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依赖任何人,以自己的资本满足自我需求,既不用工作,又不用对老板、客户卑躬屈膝,这样生活的人是真正的百万富翁。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
一、股市不是一门科学
坤鹏论之前曾多次说过,股市不是一门科学,因为它根本无法用科学的方法去测量去验证,无数专家能人为了科学地预测未来而创造出了无数模型,但令人丧气的是模型越精细,错得越离谱,即使是两个专家用差不多的计算方法,结果都可能相距甚远。
而且,投资股票投资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全靠股票未来的上涨赚钱,但一牵扯到未来,任何预测未来的公式都要有猜测的数据,比如:巴菲特钟爱的自由现金流折现估值法,世界公认它是最科学的计算股票内在价值的方法,但是其公式中就存在着两个需要预测,并且根本无法科学预测的数据,一是企业未来5~10年的自由现金流,二是折现率,这两个数只要有些许差别,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巴菲特自己都曾说过:“两个人利用同一组可用因素分析出来的内在价值,很大程度上都会不可避免地有些许差异,就算是芒格和我也会是这样。”
在股票存在的几百年里,如何才能准确预测哪怕一只股票的未来都愁白了无数专家、学者、投资者的头,一直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依然百思不得其解,寸功未尽,在迷茫中继续迷茫。
但世界上有句真理叫:条条大路通罗马,从股市和股票本身找不到答案,有人开始转换角度去审视股市。
数学家说:“经济、金融、股市都服从混沌规律,它由完全确定性的系统产生,但按照标准的时间序列方法又表现为随机,如同蝴蝶效应,这就是股市遵从的确定性混沌。”
心理学家则说:“股市中操纵交易的是人,股票投资其实就是一种群体行为,影响证券市场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人的心理,经济学的一个标准假设是,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但人的行为往往不能理性,特别是在群体中,所以拥有大众心理学的学位可能比拥有经济学的学位更有助于理解金融市场行为。”
二、心理学统治股市
德国股神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有句名言叫:“心理学造就90%的行情”,他认为股市的涨跌是公众贪婪与恐惧心理状态的反映,人性心理共识才是股市行情变化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科斯托拉相当尼笃定地表示,影响股价(特别是短期走势)起伏的原因,主要并非受制经济发展的影响,而是受制于投资者对消息的反应及心理因素。好消息未必一定令股价上升,大众对消息的反应才是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
这位德国股神把资金流通量与股票之间的关系、乐观或悲观的心理因素这二点,简明扼要地列出一个公式:
T(趋势)=G(资金)+P(心理)
百度百科是这样描写科斯托拉尼的: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是欧洲的沃伦·巴菲特和证券教父,一位全球金融投资类百万畅销书的作者,更是一位20世纪股市的见证人,一位一直受到上帝眷顾的人。
科斯托拉尼为德国经济评论杂志《资本》供稿长达25年。同时,他还写书出版。他一生共出版了13本国际畅销著作。
1999年9月14日,93岁的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在巴黎逝世。
据说他从小开始投机,35岁就赚得足以养老的财富。
科斯托拉尼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投机者,在85岁高龄的时候,依然坦诚地说:“我是投机者,始终如一!”
在他看来,没有非理性的投机就不存在股市。
那他是如何看待投机的呢?
