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们了解银行是如何运作的,他们不会再将钱存进银行。
——罗伯特·清崎《富爸爸·穷爸爸》
最近坤鹏论写的多篇文章中也在不断普及一些金融知识,首先确实想帮各位老铁多少懂一些金融,这样在花招百出的金融活动中,可以保持一颗客观、冷静的心。
游走于金融,第一要素并不是赚钱,而是不亏钱,巴菲特这么牛的大佬都说,投资的“第一条原则: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原则: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原则。”
其次,坤鹏论也想更好地巩固自己的金融知识,真正可以融会贯通,坤鹏论一直认为,将知识写下来,并且还要用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写出来,才会真正学会,接着就是实践,知行合一。
今天,坤鹏论再和大家聊聊银行这个话题。
有老铁说,银行谁不知道呀!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常常对身边惯用的名词和事物并不那么重视,以为自己早就懂了,但真要深究起来,却发现根本只是对它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而已,真要说出个子丑寅卯,八成没人能讲得清。
同样,对于身边的人,我们也常常会陷入这样的误区,相亲相轻,以为物理距离近了,天天相见,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视和在意,结果在失去时,却怎么也想不明白,人家为什么离你远去。
所以,珍惜今天,珍惜当下,珍惜已经的拥有才是真正的幸福之道。
马克·李维曾说过:“我们总是这样,当我们拥有一样东西或者拥有某个人的偏爱时,总是以为那不过是最稀松平常的事,耿耿于怀于那些我们得不到的东西和得不到的爱,而对已经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置若罔闻。但当我们彻底失去后,才恍悟我们所拥有的已经是最好的,但仅剩追悔,空留遗恨。”
之前坤鹏论曾聊过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它的历史悠长,有过牛、马、羊、布、谷物、海贝、铜器、玉璧,但最后黄金胜出,成为了原始货币,一直到今天,依然占据着它至高的地位。
在黄金之后,慢慢白银、铜加入到原始货币,丰富了币种,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便利,因为人类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和发展,许多商品的价值也逐渐降低,需要更低值的货币来做为一般等价物。
不过,金属货币虽然相当有质感,多了还沉甸甸的让人很满足,但在使用中却存在诸多不便利,首先就是携带太麻烦,其次是安全性,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聪明绝顶的人,他(或他们)发现其实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并且运作这样的商品不仅获利颇丰,而且还有着更多的想象空间,于是类似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据说,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寺庙、公元前500年的希腊寺庙,已经有了经营保管金银、收付利息、发放贷款的机构。
而中国的货币兑换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已存在,兑换业务则自西汉开始出现,到唐宋有所发展,始由金银店、柜坊等兼营。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
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起初它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交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分铺。
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
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也越来越多的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
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
正是这一步步的发展,使得“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成为了真正的纸币。
随着交子影响的逐步扩大,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需求也日益突出。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咏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16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正式取得了政府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以本钱36万贯为准备金,首届发行“官交子”126万贯,准备金率为28%。
中国明代中叶以后出现钱庄,逐渐发展为办理存放款项和汇兑,不同区域的名称不同,也根据规模的不同有其他称谓,如银号、钱店。
早期的钱庄,大多为独资或合伙组织。规模较大的钱庄,除办理存款,贷款业务外,还可发庄票,银钱票,凭票兑换货币。而小钱庄,则仅仅从事兑换业务。
清末,西方式的银行进入中国,逐渐代替了钱庄。
西方银行的历史也挺久远,其雏形是在战争应运而生。
在1096年~1291年的十字军东征中,为了继续保证东征目标,包括教皇和王室都对圣殿骑士团贷款,希望他们能继续辉煌。
俗话说,有了钱的人都不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圣殿骑士也不例外,他们拿到钱后就是寻找新的兵源,并在各地建设分公司,随着几次东征,圣殿骑士团发展为一个遍布欧洲和中东的机构,最鼎盛时有近千家之多。
圣殿骑士也很快发现汇兑是一个很好的生意,新十字军们可以把钱存在圣殿骑士各地的分公司,一路可以凭存单在其他分公司支用现金。
慢慢地,普通商人也开始使用这个网络,而圣殿骑士也发展为向商人、城镇甚至各国王室提供信贷。
据说,法国、英国、地方请教都曾贷过巨额贷款,有的为了支付士兵的薪酬,有的为了还债,有的则为了征伐领主......
