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艺术有一个特点不为大众所知,门外汉只需要些许努力与能力,便可以取得令人尊敬(即使并不可观)的结果,但是,如果想在这个容易获取的标准上更进一步,则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智慧。
——本杰明·格雷厄姆
如果我们把股市的层层面纱揭去,就会发现,自股市诞生410年来,无数人深陷其中只是为了两个字而博弈,那就是价格,股票的价格。
可以说,谁能长期稳定地参透股价,谁就是神。
可惜直到今天,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即使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他也只能靠时间和复利跑赢市场和竞争者。
之前,坤鹏论曾介绍过,数学家表示,股市是确定性混沌,而这次,再和大家聊聊心理学如何看待股价之迷。
一、经济学猜不透股价,干脆就上组合拳
坤鹏论认为,不管是何种投资理论,不管它们表述得如何冠冕堂皇,核心讲的都是,股价预测之道。
无非,有的很直接,有的很含蓄,有的很机械,有的很艺术,有的很坦诚,有的很神秘。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开始1+1,彼得·林奇说,股票投资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或者直接搞经济学+心理学,经济学解释不通的,就交给心理学上岗,因为经济终究是人的行为,就像约翰·莫里斯·克拉克所说:“经济学家也许会试图忽略心理学的作用,但是他绝对不可能忽略人性的本质。”
于是经济心理学诞生了,1902年法国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写了本《经济心理学》,算是给此学派开了山。
之后,它成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迅速传遍欧洲。
但经济心理学真正发扬光大还是美国,特别是近几十年,一下子出了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个是罗伯特·希勒,还有丹尼尔·卡尼曼,以及理查德·塞勒。
并且,因为经济心理学听上去太偏心理学,美国人直接把名字改成了行为金融学。
二、历史无法给出股价之迷的答案
罗伯特·希勒所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靠的是“资产价格实证分析方面的贡献”,既然他主力研究资产价格,坤鹏论就先以他的研究与观点为例开讲。
从1901年开始,希勒一直调研到了2000年附近,跨度不可谓不大,数据不可谓不多,甚至连世界其他国家的股市他也没有放过,但这种历史回溯的调研,结果却可怜得让人遗憾。
希勒的结论有以下三点:
第一,股价并不完全由基本面来决定;
第二,人们甚至对股市的正常水平也一无所知,没有多少人花时间考虑它应该达到什么水平,或者今天的股市是否被高估或低估了;
第三,人们对国家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其实有些漠不关心,他们更喜欢大胆、华丽且夸张的新概念,因为他们相信新技术会为企业创造潜在垄断收益,进而提高其股价。
不过,希勒的研究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些相当有用的端倪。
比如:历史上,每次股市不断上涨都会伴随着一种流行的观念,即未来比过去的前景更好,而且人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用“新时代”这个词来描述和解释这种情形。
这不禁让坤鹏论联想起了最近国内股市的“改革牛”,美国喜欢用“新时代”,而我们似乎更偏爱“改革”。
但是,“新时代”往往是在对股市繁荣的事后诠释过程中形成的,可能是股市的迅速繁荣带有很强的戏剧性,因此,需要同样戏剧性的诠释吧。
所以,从在某种程度上讲,股市才是创造新时代理论的功臣。
对于股市历史,乃至全球股市历史的回顾,希勒一直在传递着一个中心思想:股价之迷很难找到正确答案。
可能意大利的一位分析师给出的答案最接近事实:“没有解释……每个人都发了疯,仅此而已。企图理解、阻止或指导都是徒劳的。”
希勒还遍历了美国相应时期的著名报刊以及经济态势,然后明确地表示,股价的大幅上涨根本无法归因于实际经济变量的变化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所以,总爱告诉人们为什么的媒体,也只能用股市的长期趋势或市场心理来进行解释,就像我们无言以对未知时常说的,“让时间证明一切”、“人性使然,人心叵测”。
三、锚定点和框架深刻影响股价判断
是什么决定了每天股市的水平?
是什么支撑着股市,再熊也屹立不倒?