他有一句经典的名言:有钱的人,可以投机,钱少的人,不可以投机,根本没钱的人,必须投机。他还认为投机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不得不承认,科斯托拉尼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大师,以后有机会坤鹏论再对他进行详细介绍。
回到今天的主题,坤鹏论认为,心理学早就已经统治了股市。
因为,世界上,像巴菲特这样嘴上说价值投资,实际行动也在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实在凤毛麟角,有个10%都算不错了, 90%以上的人其实都在或多或少地进行着短线操作,只要是短线操作,就会90%以上落入心理学范畴。
股票背后的上市公司是谁,它的主营业务是什么,它的行业如何,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你买卖的只是一个代码,一只股票而已,只要知道大多数人对这个代码,这只股票的态度,是买进,还是卖出,再从群体心理的角度,搞明白它的未来趋势如何,同时拿过去完整的市场心理周期变化,套在当下,了解整个市场心理现在是什么情况,未来将会怎样,足矣。
炒短线,和企业关系不大,和心理关系重大。
大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是悟透了这点,在他自己的股票操作中,直接把经济学放到了次要地位,而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股票的心理价值,用心理学玩股票,这是他投资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凯恩斯还发展出了著名的博傻理论,他的心理分析法就好比媒体的“选美比赛”,从100张照片中选出你认为最漂亮的脸,选中的有奖,但确定哪一张脸是最漂亮的脸是要由大家投票来决定的。
凯恩斯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有大家的参与,所以你的正确策略并不是选自己认为的最漂亮的那张脸,而是猜多数人会选谁就投谁一票,哪怕丑得不堪入目。在这里,你的行为是建立在对大众心理猜测的基础上而并非是你的真实想法。
所以,不论是炒股票、炒期货,还是买基金、买债券,不要去买自己认为能够赚钱的金融品种,而是要买大家普遍认为能够赚钱的品种,哪怕那个品种根本不值钱,这道理同猜中选美冠军就能够得奖是一模一样的。
想当年,凯恩斯靠这个方法炒短线,每天早上用半小时的时间躺在被窝里就将市场搞定了,并且如此悠闲地赚了几百万英镑。
三、股市中的心理学发展
坤鹏论认为股市中所谓的技术派,其严格意义上讲就是技术图形派,而他们赖以为生命的图形,其实就是股民的心理变化图形,那些个点呀,线呀,位呀,背后都是股民最集中的交易行为体现,而交易行为大部分是由股民心理变化所导致,所以,集中的交易行为也是股民心理发生一致性变化的反映,说技术图形是股民心理走势图一点也不为过。
应该说,股市绝对是心理学家的最爱,因为不需要费劲去取样调研,无数的、N年的交易数据早已客观地存在并完全公开,直接就可以拿来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
而且,自从技术图形成为股市的宠儿后,无数人一代又一代地改良,一年又一年地积累,使其对于群体心理在股市中的变化轨迹越来越精细。
1.早期的技术图形
金融市场是群体行为一个典型范例,交易者们当然清楚,因为他们自己就有切身体会:他们感受到了恐惧、怀疑、贪婪和不时的后悔。因此,他们一直在探索,试图找出这么一个系统,来帮助他们预测这个市场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他们发明了奇怪的图形(技术走势图)来表示市场价格变化,然后要么根据价格变化,要么根据市场统计(技术分析),在图上画不同的直线和曲线,他们宣称这是炼金术,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市场的强势和弱势,因此能够使他们做出更好的交易决策。
1900年~1902年,《华尔街日报》的创始人兼主编查尔斯·亨利·道发表了一系列论述股票价格变化的文章,遗憾的是,在当时,这些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道氏对于理解股市运动规则做出了重大贡献,可惜的是,58岁英年早逝的他,连本著作都没有机会留下。
不过,在其去世30年后,有人总结了他对市场的认识,并出版了《道氏理论》一书,自此,他的理论正式扬名立万,一直照耀着后世的技术派。
道氏应该是技术派的鼻祖,自他的理论被整理成书后,大量追随者开始论述和分析资本市场,甚至基于道氏理论或是其他理论的自动交易系统也如洪水般泛滥,尽管靠谱的并不多。
1948年,爱德华和马吉出版了《股票趋势的技术分析》,他们研究了难以计数的股票的多年长期趋势,发现了许多特征形态(现在我们称之为技术图形),这些形态反复出现,显然具有预测价格的潜质。他们仔细描述了所有这些现象,并加以分门别类,对于所有靠技术分析买卖股票的人,这种方法至今仍然很流行。
应该说,此书的出版将技术派拉入正轨,正式开始发扬光大。
随着个人计算机在20世纪70年代的出现,研究单个股票走势的操盘手借此前进了一大步,在这期间,英国金融咨询家布莱恩·马勃发明了基于移动平均线分析股票价格变化的“金叉”和“死叉”概念。
谈到计算机图形交易这个话题,我们不能不提怀尔德,在他的《技术交易系统的新概念》一书中,他描述了一个他称之为“相对强弱指数”的公式,该公式有效地反映了市场在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之间反复波动的情绪气氛。
以上都算是第一代技术派图学家的成绩,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废寝忘食研究的图形背后其实就是一个个交易者的心理轨迹。
2.心理学开始入侵经济学
