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或股票投机没有新玩意儿。过去发生过的事情还会周而复始地发生。因为人性不变,情绪永远都阻碍着智力。对此,我确信无疑!

——杰西·利弗莫尔

坤鹏论: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下)-坤鹏论

《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上)》

第八名:比尔·格罗斯

生于1944年4月13日,现年75岁。

格罗斯被业界尊为“债券之王”,是全球领先的债券基金经理。

同时,他也是凯利公式照耀下的活生生的成功人物之一。

1966年,格罗斯毕业于杜克大学心理系获学士学位。

而他的“非正式”教育中,还有一部分是一整个夏天在拉斯维加斯赌“21点”,甚至可以说,影响其一生,并为其成功奠定了基础。

毕业后,格罗斯在越南海岸附近担任一艘驱逐舰的海军军官。

服役结束后,他报考了商业学校,并在1971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企管硕士。

1972年至1976年,他担任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债券分析师,并获得了注册金融分析师(CFA)的证书。

1976年至1978年,格罗斯在太平洋保险公司最后的任务就是作为副总裁助理去管理固定收益证券。

1982年,世界上最大的固定收入管理企业——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成立,格罗斯担任其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格罗斯还是一位数学爱好者,他相信在债券市场中,有一种必然的因素,那就是数学的精确。

他认为,把所有债券的平均到期日代入一个数学公式,就能看出一段持续时间内利率浮动对债券的影响,这是一种简单的衡量风险的办法。

而他正是利用这一数学公式,把债券的利润最大化,坤鹏论感觉其实那就是凯利公式。

坤鹏论: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下)-坤鹏论

对于格罗斯在全球债券市场的影响力,市场上恐怕无人能及,这也是市场尊称其为“债券之王”的原因。

格罗斯管理着超过3500亿美元的债券投资,他的一句话就会引起14万亿美元债券市场的震动。

“我喜欢把历史拼凑在一起,不单单是因为我对此感兴趣和有这方面的癖好,而是国家之间、洲际之间不同的争论。”

通过学习战争,格罗斯能分析出各国政府为什么会这样做,他们为什么会犯错,这些变化给了他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和债券价格的线索。

据说,格罗斯能走到今天,和他曾在拉斯维加斯赌博密切相关,而赌博又源于科学家爱德华·索普那本著名的《击败庄家》。

坤鹏论建议你去看看我写的《它是能让你最快速成为亿万富翁的财富公式!》,里面有索普如何借助凯利公式在赌场大杀四方,直至被拉入黑名单,无法再踏入赌场的故事。

坤鹏论: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下)-坤鹏论

那一年,22岁的格罗斯还在美国杜克大学念四年级,因为一场严重车祸使他的头部受到重创,于是在学期剩下的时间里,他都在医院接受植皮、治疗肾脏。

为了打发漫长的治疗时间,格罗斯开始读《击败庄家》,书中关于风险最小化而利益最大化的提法让他很感兴趣。

伤愈后,格罗斯来到拉斯维加斯,每天用16个小时专门研究和实践那本书里的纸牌赌博理论,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根据书里的理论,他创造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大学毕业后,他在拉斯维加维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玩21点和牌九。

格罗斯说:“我知道我不能在维加斯继续我的工作,但是,我明白我是数学和游戏的高手。”

6个月后,当他应征入伍时,已经通过赌博将200美元变成了1万美元,而这笔钱成了他从越南回来后进修MBA的费用。

“拉斯维加斯教会了我可以通过艰苦工作获得自己的理论,以及让我学会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枯燥。”格罗斯说。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格罗斯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凯利公式,因为索普《击败庄家》中致胜秘技的精髓就是凯利公式,因为凯利公式体现了套利的数学本质,可以告诉人们如何下注,下多少注,保证即使胜率较低,也可以稳定盈利,以承担最小的风险来获得最大的收益,同时也是最快速度成为亿万富翁的致富公式。

