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析师已成为服务基金的最佳分析师,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的最佳分析师,而唯独不是散户的最佳分析师。
我们都知道,除了像饿了吃、渴了喝、困了睡这样的本能外,人类的大部分行动源于认知——想明白了就去干。
认知源于思想,所以思想工作从来都极为重要。
因此,但凡完美的生意必然要有搞思想工作的,特别是像金融这样没有实物可以触摸,大部分时候全凭信用,但却让人真金白银大把往外掏的行业。
今天,坤鹏论就来聊聊股票投资中与驯化股民思想息息相关的生态圈。
一、证券分析师
1.什么叫证券分析师
在股票投资这个领域中,证券分析师是个有趣的职业,他们由券商、指数公司、期货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供养,为客户提供投资分析和建议,算是一种智力服务。
专业证券分析师出现于60年代的美国,是机构投资者出现后的事。
百度百科的定义如下:
“指依法取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证券经营机构就业,主要就与证券市场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包括证券市场、证券价值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向投资者发布投资价值报告等,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向投资者提供上述报告及分析、预测或建议等服务的专业人员。”
在普通人眼中,光鲜的分析师,令人仰慕,这个行业可谓高智商云集,聪明脑袋闪烁。
确实,从学历上看,硕士只是个起步,大多出身名校,还有不少海龟,而且还拥有会计学、审计学、经济学、法律、金融等知识,看得懂各类报告和招股说明书、了解各种经济指数等,甚至还对市场预测心理有研究。
简直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到国家政策,下到企业经营,左到国际形势,右到行业趋势,无一不通,无一不晓。
分析师的关键之关键,珍贵之珍贵在“分析”二字。
因为,根据我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引》规定,所有上市公司信息,在未经正式披露之前,禁止向外界透露。
所以,从理论上讲,无论公司战略、市场份额、销售记录、开工比例等,分析师和我们普通股民能接触到信息一样多,如果想要脱颖而出,让自己的分析报告引人注目,卖出好价钱,必须得有附加价值,而这个附加价值就是分析师的“分析”。
2.分析师的几个戳心之痛
(1)难以沉下心做研究
有人说,在中国做证券分析师必须多面手,要像侦探去调研上市公司,像哲学家去谈战略,像记者去写报告,要像明星去路演,像销售去忽悠,像政客去拉票。
这生动地刻画了分析师奔波于评选、销售、服务的日常生活,不少分析师不堪重负,根本无暇沉下心来做研究。
而证券等公司每半年或年终还要对旗下的分析师做绩效考评,一些专业杂志、机构也会举办对分析师的年度评比,这些都和分析师的业界地位、收入息息相关,分析师也是凡夫俗子,也得养家糊口,在这个已经过度竞争的行业,他们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在工作中首先要考虑到公司的利益,并迎合各类评比。
令人更无奈的是,如今上榜甚至成了分析师重要的出名、晋级、加薪、升职、跳槽的捷径,国内分析师排行榜的翘楚当属评奖爱好者——《新财富》杂志,它每年的“最佳分析师”号称券商奥斯卡,据说《新财富》排名前五的分析师,一跃成专家,年薪可以达到两三百万元。
但就是这样牛逼的评选,在2018年爆出了“不雅饭局”,借此更是曝光出了分析师评选一直存在的诸多拉票丑闻,甚至是潜规则。
还有多位分析师坦诚,如今研报的质量一降再降,研究服务也争奇斗艳,“花样百出、竞骚弄巧、耍嗲卖呆,甚至出卖‘色相’、手段无所不有其极。”
生存在这样环境下的分析师,有几个能守住本心,潜心研究呢?!