圣殿骑士团的类银行业务发展快的最主要原因是信誉超好,他们个人不允许占有财产,一旦拥有财产,死后就不能进入圣殿骑士墓地,这种基于信仰的惩罚极大降低了金融风险,后期,圣殿骑士团规要求骑士像忠诚上帝一样忠于主顾,基本上类似于今天的瑞士银行:除了主顾,谁也不认。
所以,坤鹏论认为,凡是和货币沾边的事情,其本质和货币一样,都是信心。
13世纪末期,圣殿骑士团在欧洲至少拥有9000个庄园,年租金粗略估计有600万英镑,国王贵族、甚至教皇都是其客户,它成为了欧洲最有权势、最富裕的团体,几近富可敌国,其金融业务也从单纯的存贷款扩张到汇款、信托和托管,几乎囊括了传统银行所有业务。
对圣殿骑士团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电影《天国王朝》、《达芬奇的密码》。
不过,人太富有而且还被人知道,都会不安全,甚至祸从天降,因为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话说,中国这些年的“富豪榜”,凡是成为首富的人,最终落马的几率非常高。
所以,当你特别有钱的时候,一定要谨记古代大财神范蠡的教诲,“富好行其德”,知进退,见好就收。毕竟不到闭眼的那一刻,谁也不敢说自己是人生赢家。
古话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保管着那么钱,怎么也得找个自己能说了算的地方呆着,但圣殿骑士团却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1291年回到了法国,大部分骑士还散居在法国。
结果自然是,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就只能受别人摆布。
那时候的法国在菲利普四世(又被称为腓力四世)的统治下,这位国王身材高大,仪容潇洒,在世时就被称为“美男子腓力”,不仅人美,还强悍有战力,性格阴沉、寡言少语,但他政治手腕之高明,杀伐决断极为冷酷,当年虐遍欧洲君主权贵,绝对可以入选影响世界的100位帝王排行榜。
他在位期间,致力于扩大王室领地,统一法国,但在诸侯顽强抵抗、英国干涉的情况下成果有限。
菲利普四世很牛的地方,就是将教皇的权利锁进了笼子里,当然,十字军东征退潮后,加之英法等国的王权力量增长,教廷与教皇的权威已是强弩之末。
经过一系列与教皇的明争暗斗,菲利普四世在1302年5月10日,在巴黎圣母院首次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市民组成的三级会议,利用小贵族和市民的反教会情绪,压制教士听命于国王。
1303年6月他再次召开三级会议,控告教皇犯有异端、非法篡位等罪行,决定以国王名义在法国召开宗教会议,审判教皇,9月,当时的教皇被捕。
这绝对是欧洲的大事件,标志着罗马教廷凌驾子世俗君主之上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
不管是扩大地盘,还是统一国家,都需要战争,但战争说到底就是财力战,菲利普四世当时缺钱,很缺钱,借了一屁股债。
人们常说,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这是普通人,对于掌握权利的国王来说,债多了还不起,那就让债主消失。
菲利普四世与英国及佛兰德斯的漫长战争欠下了巨额债务,他干脆将债主犹太人和伦巴第银行家驱逐出法国、没收他们的财产,债务一笔勾销。
而圣殿骑士团是另一个大债主,他们受教皇保护,不能简单暴力地剥夺财产,所以菲利普四世是在清理了教皇势力后才开始对其下手。
在动手前,菲利普四世先是给全国的官员发了一封密函,并要求接到他命令后再统一打开。
1307年10月13日,他要求全国的官员在这一天统一打开密函,内容就是逮捕各地圣殿骑士团成员,罪名是崇拜偶像、异端和同性恋,并“将所有动产、不动产悉数收押。”
此时,落难凤凰不如鸡的教皇只得屈从,于1312年宣布解散圣殿骑士团,将其成员交由国王法庭判罪,主要首领被处以火刑。
不过,据传说菲利普四世获得的财富仅是皮毛,圣殿骑士团真正的宝藏并未被没收,而是藏在了前任团长的墓穴中,时至今日,无论官方、考古学家还是探宝者,仍然在疯狂地寻找这笔令人垂涎的财宝。
当然,许多专家并不认可圣殿骑士团算是银行的鼻祖,目前,世界公认最早的银行诞生于意大利。
13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几个港口城市由于水利交通便利,各国商人在此贸易,使之成为欧洲最繁荣的贸易中心。
但是当时货币不统一,就需要评估、兑换货币的人,1580年,威尼斯银行成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