格罗斯相信“债券是一个长期借条,而且有稳定的利息支付,当利率上涨,债券价格回落,你能更好地计算出债券返还而得出的利率,但是,债券经理人不得不计算出什么将使美国和世界利率改变,因为债券管理是一个不能有丝毫差错的游戏,债券经理不得不计算出什么投资能够产生出百分之几的产量而没有太大风险。”

在进入太平洋保险公司后,格罗斯向老板提交了一份提议,希望让他成为投资经理并掌管操作一笔债券资金。

那时候的债券投资很简单,就是买入一种债券,然后收取利息,遇到通货膨胀或是经济不景气,债券的收益无利可图。

在提议中,格罗斯表示,通过预测对利率有很大影响的通胀率,可以在让资本基本不担风险的情况下获益。

他指出,当一项投资看上去很危险时,投资经理可以通过减持债券、牺牲一些可能的利益的方法来减小风险。

最终,太平洋保险公司划了1500万美元给他管理。

4年后,他手头的资金已经增加到了4000万美元。

在其他那些债券持有人痛苦挣扎的1975年,格罗斯的战略带来了17.6%的回报率,接下来的一年达到了18%。

1987年,44岁的格罗斯,接手操盘Pimco总报酬基金,该基金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债券基金。

在之后的15年里,他每年获得9.5%的收益,这样的收益甚至早已超过美国雷曼兄弟公司每年债券市场中获利比例。

格罗斯开启了债券的主动型投资,其收益甚至远远超过股市中选择风险性收益强的基金,这让华尔街都为之震惊。

坤鹏论: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下)-坤鹏论

有段时间,经常有人把格罗斯比作债券市场的彼得·林奇,但也有人认为,这并不客观,“基于他的长期任职以及旗下资产的数额,将彼得·林奇描述成股票市场的比尔·格罗斯似乎更加适合些。”

而格罗斯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当初我入了股票经理这一行,我想我也会干得很出色。两个市场都基于数学,取决于对人性的敏锐感觉……我入债券这一行时,正值债券从被动型向主动型(投资)转变,我当时觉得有必要开始交易,以获得资本收益,而不仅仅是剪下息票去拿利息。”

2005年7月,SmartMoney.com的尼科尔·布洛克说到,“格罗斯不适应的市场环境,他就改变它们!他对于债券市场的观点被全球许多专业投资者以及投资大众所追随。”

第九名:卡尔·伊坎

生于1936年,现年83岁。

2019年伊坎在全球富豪排名第62位,美国富豪排名27位,身价177亿美元。

他被《财富》杂志称为“这个星球上最成功的投机者”,1987年电影《华尔街》的主角原型之一。

在美国,伊坎的名字前常被冠以“企业狙击手”、“企业掠夺者”、“无情投机商”、“华尔街之狼”这样骇人的头衔。

伊坎生长在纽约市皇后区洛克威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哲学,1957年以哲学学士毕业。

他还上过纽约大学的医学院,不过在毕业前就退学了,据说是因为他不喜欢尸体。

1961年,伊坎进入纽约德莱弗斯公司,从事入门级的股票经纪工作。

7年后的1968年,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真正开始了自己的金融业生涯,不过,大部分时间是在做期权交易。

坤鹏论: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下)-坤鹏论

而正是期权的特点,外加时间的积累,伊坎成为了一位活动家和好斗的投资者,他开始运用上市公司的股东地位强行增加自己的股票价值。

伊坎的第一次公开收购发生在1985年,那年他对环球航空公司进行了漂亮的恶意收购,一举使其成为了 “企业掠夺者”的代言人,自此以后,伊坎的名字越来越让华尔街各大公司的高管心惊胆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伊坎已经和多家美国公司进行了一场场“血战”。

比如:西联汇款、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纳贝斯克、德士古公司、维亚康姆公司、露华浓、时代华纳、摩托罗拉、海湾与西方工业、科麦奇等。

伊坎以机智的战略者和十分难缠的谈判者而出名,他的持久性和性格怪癖经常分散对手的注意力。

战争的结果是为公司、公司股东、当然也包括伊坎这个亿万富翁,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虽然,伊坎被视为历史上最无情的企业掠夺者之一,但从另一方面讲,他也是推动股东行动主义的积极力量——寻求纠正滥用或不当使用企业管理的弊端。