(2)谁给钱,就得听谁的话
在这个世界上有个简朴的大道理,谁给钱,听谁的话。
分析师的工资奖金是券商给的,自然要听券商的话。
券商等金融机构靠的是赚取投资者交易佣金,自然希望投资者交易越频繁越好,最简单的结果就是分析师不能推崇价值投资,甚至要用分析去“鼓动”投资者多动多赚钱,追涨杀跌。
如果分析师执行价值投资3年~5年持股不动,那他一定会丢掉工作。
所以,分析师就需要经常对经济数据或重大事件做出牵强附会的反应,找出哪些公司将受益,哪些将受难,从而列出一大串股票买卖建议,每过一段时间,他们还要写一份厚厚的关于下一阶段的概念股或主要的市场议题的报告,这些概念股都有个共同问题,就是不符合长远投资的基本理念。
你看,你看,每次不管是市场,还是政策,还是国际形势,稍有风吹草动,首先跳出来的必然是分析师,吧啦吧啦一顿扯,就差牵着投资者的鼻子拉进市场交易。
有人曾经研究分析了1998年4月至1999年6月我国证券咨询机构预测的效果,结果发现它们推荐的股票在推荐公开前有明显的超常收益,相反在推荐公开后却存在显著的负超常收益。
其研究认为我国证券咨询机构并不是致力于收集和分析财务信息,其拥有的私人信息少,缺乏行业分析能力,靠与客户“合谋”来赚取利润。
(3)天天分析研究,累!
分析师每天都要面对非常多的数据,比如最新的业界新闻政策、公司公告、新的经济数据等,并且他们还要定期的写研究报告,不管你的观点如何,都要按照要求写报告,曾经有位分析师坦诚,自己多年来发表了不少纯粹噪音、毫无卵用的报告,这些半生不熟的洋洋洒洒“报告”经常几个小时就能炮制完成。
而且,久而久之分析师也很容易钻进牛角尖,陷入过度分析陷阱,为了做出全面深入的分析,过度关注短期的市场噪音,小小的政策变化,某个统计数字的微微波动,某些股价短期莫名其妙地涨跌,都会被解读为有故事,然后小故事又变成了大故事,大故事变成了划时代的事件。
(4)潜规则不能说负面
即使有些分析师能发现一些上市公司的负面信息,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巧妙手法规避,或索性不发研究报告,即使事情到了瞒不住的地步,也会找出各种理由为其唱好,最差也就给个中性评价。
“分析师就像是娱乐行业,注水则是行业潜规则,研究员对多数问题的分析,往往都偏乐观,都尽量以最佳结果为判断依据,扩大最乐观情况出现的概率。”
在分析师的江湖中,负面观点没朋友,分析师基本上扮演的就是啦啦队的角色,唯恐给他们所在机构添麻烦,唯恐疏远了他们研究的公司或惹怒了自己的上司。
2001年8月,银广夏财务丑闻被揭发前,以证券公司研究所或研发部名义发表的有关银广夏的分析报告,没有对银广夏的经营业绩提出疑问。
在蓝田股份业绩造假案中也存在类似现象。
(5)给钱必须是大爷
分析师不仅服务于基金,当机构、上市公司用利益来诱惑时,不少分析师也会变成他们的分析师。
据说北京某个知名分析师一向自诩“独立性非常好”,而且确实也曾坚持过己见,但当其所在券商成为某地产大牛增发的主承销商后,他立马路转粉,摇旗呐喊,从估值到成长性,简直把人家夸成了一朵人间少有的奇葩。
该地产大牛增发100亿给主承销商的承销费用在2亿~3亿之间,于是一切独立性这就样灰飞烟灭了。
3.专家
凡是金钱泛滥之处,专家必然多如牛毛,股票投资界的专家尤甚。
在股票投资界,专家大多出身分析师,本身也担任的是分析师职责,所以,他们是分析师金字塔的顶尖,有的叫首席分析师,有的叫首席经济学家,后者算是专家中的专家,顶尖中的顶尖。
大部分分析师的梦想都是多年的媳妇熬成专家,而这样的励志故事非任泽平莫属。
2017年12月,任泽平入职恒大集团,担任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级)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月薪达到125万元。
短短10年间,月薪6000涨到年薪1500万!
在某种程度上讲,专家就是股市里的明星演员,不仅要上台表演,还要经常给券商,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代言,甚至还客串反面演员,利用虚假消息、内幕消息、市场传言或主观臆断作为分析依据,误导投资者,甚至与主力机构或庄家等相互勾结,共同制造假象,在毫无基本面价值支撑的股价拉升中扮演“吹鼓手”和“黑嘴”。
为什么这些“黑嘴”敢于如此肆无忌惮,关键还在于“分析”二字,既然是分析,那就要牵扯事情的辩证两面性,那么正着分析可以,反着分析没错,只要能自圆其说,再加上头顶有光环,即使错了,或是故意失误,基本也都不是事儿。
坤鹏论一直有疑问,天天到处演讲、站台、访谈的专家,有时间研究业务吗?尽管他们背后都有强力团队,但自己不学习,不思考,如何更进步呢?
