是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最近凡是讨论税收相关的文章,很多都会提到拉弗曲线。
这个学派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微观层面的问题,主张通过减税来刺激微观经济主体——老百姓,让他们拿到手里的钱变多,这样就可以实实在在地发展经济,促使人们更努力地工作,更多地投资,更好地发明创造,更勇于承担风险,更敢于消费。
而曾预见过扩张性政策必然会导致滞胀的奥地利学派,也算是凯恩斯的对立面,该学派的著名代表——熊彼特曾指出,对于危机只有让它自己治愈自己才是可取的,任何人为地恢复都会令那些在萧条中未能调整的剩余问题更加严重,从而又会产生出新的问题,再造成另一次更严重的经济威胁。
而不远之前的历史似乎也在验证熊彼得的预言。
1929年盛况空前的经济危机,尽管有罗斯福强劲的新政刺激,但恢复时间却经历了10年,而且在1933年开始复苏不久,第二次衰退又在1937年接踵而来,并且还是有史以来最急剧的一次衰退。
这之后,不少经济学家反思称,如果不是当初一系列政府刺激,那场危机可能不会持续如此长的时间。
再往近期看,美国的次贷危机,它其实和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有关,当时,泡沫破灭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但只衰退了一个季度,美联储就通过降息刺激地产基金而激发了美国经济,阻击衰退,之后金融深度参与房地产,金融衍生品玩得特别特别哈皮,美国房地产业与金融业联手给本来付不起首付的穷人放杠杆零首付,最终爆雷的次级贷款,成就了次贷危机这个更大的泡沫和更大的衰退。
人类历史就是一波接一波、一个接一个周期地向前发展,经济同样也有着自己完整的周期,春夏秋冬缺一不可。
而危机甚至就像经济体系的排毒师,虽然大家不喜欢它,但它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机制组成部分,密不可分。
市场经济给了人最大的自由,同时也任由人性在其中肆意,贪婪谁都无法戒除,在经济快速发展期,大家对未来都有着美好预期,胆子大,更贪婪,那些引领快速发展的产业,自然会吸引大量投资进去分羹,钱没有节制,就会造成泡沫,并且越吹越大。
为了防止经济随泡沫一同破灭,经济危机上位,为快速前进的经济列车踩刹车,前面开得有多快,泡沫有多大,刹车就会有多猛烈,在刹车过程中,前期快速发展时积累的问题会被集中、一次性解决,用经济学的话就是强制挤出泡沫,强制淘汰落后,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使其更适合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刺激创新。
就像70年代美国的那次危机,确实是一段痛苦的时光,但受损和失业率最高的行业都是夕阳产业,而一批弱小的产业却在蓬勃成长,金融、信息服务、文娱、宇航、生化......正是这些行业将人类带入一个高速信息时代。
那次滞胀结束前,美国的计算机、通讯、宇航、生物制药、控制仪器、半导体已经与汽车、钢铁、造船和纺织业产值相当。
没有滞胀,美国更不可能放弃原有制造业为主的格局,金融、信息通讯、宇航等产业更不可能在国民经济中成为主角。
而美国,很可能会像曾经强大的英国,死在自己的繁荣里。
不破不立,唯有破,才能立。
如果自己下不了狠心破,经济危机就会降临帮助你破,只是更残酷更痛苦。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请您关注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5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5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6亿。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