伊坎的策略是,盯住那些经营不善、股票价格低于价值、但存在转机的公司。

他喜欢在市场呈下降趋势、每个人都在抛售时买入,并积累足够的股东筹码,然后去说服或影响公司董事会。

通常,他的第一个要求是把首席执行官拉下马,然后考虑把公司分拆成几个部分卖掉。

对此伊坎表示:“首席执行官因做一份糟糕的工作而获得报酬。如果系统不那么混乱,像我这样的人就不会赚到这种钱。”

华尔街的专业人士说,他之所以成功,多数是因为他的可怕和无情。

他被看作是一个万无一失的、很会赚钱的人,投资经理们多会跟随他买进,进而推高股价,所以不论伊坎是否成功,他的股票都有很好的收益。

久而久之,在华尔街就诞生了一个行话——“伊坎电梯”,它用来描述向上反弹的股价,通常发生在伊坎开始购买那些在他看来是管理不善的公司股票时。

当然,他也并非百战百胜,让我们来看一个他的“失败”案例。

2006年,伊坎把理查德·帕森斯从时代华纳的首席执行官位置上拿掉,但事情并没有像他希望的方向发展。

伊坎在2007年2月《时代》杂志的访谈中表示:“帕森斯同意了做我们最想要的——用200亿美元进行股票回购。他做了他的承诺,股票上涨了30%,这对股东们有很大好处,我们的对冲基金也赚了2.5亿美元,这是一个很好的失败方式。”

坤鹏论: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下)-坤鹏论

那么伊坎的成就该如何表述呢?

2007年《财富》杂志这样写道: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伊坎合作对冲基金公布的年度收益达到了40%,扣除费用后,投资者可得到28%的回报。40%的收益远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13%左右的回报率,以及对冲基金调研公司统计得出的所有对冲基金平均12%的收益率。”

人们将伊坎的投资称为激进投资,而他的投资风格被称为激进主义。

而他对此并不觉得有什么,“我赚钱。没错。这就是我想要做的。这就是我要做的事。这就是我喜欢的。”

伊坎近年来变得越来越政治化。

他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公开支持特朗普,并且有传言称他将考虑财政部长的立场。

自2016年底以来,他一直担任特朗普财务问题特别顾问。

就像他在2007年2月71岁生日之际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所说的:“一些首席执行官们提出要主持我的退休晚会,但我只是一个在皇后区长大的满怀竞争的人,我还看不到自己会用余生在佛罗里达州打高尔夫球。”

第十名:杰西·利弗莫尔

坤鹏论: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下)-坤鹏论

生于1877年7月26日,卒于1940年11月28日,享年63岁。

尽管利弗莫尔的人生算是以悲剧结尾,但坤鹏论在整理其生平以及投资思想后发现,他绝对是一位投资奇人。

他和其他伟大的投资者完全不一样,甚至他是一个异类,即使在他所在的年代,其投资风格也相当特立独行。

利弗莫尔没有高学历,甚至只能算是小学水平,但是他的思想之深刻远远超过许多毕业于名牌大学的投资大师。

他一直坚信自己的大学不在哈佛,不在耶鲁,也不在麻省,而是在华尔街,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实践更让人进步。

他认为,不投入真金白银,你就不知道你的判断是否正确,如果不把钱放在赌桌上,你无法检验你的判断,因为你无法检验你的情绪。“我认为,指引股市方向的是情绪而不是理性。”

可以肯定的是,利弗莫尔是个天才,有着超强的记忆力以及数学能力。

14岁就离开家,怀揣妈妈给的5美元闯荡金融世界,四起四落,起的时候快速赚到了别人不敢想象的财富,落的时候身无分文,还背着一屁股债。

利弗莫尔是个内向的人,但他非常善于自知自省,错以后,他会反省并找出解决之道,保证不会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同时他也从成功中总结经验,并将其应用到下一次的实践中。