还真以为自己栖身演艺界了?
二、金融媒体
金融媒体一直是金融领域活得不错的行业,如今牛得不行的道·琼斯、标准·普尔等都脱胎自金融媒体,是个相当有前(钱)途的事业。
第一,金融离钱近,所以金融媒体的广告客户一般都是大金主。
第二,大量金融机构需要金融媒体给自己镀金,招揽韭菜,自然也就舍得花钱,每年会投给金融媒体不菲的广告费。
金融机构,特别是像基金公司、券商这样的,它们赚的是佣金,他们赚钱的核心并不是投资能力强,而是用户越多越好,用户投的钱越多越好,所以,它们需要更多人知道,并且还要塑造专业形象,而金融媒体自然是最佳的出镜媒介。
而且,像股票、基金、理财等重资金决策,人们倾向于投资给自己听说过的,无疑媒体一直是最佳的品牌塑造者。
据2003年12月美国《OWS》杂志中的一篇论文显示,华尔街的公司2000年花在广告上的费用为4.28亿美元。
毋庸置疑,金融媒体和金融机构早就形成了共生共荣的生态圈。
这也就意味着,金融媒体上大部分文章从第一个文字开始屁股就已经坐歪了。
有人甚至这样认为:“有关媒体的每一件事,从广告到对新闻的评论,都不过是在大肆宣传虚伪信息,而这些信息却被一些投资者视为跑赢大盘的宝典。”
所以,你指望金融媒体会完全的客观公正,会告诉你所有真相,那是图样图森破。
在这个媒体与机构的生态圈中,专家和分析师是重要的连接件。
所以,金融机构的分析师经常是金融媒体的投稿人,曾经多少次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对分析师或者所谓市场战略家的访谈时,都会有字幕显示他或她隶属哪家机构,这和营销有什么两样。
那金融媒体是如何帮助它的机构兄弟忽悠投资者的呢?
它每天、每周或每月不断传播新闻,其本质就是要让投资者认为自己必须在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金融新闻,否则就将错过投资机会。
金融媒体中更有甚者,他们倡导一些错误的、对投资者有害的观念,就像算命先生一样,他们不停地传播着“预测未来是成功的关键”这一理念,而这样的预测统统出自专家和分析师,于是这条把投资者从媒体引到券商们的路径就再清晰不过了。
美国人简·布莱恩特·昆因曾把金融媒体的一些内容称作“迷人的金融文学”,特指那些连续不断的预测。
其实戳穿“迷人的金融文学”很简单,如果它们真的掌握了《三种让你资金翻倍的方法》,发现了《十只热门股票》……那么早就雄踞《福布斯》市值榜第一位很多年了。
另外,金融媒体还擅长搞评选,比如:年度基金排行榜等。
当然,这无可厚非,很多媒体都靠评选赖以赚钱,甚至还有专业搞评选的媒体,比如前面提到的《新财富》,本应是主角的报刊反而成了评选的马甲。
但是,据2004年4月《研究综述》中《积极型与被动型投资》一文作者通过对10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福布斯》、《纽约时报》、《价值》、《商业周刊》以及59个投资时事通讯选出的表现最好的基金,表现都不如指数基金。
美国有个晨星公司,专门搞财经资讯、基金和股票的分析和评级,而它的评级相当顶用,在美国经常会听到“晨星授予这只基金五星级级别!”
这是令人信服的促销手段,晨星用它的星级制度,成为了评定基金等级的业界领导界。
但是,有人针对晨星评定为“五星级”的基金的业绩记录,开展了一项彻底的研究,这个研究并没有找到可靠的统计数据来证明,这些基金比被评为“四级星”或是“三星级”的基金表现得更好些。
而就在2000年11月,《财富》杂志发布了“顶级”股票分析师小组讨论选出的“最佳股票”,然后就在2000年11月~2003年11月间,那些有幸入选的股票状况有点惨不忍睹:
标准-普尔500股指:-22%
纳斯达克股指:-41%
《财富》挑选的最佳股票:-80%
三、它们都测得准吗?
不管是分析师、专家,还是金融媒体,它们要想扬名立万,要想洗客户的脑,让客户言听计从,必须要进行预测,可以说,预测是最有效的思想教育,可以对比远古时代人类对巫师的崇拜与信任。
别以为万年过去了,科技发达了,人类对预测免疫力就增强了,起码在与金钱相关的事情上,大多数人和我们的老祖宗相比没什么优势。
有老铁会问,测不准咋办?