随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以及葡萄牙里斯本、西班牙马德里、德国汉堡、法兰克福、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安特卫普、英国伦敦等一些城市也先后成立了银行。
为什么银行的英文是bank呢?其实是从意大利语Banca转化而来,Banca一词的意思是“板凳”,所以最早的银行家们被称为“坐在长板凳上的人”。
据记载,最初的埃及银行家们,甚至最早的英国货币兑换商们,都是在长凳上展开交易的,这种长凳通常放在寺庙的院落里,耶稣就是从这种寺庙的长凳上将货币兑换商们驱赶走的,所以banca 就成了“货币交易所”的代名词。
中文“银行”的起源最早出现于太平天国洪仁轩所著的《资政新篇》,我国历史上,白银一直是主要的货币材料之一,“银”往往代表的就是货币,而“行”则是对大商业机构的称谓。把办理与银钱有关的大金融机构称为银行。
威尼斯银行的成立标志着银行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阶段,即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同时有了银行,人类才开始逐渐形成货币体系。
当时,货币兑换商很多都是放高利贷出身的犹太人,银行对风险很大的贸易比如海上贸易,东方贸易等都放高利贷的,后来又有专门的风险评估和利率等级贷款抵押中保人等等设置,贷款业务就蓬勃发展起来,贸易兴旺时,银行没有钱贷出去,就开始向更多商人吸引存款,发展到后来就向普通百姓吸收存款,利率都有协议签订。
除了威尼斯银行这样以货币兑换为主的银行外,现代银行的另一发源则是英国的金匠。
17世纪中叶,英国的金匠业极为发达,人们为了防止金银被盗,将金银委托给金匠保存。
当时金匠业不仅代人保管金银,签发保管凭条,还可按顾客书面要求,将金银划拨给第三者。金匠业还利用自有资本发放贷款,以获取利息。同时,金匠们签发的凭条可代替现金流通于市面,称之为“金匠券”,开了近代银行券的先河。
这样,英国早期银行就在金匠业的基础上产生了。
在中国,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5月27日。它被允许发行银元和银两两种钞票,最高面额为一百元(两)。这种银行券,一面为中文,一面为英文。中文一面印有“中国通商银行钞票永远通用”、“认票不认人”字样;英文的一面则有聘请的英籍经理美伦德的签字。
中国最早的国家银行是1905年创办的“户部银行”,后称“大清银行”,1911年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一直沿用至今。
银行是逐利的,特别是守着那么一堆金呀银呀铜呀,人类的智慧开始闪烁无限的光芒。
有人说,银行是货币的交通工具,只要是货币存在的地方,银行的触角就可以到达。坤鹏论认为,银行还是人类创新与贪婪的激发器。
实话说,什么兑换、汇兑、放高利贷之类的,说到底还是底层次的玩法,也就是个金钱的搬运工,这个世界上最牛逼的事情是创造!
后来,银行也终于迈出了其历史性的关键一步:货币创造!
中国曾经出现的交子就是货币创造,也就是我印刷一个票据,代表你在我这个银行有取黄金白银等“原始货币”的权利。
这种票据进入流通,越印越多,原来人们在交易后还想着兑现,但越着票据越印越多,人们觉得反正都能买到东西,也没太多必要兑现。
渐渐地,票据开始变得比黄金白银更加通用,反而能买到东西,谁还愿意用累赘的黄金白银等“原始货币”呢!
于是,“原始货币”退出货币角色,变成“东西”,银行票据反而变成了“钱”。
欧洲银行与货币的演变大致也是这样的过程。
一旦一纸银行票据成了钱,特别是必须与国家黄金储备直接挂钩的金本位体制在1914年告终,所有国家实行纸币本位制,国家垄断发行,人类的货币创造便如脱了缰的野马飙上了快车道。
金融的潘多拉魔盒正式被打开。
自此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阴云不断笼罩和困扰人类,而通货其实就是货币,是不是一下子这两种经常被提起的名词变得简单易懂了?!
为什么?
政府是由人组成的组织,而纸币却又是更多靠自觉的信用货币,自私的人性遇到不受监管的货币,不出问题才怪!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请您关注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5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5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6亿。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