他曾经辉煌,贪慕虚荣,挥霍无度,在私生活方面极不检点,这也为其最后的自杀,甚至整个家庭的不幸埋下了祸根。

后面,坤鹏论将会专门用一篇文章来讲一讲利弗莫尔,让老铁们清楚地认知一位传奇式的投机天王。

坤鹏论: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下)-坤鹏论

接下来的第十一名到第二十一名,坤鹏论就不像前十名那样进行详细介绍了。

第十一名:彼得·林奇

生于1944年1月19日,现年75岁。

彼得·林奇能够位列这个排行榜的主要原因是,他在1977年~1990年期间与富达麦哲伦基金的合作。

从1977年到1990年,彼得·林奇管理麦哲伦基金13年,把该基金的资产规模由2000万美元做到140亿美元,基金持有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共同基金,年平均复利报酬率为29%。13年中有11年超过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回报率,并且拥有历史上所有共同基金的20年最佳回报率。

后来,彼得·林奇急流勇退,1990年5月,46岁的他在其智慧、能力和业绩的顶峰阶段,宣布了退休的决定。

坤鹏论: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下)-坤鹏论

他出版了《彼得·林奇教你理财》、《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等系列著作,全都被评为最佳畅销书。

其中《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是最畅销也是最受业余投资者欢迎的投资经典名著之一,《战胜华尔街》一书更被誉为“全美第一号畅销书”。

对于彼得·林奇的故事,坤鹏论曾在《比巴菲特索罗斯更伟大的投资大师——彼得·林奇》中有过详细讲述,老铁们可以去看看。

第十二名:比尔·米勒

出生于1950年,现年69岁。

坤鹏论一直认为,基金经理的业绩存在很大的运气成分,三五年的高收益根本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基金行业瞎猫碰到死耗子的事情比比皆是,要看就得看其长期业绩,而米勒算是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他是美盛价值信托基金的投资组合经理,在其管理下,这只基金创造了共同基金历史上最长的“连胜”记录,从1991年到2005年,该基金的总回报率连续15年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

2006年,米勒的基金从1990年的7.5亿美元增长到超过200亿美元。

在米勒连胜的第14年头,CNNMoney网站引用某位分析师的话,称纯靠运气而获得连续14年的成功机会的是1/372529。

由于所取得的令人惊叹的长期回报如此之优秀,投资界把米勒视为当今共同基金业最好的管理人之一,很多人则认为他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基金管理人之一。

坤鹏论: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下)-坤鹏论

米勒还非常喜欢哲学,甚至与他对股票的热爱不相上下。

另外,他还热情地接受了复杂性科学,并在复杂性科学的大本营——圣塔菲研究所任职,是财产托管人。

他曾说过:“我们认为经济实在是太复杂了以至于无法预测,靠与经济预测或市场预测保持一致,将永远不会增加你的证券投资的价值。”

第十三名:约翰·内夫

坤鹏论: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下)-坤鹏论

生于1931年,现年88岁。

内夫从1964年至1995年,一直掌管着先锋集团的温莎基金。

1995年退休。

在这31年中,该基金创造了平均13.7%的年度总回报,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平均回报率是10.6%。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22次击败了股市大盘指数。

内夫一直是顶级的基金经理,稳定地创造着一流的市场回报率。

他被认为是“专业人士中的专业人士”,因为许多基金经理都把自己的钱委托给他,觉得这样更加安全。

内夫将自己的投资方法称为低市盈率策略,也就是以低廉的市盈率价格购买“好公司,好行业”。

他是投资组合多元化的坚定支持者,在实际投资中购买各种股票,只要它们是低市盈率。

同时,他还会购买那些为热门行业的提供关键材料的股票。

内夫一直警告投资者,不要把股市搞成“肾上腺素市场”,靠情绪投资。

他非常愿意亲自与公司的管理层会面,以便亲自评估公司的诚信和有效性。

第十四名:威廉·J·奥尼尔

生于1933年,现年86岁。

奥尼尔曾在南卫理公会大学学习企业管理专业,1955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服完兵役后,他于1958年进入海登·斯通公司做股票经纪人,从而开始了自己的投资职业生涯。