从前两天股市的疯狂,你还不理解吗?人和金鱼一样,只有七秒记忆,测不准就多测,然后只说、多说测准的那次,保证大多数人深信不疑。
所以,他们正确的时候,只是遇到了天上掉馅饼的运气,真不是预测水平有多高。
所以,人们会觉得分析师和专家很固执,坚持己见,一条道走到黑,比如:那个为了坚持明天就是牛市的专家,不惜为中国股民创造了诸多“底”的新名词。
其实这是他们在不断重复自己的预测。
华尔街最喜欢的伎俩就是假称幸运是技术。
坤鹏论是从来不相信谁能成为预测大神。
就说这阵的超级反弹,哪个专家或是分析师提前预测了?他们不都跟我们一样也是一脸懵逼,事后才分析得头头是道吗?
格雷厄姆说:我在过去这60年持续关注的华尔街所发生的一件事就是,人们不能成功地预测股市会发生什么事情。
彼得·林奇更是因自己上过当而直言:不要过分相信股评专家的建议。
邱永汉被称为日本股神,他曾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我当时前往日本知名的钻石出版社向担任编辑部长的石山四郎先生拜托,‘今后我想买卖股票,请为我介绍一位好顾问。’”
但石山先生回答道:“这很难办呀。”因为,他的公司能盖起雄伟的办公大楼,并不是靠教人买股票致富收取提成做到的,而是靠销售教导购买股票方法的杂志赚钱做到的。
同样道理,证券公司的职员或在现场工作的经纪公司职员也不可能提供多么准确的消息,提供多么好的交易。证券公司员工是禁止从事交易的,但只是禁止以其本人姓名购买股票,借用他人名言下单炒股却不无可能,即使如此,邱永汉说:“我却从未听过证券公司营业员因股票赚大钱,从而跻身富豪之列的。”
美国有专家曾对1980年6月到1992年12月期间,237篇股市的时事通讯所做的15000多个市场预测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94.5%的预测是错的,而这些通讯部门通常都在大约四年的时间内停业,是啊,要是准了,它们应该靠预测基业长青。
针对分析师的建议开展的许多研究发现,几乎没有哪个研究报告提供了能够证明分析师有能力正确选择股票并成为赢家的确凿证据,这些研究报告表明,分析师的分析有时是正确的,有时是错误的。
比如:帕特里克·博戈里和约翰·克瑞纳的一项著名研究显示,2000年和2001年,被分析师推荐次数最少的股票获得了平均13%的异常高的利润,而被推荐次数最多的股票却获得了平均7%的异常低利润。
国内也有人做过统计,2011年,A股大跌,当年24154份分析师的报告中只有76份给出了“卖出”的建议,占比仅0.31%。
曾有媒体搜集了包括高盛高华、中金在内的12家国内最盛名的投行,盘点了他们一年来的宏观研究、策略分析和金股走势后,得出结论是,大多数分析师“落后K线图半年”。
坤鹏论认为,做市场预测就像推荐股票一样,只是一个骗局。
事实上,真有机构利用欺骗的手段让用户以为他们能准确预测股市。
机构的培训师让经纪人把自己的潜在用户名单一分两半,先打电话给其中的一半客户,告诉他们去买进某只股票,然后告诉另一半客户抛出这只股票。
两周后,培养师让这些“金融顾问”观察那只股票的运作情况,看是上涨还是下跌,当然不得涨跌,会有一半客户认为他的顾问简直太厉害了。
接着,将“成功的”一半客户再次分开,接着做同样的事,告诉一半人某只股票会涨,告诉另一半人这只股票会跌。
重复三次,最后一定会有一批客户成为死忠,对他们顾问的建议充满信心。
历史告诉我们,股市归属金融,金融归属经济,经济无法通过数学分析或理论分析就能得出未来,股市同样也不行。
你只要细细琢磨,就会对专家的建议和言论的真实性以及可操作性产生了质疑。
其实,股票投资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他给投资者的建议而成为专家,更是不因为他自己在股市中盈利而成为专家,而是因为他在股票下跌或上涨之后作出的专业分析和个人理解,才被人们称为股评专家。
然而,这一点的确有“事后诸葛亮”的意味,因为事后分析并不能代表他的预测能力和实际的投资操作能力。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专家就像专业评论者,只能够对具体的某只股票,某类股票或某个时间的股票作出分析,而不能独立操作成功。
坤鹏论曾亲自听某个分析师说过,他们的许多预测其实就是瞎蒙,“每天忙得要死,谁能事事都认真思考和分析呢?”