是什么决定着股票指数的高低?
是什么最终限制了投机活动的反馈,让市场急转为熊?
为什么当股市价格稳定在特定区域一段时间后,会突然逆转?
对于这些“是什么”、“为什么”,希勒这样说道:“要理解股市价格运动的基础,我们必须转向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这句话似乎也可以这样理解,股市价格运动的基础是人心。
另外,关于投资心理的问题,希勒认为,许多流行的报道并不可信,它们把投资者说成在繁荣时欣喜若狂,在暴跌时诚惶诚恐,他们的行为被描述成了盲目的从众行为。
但事实是,大多数人在发生金融波动期间要比上述报道所显示的更为明智。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金融繁荣或萧条并不像战斗胜利或火山爆发那样煽情,事实上,在最重大的金融事件发生时,多数人都在忙于个人事务而无暇顾及。
所以,希勒表示,一种叫数量定位的心理因素在影响着人们对股价的判断。
他对数量定位的定义如下:
数量定位给出股市应达到的水平,人们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股市是定价过高还是过低以信是否应该买进,也就是判断股票(或其他资产)定价是否正确。
坤鹏论对这个名词进行了一番理解,认为希勒只是将心理学的锚定点概念换了个说法而已。
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时候做出的决定往往会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比如:当你必须做出估计,而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时,会选择此时出现在你面前的任何数字。
行为金融学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曾做过这样的一个试验。
房间里有一个“正常人”和一个采访者,还有一个转盘,就像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的那种幸运大抽奖一样,转盘上的数字从1到100。
“正常人”转动圆盘,圆盘随机停在任意一个数字上,比如:41。
采访者然后问这个正常人,联合国中非洲国家的数量比转盘得到的那个随机数,是多还是少?
在“正常人”回答完这个问题后,采访者问他联合国中到底有多少个非洲国家。
然后,再换其他“正常人”重复这个简单试验,最后分析统计数据。
结果非常有趣:
所有“正常人”都清楚地知道,轮盘产生的数字是随机的,并认为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情绪影响。
但是,答案却反映出“正常人”受到了圆盘产生的随机数字的深刻影响。
比如:如果圆盘停在10处,“正常人”回答的非洲国家数量平均值为25,但如果停在65处,平均值就会变成45。
而那个随机数字就是锚定点,或者是希勒所说的数量定位。
所谓锚定点,就是指那些看起来可以提供答案线索的事物,即使它是毫无意义的。
锚定点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决策,比如:商场里某件衣服标价200元,而且不还价,可能不太好卖。如果标价1000元,但打2折卖,同样是200元一件,大家就会觉得很便宜。
1000块钱就是商家给大家下的“锚定点”,让大家盯住了它,从而觉得200是很便宜的价格。
而人们在判断股票价格水平时,最可能锚定点就是记忆中离现在最近的价格,因此锚定点的影响会使得股价日复一日地趋同。
其他锚定点还包括:
(1)过去的股价,这也就成为股价发展势头会被逆转的原因之一。
(2)股票指数也会成为锚定点从而影响投资者对股价的判断,特别是最近达到的顶峰和最近的整体水平。
(3)如果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动过去的某个时点,那么当时的价格变化可能也会成为判断股价的锚定点。
(4)对于单个股票来说,其他股票,特别是同类股票往往会成为锚定点,所以它的价格变化往往会以其他股票的价格变化为基准,市盈率也会以其他公司的市盈率为基准。
这种联系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股票会一起涨跌,为什么股票指数会如此多变。
股评家们也摸准了投资者的心理,他们在推荐某只股票时,经常会说和市场上其他股票相比,这只“便宜”。
(5)成本价也经常会成为投资者的锚定点,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盈利还是亏损,所以,它很容易让投资者动起来。
比如:赚一点就跑,叫“止盈”,亏一点就跑,号称“止损”,有的亏钱就再买入,简称“补仓”。