谁也不能否认,金融市场是一种群体行为,而研究人们群体行为的科学叫做“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典型试验可以这样描述:把一群人关在一个房间里,共同求解一个问题。然后研究他们如何相互作用,尤其是他人的存在如何影响个人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真实的、虚构的或隐含的他人影响的一门科学。
这门学科的名字是1908年才出现的,当时它出现在两本书的封面上《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群体思维”,该领域的开创者是欧文·詹尼斯,他在1972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群体思维的牺牲品:外交决策惨败的心理研究》,其论证结果是高度团结的群体很容易形成可怕的群体决策。其中的原因就包含了:人们愿意接受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的意见(适应态度),人们对于自己难以理解的事物,愿意使用他人的行为作为信息来源(社会比较)。
各位老铁,看到这里,是不是找到点感觉了?股市中绝大多数沉浮的股民基本都掉在这两个坑里了。
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经济心理学,它还有若干分支,而货币心理学;储蓄、投资和赌博心理学;股票市场心理学,这三个分支直接和人们在金融市场的交易相关。
经济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在金融市场打交道时的行为,同时它也可以告诉我们市场自身的含义,而且可能还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市场是由数百万人的决定驱动的,而这数百万人又相互影响。这种现象有时又被称为“大众心理”或“群众心理”。群众心理显然不等于个体心理乘以所包括的群众数量。这其中有相互作用,因此要理解金融市场的群众心理,我们需要解释人们与市场的相互作用。我们需要理解价格、成交量和舆论媒体之间的社会拼凑过程和反馈环,我们更要理解最终做出决策的市场参与者。
第一个试图将心理学原理应用到经济学的可能是法国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对!坤鹏论曾在《一切源于模仿 如何建立你的投资哲学》中介绍过他,这位牛人是法国社会学三大创始人之一,与孔德、迪尔凯姆齐名。他的研究范围横跨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和犯罪学。
对于人类模仿的研究是塔尔德的看家本事,他认为人类社会一切源于模仿,一切又可以用模仿来解释。
塔尔德从1881年开始涉足这个领域,并在1902年写了一本名为《经济心理学》的书。
在塔尔德之后,约翰·莫里斯·克拉克于1918年在《政治经济学学报》发表了一篇名为《经济学和现代心理学》的文章,他写道:“经济学家也许会试图忽略心理学的作用,但是他绝对不可能忽略人性的本质。”
经济心理学很快成为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迅速传遍整个欧洲。
毋庸置疑,近现代美国的经济心理学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得都要好。
乔治·卡托纳是美国经济心理学的开拓者,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在密歇根大学工作,他是第一个关注宏观经济层面心理问题的心理学家,他率先在经济学中引入了“态度”、“情感”和“预期”等词汇。
后续,美国又涌现出不少经济心理学的翘楚,甚至发展出了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不过,行为金融学基本属于经济心理学范畴,而行为金融学的两大理论基石就是:划分心理账目和预期理论,坤鹏论建议所有人都学习一下,它们真的可以帮你跳出理财上的心理陷阱,掌握理财的诀窍。
美国的经济心理学大师包括:
阿莫斯·特维斯基和丹尼尔·卡尼
他们两人专注于判断和决策研究领域,验证了人们在必须做出经济决策时某些一再出现的错误。
1979年,他们创立了预期理论,该理论说明人们为了避免损失,而情愿非理性地冒比实现收益大得多的风险。
罗伯特·希勒
他做了大量对实际世界,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心理现象研究,2013年他因“资产价格实证分析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0年,希勒写的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非理性繁荣》正式出版,那一年恰好是全球性的大牛市顶峰,书中准确地预测了随后发生的全球性证券市场大崩盘。其后,他随之一炮走红。
理查德·塞勒
他主要研究判断与决策理论,重点在于股票市场和其他市场的现象,著有《行为金融学进展》、《赢家咒语》,2017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梅·斯塔特曼
他以对后悔恐惧现象的研究出名,具体到股市中,人们往往不愿卖出亏损股票,其原因是为了避免亏损变成现实后的痛苦和后悔。人们在犯了那么大的错误后容易感受到痛苦和悔恨。
好了,今天就先写到这里,明天,坤鹏论将为大家呈现心理学在股市中的具体体现,精彩而有趣。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请您关注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5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5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6亿。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