其实你按常理想想也能明白,真要发掘一只好股票,至少得花上几天功夫深入研究,看年报,了解管理层,认知行业特性及最新发展,很有可能这些都做完了,结果一只看得上眼的股票都没有挖到。
而有些专家却神奇到每天都能推荐股票,常常还不止一只,并且每天还能从早到晚不断在网上做股评,坤鹏论就奇怪了,他们的时间和我们不一样吗?人家一天是48小时吗?要不然,哪里来得时间做研究呀。
当然,投资者也不必完全排斥和否定专家和分析师的建议,因为他们作为专家,肯定要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和研究优势,这是个人投资者不具备的,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些专家的建议和推测作一个综合分析,并且通过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投资哲学去推断这些建议和推测是否正确,并不断地通过股评专家的信息来判断自己的投资是否正确,以此来规避一些投资风险。
其实,总结一句话,专家和分析师作预测,其根本目的还是推动市场交易频繁,帮助券商赚取更多佣金,从而保证自己的饭碗、收入和奖金。
四、自己做分析难吗?
凡是希望收你中介费、佣金的业务,都会千方百计告诉你,这事很复杂,还到处布满荆棘与坎坷。基金公司和理财类的公司也一样,他们会让你相信投资是极其复杂并且不是你独自能够处理的事情,他们希望你会由于过度困惑或心烦意乱,从而买进他们的专业建议与服务。
但是,自己做分析真的很难吗?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可能确实不太容易,因为许多资料不是个人投资者可以得到的,而在当下,信息传播的效率提高了何止百倍,只要你静下心,百度就能告诉你正确答案。
有些老铁可能听到介绍百度就反感,因为百度前几页基本就是广告的天下,但是多翻十页二十页,多多对比思考,必然有明确的结果。
彼得·林奇曾说过,“在如今这种信息资源丰富的环境下,投资者可以获取那些从前只为华尔街资深分析师提供的数据资料。”
坤鹏论要提醒各位老铁的是:
1.在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前,对股评和分析师们的报告最好不闻不问,因为你还没有任何分辨能力,不小心就会被带上不归路。
论起专家和分析师扯淡的深厚功力,分分钟钟就能把你喷晕,人家可是365天,天天练,拽几坨名词,就能让你立马找不到北,瞬间肃然起敬,奉为神明。
而且,如今真正的专家越来越稀缺,坤鹏论昨晚看到一个著名财经自媒体竟然说股票投资太复杂,不适合个人,然后吧啦吧啦推荐了股指基金,一下子就让坤鹏论粉转路。
是的,这个号长年推荐某个基金APP,开户有返佣,相信如果对接了券商,他又会说炒股So easy了!
2.当专家的建议和你自己的哲学和理解相左时,要做出合理判断和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自大。
3.鉴于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专家也不会给投资者提供,所以看专家的评论和建议时多留个心。
但是,再往上一个境界就是,最高明的投资人,经常不去理会那些所谓的重要金融消息。
就像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斯维茨在《战争论》所指出的:
“所有的信息都在撒谎,引起错觉。大多数信息都是起误导作用的,是人类所害怕的谎言和假话的滋生地。”
克劳斯维茨注意到,绝大多数未加过滤的信息都是错误的,这使得坚持自己原来的主见变得极端困难,就像熊市中无数人说自己的价值投资,牛市一来,甚至就是个反弹,他们立即变脸,成了纯纯的投机派。
公共信息或许有解释价值,但很少或根本没有新闻价值,靠盯住财经新闻是不可能赚钱的。
市场能在瞬间就让所谓的消息打大折扣,很少有机会让你从中牟利。
话说有个人在香港做基金很成功,后来有一家大基金公司邀请他做分析师,结果这家公司的要求相当另类,不准分析师看股价,也不提供彭博终端,逼着分析师独立思考每家公司究竟应该值多少钱,而不要受现在股价的影响。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我们每天所关注的大量信息,其实不过是无用的噪音。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请您关注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5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5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6亿。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