这也成为投资者不赚钱的主要原因之一,好股票赚了就卖,未来很难再拥有之前那么低、那么诱人的成本价,而对于烂股票甚至还会补仓用以拉低成本,结果好牌早早甩出去,烂牌砸在手中一大堆,卖就是实亏,不卖也没有涨上去的希望,这就是所谓的套牢。
当然,这里面还有坤鹏论之前说过的沉没成本、自负心理在作怪,这里就不赘述了。
甚至,我们可以将锚定点延展到整个金融市场,许多异常现象实际都是由于人们倾向于把便于参考的数字作为锚定点造成的。
除了锚定点外,心理学家认为,以上现象的影响因素还有框架。
框架就是指表述问题的方式,比如:在上面的转盘试验中,整个步骤就是框架。
人类大多数是二元论思维模式,所以,他们的思考往往不是一个在无数可能的选择中寻找最优解的过程。
虽然经济学家一直假设人是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并认为人在面临各种不同的选择时,希望找到最好的选择。
但大量心理学实验表明:人没有精力和耐心去做所谓穷尽的、最优的选择,反之,人的很多思维都在给定的框架之中。
现在,假设你是一位金融分析师,要求你预测某个公司未来12个月的目标价位,下面这些信息则是你在调研和采访公司管理层之前已经掌握的信息:
在一直跟踪这家公司的16位分析师中,有14位推荐“强力买进”;
他们对下一年度的利润增长预测平均达到48%;
类似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是30,这家公司目前是20;
现在是牛市;
公司目前股价是50元;
另外16位分析师对未来12个月目标价位的平均预测值是80元。
显然,如果你想独立分析这个问题,那么以上所有这些信息都和你没有任何关系,你必须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见。
但,正是这些信息却实实在在地限制了你的思维,而这个框架的锚定点是实际股票价格,即它最近的走势和舆论对未来12个月目标价位的预测。
当你去调查这家公司时,你会想是否要把自己的目标价位定在稍高于或低于舆论的80元。
结果,你已经被框定了。
所以,国外一些投资机构不准分析师看股价,也不提供任何新闻和信息源,就是逼着分析师独立思考每家公司究竟应该值多少钱,而不要受现在股价的影响,尽量避开锚定点和框架。
再比如,投资者往往不愿意卖掉浮亏的股票,10块买的股票跌到8块钱,一定不愿意卖掉,因为卖掉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之所以痛苦,首先,心理学研究发现,损失的痛比得到的幸福对人的刺激更深刻,其次,因为投资者会把每一个股票当做一个单独的账户或单独的任务来进行评价,不会考虑虽然这个股票亏了钱,但其他股票还赚了钱。
这就是行为金融学两大重要基石理论之一:人类会划分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框定了人类的许多理财行为。
可以说,人类的认知、效用、判断不是简单的数字的加总和最优。
人类的决策、判断和思考,比自己原来所假设的要复杂很多,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语境,它们就是框架,是看不见的樊笼。
人类在思考任何一个问题时,都是把这个问题放到了特定的框架里。
我们的思考、沟通和谈判,其实就是在不同框架里的换位思考。
坤鹏论一直强调换位思考,就是因为谈判双方所处的思维框架、语境和思路是非常不一样的。
很多谈判之所以不成功,并不是双方在真实的利益和核心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而是大家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和解读的框架存在较大差异。
电影《谈判者》中的谈判专家曾表示,和恐怖分子谈判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一定不要说不字,因为不这个字在任何的思维框架里,都没有任何谈判的空间。
所以,无论是商业上的谈判对手还是恐怖分子,一定要把对方放在一个他认为自己可选择和掌控的语境和环境里,也就是尽量去他的框架里谈。
框架思维会很大程度影响我们对资产定价的判断,比如:中国的房价究竟高不高,中国A股市场的估值究竟高不高,判断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思考的框架。
希勒经常说,他之所以能看出1998年美国股市的泡沫、2007年美国楼市的泡沫,是因为他把资产价格的相对水平和历史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
很多时候投资者太过于关注目前市场上发生过什么,往往忽略了在整个历史中我们所处的历史时点。
所以,读历史很重要,就是因为在整个历史的框架里,我们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会看得更清晰,或判断得更准确。
那么,框架是怎么产生的?
在转盘的例子中,转盘上的数字决定框架,但是,对于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框架由以下系列因素决定:
我们从分析师和大众媒体所读到的和看到的;
我们认识的人所说和所做的;
尤其是价格运动告诉我们其他人正在干什么。
归根结底,我们被目前的价格及其未来的走势框住了。
而且,由于信息的自由流动,使投资者和短线客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群体,这就意味以下可能性:
每一个参与者都有可能被自己所想象的对他们的了解所框住,这可能再次导致全体市场参与者由于致命的“群体思维”而被集体框住。
坤鹏论昨天在《逆向投资真的能让你赚钱吗?》中讨论过群体思维,而金融群体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金融资产的价格。
对于人类来说,没有其他任何信息能比谈论和交流价格更经常、更得人心,更让人聊得起劲,也没有其他任何信息比价格更能反映“其他人在干什么”。
价格信息告诉我们,其他人所认为合理的并愿意出的价格,这使得它成为一个锚定点,告诉我们所谓的合理价格。
这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现象,最近的价格变化趋势也同样是一个锚定点,人类有一种非理性的倾向,就是认为最近的价格变化趋势会延续下去,我们可以将之称为“方向锚定”,这种精神外推有时叫“代表性效应”。
“代表性效应”,通俗来讲,就是简单的线性推演,意味着我们倾向于认为最近的趋势在将来有可能延续下去。
即一个人看见昨天发生的事情,就认为第二天也会发生这件事,看见去年发生的事情,认为第二年还会发生这件事,以此类推。
“代表性效应”出自行为金融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教授。
他认为很多时候人类的思考,不是科学、客观地去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而是更多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像什么,像什么东西的代表。
在金融市场,框架、锚定点和群体思维令人烦扰的一面是它们产生了一种群体循环思维系统。
人们做一些事情是因为其他人也这么做,即使这意味着以极高或极低的价格进行金融资产交易。
如果再加上方向锚定和代表性效应,那问题可就更严重了。
框架和锚定点不再是静态的,而变成了动态,在不断的波动中,它们产生了一种强大的趋势,这种趋势影响着人们对股价的判断与买卖决策,并且还可能一直延续下去,直到事情变得稀奇古怪,难以收拾。
对了,其典型的表现就是牛市和熊市。
四、如何让自己的股价判断准些
看到这里,你对心理学的解释感到信服吗?
相信习惯了眼见为实,能够用科学证实才信的老铁们,可能会觉得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100%的心悦诚服。
并且,光说为什么,不说怎么办,也让人有些搓火,特别是对于大多数股民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别废话,告诉我买哪只!”
不过,反过来想想,这样的要求确实有些难为人,人性的问题,如何解?反人性?说得轻松,怎么反?这个世界上肯定没有反人性的Step by Step教程。
坤鹏论认为,反人性只有靠自己,提高认知可能是唯一路径,但这个事,又慢,又无法衡量,甚至全靠悟,开悟了一片光明,开悟一头雾水,基本就属于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而坤鹏论每天吭哧吭哧写文章,一写就是凌晨一两点,一写就是一大堆,其实就是在修行,修的是认知,修的是反人性的能力。
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提出的第二层次思维值得推荐。
他认为,只看价格和成本价的关系,是肤浅单纯的第一层次思维,是直觉和感性思维得到的结果。分析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是深邃、复杂而迂回的第二层次思维,是分析和理性思考后得到的结果。
那分析什么呢?马克斯列了一些重点:
(1)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会在什么范围之内?
(2)我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3)我正确的概率有多大?
(4)人们的共识是什么?
(5)我的预期和人们的共识有多大差异?
(6)资产的当前价格和大众所认为的未来价值以及我所认为的未来价格相符的程度如何?
(7)价格中所反映的共识心理是过于乐观还是过于悲观?
(8)如果大众的看法是正确的,资产价格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如果我是正确的,资产价格又会怎样?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请您关注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创始人为: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6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6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10亿。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