他研究出的CANSLIM投资策略,使其成为公司里业绩最好的经纪人。

1963年,奥尼尔成立了自己的经纪公司——威廉·奥尼尔有限公司。

30岁时,他成为在纽交所购买席位的最年轻的经纪人。

1983年,他成立了一家全国性的金融日报《投资者日报》,1991年更名为《投资者商业日报》。

奥尼尔一直担任威廉·奥尼尔公司的CEO兼《投资者商业日报》的董事长和发行人,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关投资主题的演讲和写作。

坤鹏论: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下)-坤鹏论

从本质上讲,威廉·奥尼尔的座右铭就是“买强卖弱”。

他判定一只股票是否有成长潜力的七条标准,也就是他那著名的CANSLIM:

C——最新季报显示与去年同季的收益相比,每股收益有了大幅上涨(至少25%)。

A——在过去五年里,每年的年收益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5%(市盈率并不重要,这些股票的市盈率大概在20至45的范围内)。

N——新产品、新管理和股价新高,有“好故事”的股票。

S——供应和需求。股票越少,买盘就越能抬高价格。要寻找那些流通股数目在一千万到一千两百万股的股票。

L——龙头股和落后股。要紧紧抓住业绩突出的股票,抛弃那些业绩不佳的股票。

I——大机构的持股比例。那些被顶级的专业投资机构“过低持有”的公司,值得受到青睐。

M——市场走势。在大盘低迷时买入股票,但要避免在股价下跌10%及以上之后买入股票。

第十五名:朱利安·罗伯逊

坤鹏论: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下)-坤鹏论

生于1933年,现年86岁。

在20世纪80、90年代,罗伯逊的风头一时,拥有最好的对冲基金纪录。

据报导,他的投资回报复合增长率为32%。

在他活跃于投资界的那些年,被认为是“华尔街的巫师”。

他的对冲基金名为老虎基金,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基金,顶峰时有超过230亿美元的投资资金。

实事求是地说,罗伯逊的投资方法对一般投资者的借鉴意义不大。

他方法具有高度的个人色彩,在公司,罗伯逊从分析师那里获取各种信息,所有投资决策全都由他自己决定。

有人说,罗伯逊是一个宏观的交易者,能把握住全球的发展趋势。

他反对采用基本面分析,这也可能是导致老虎基金业绩不佳、并在2000年清盘的原因。

关于他投资风格的文字流传很少。

简单来说,他的投资风格由这几方面组成:一个聪明的想法,脚踏实地地进行详尽的研究,然后就是下一个很大的赌注。

罗伯逊高度个性化的投资方法让他辉煌一时,但最后还是难免衰退。

在对冲基金界,这一现象并不罕见。

第十六名:托马斯·罗·普莱斯

生于1898年,卒于1983年,享年85岁

普莱斯被认为是“成长型投资之父”,他的成长期是在经济大萧条的挣扎中度过的,他从中学到的东西是,人不该试图逃离股市,而应该投身于其中。

他在那个年代率先提出长期价值投资,这在当时几乎是前所未闻的。

他的投资理念是,投资者应该把精力放在挑选值得长期持有的股票上。

自律、过程的一致以及基本面研究是他投资生涯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所在。

普莱斯学的是化学,但他对数学更兴趣,于是在职业上选择了投资领域。

开始他在巴尔地摩一家名为麦克宾·古德里奇的公司做股票经纪工作,即美盛集团的前身,并最终成为该公司首席投资官。

1937年,他创立了托马斯·罗·普莱斯联合公司,并相信只有客户赚到了钱,公司才能赚钱,所以他不按常规方法收取佣金,而是根据客户在公司的投资额进行提成。

1950年,普莱斯推出了他的第一只共同基金——托马斯·罗·普莱斯成长型股票基金,直到60年代末退休一直担任公司的CEO。

20世纪70年代初,他卖掉了公司,但公司名称得以保留,即使今天,这家公司仍是美国首屈一指的投资公司之一。

第十七名:杰姆斯·斯莱特

生于1929年3月13日,2015年11月18日去世,享年86岁。

英国人,叱咤英国股市。

这位大师坤鹏论已经在《成瘾者无底线 成长股圣经——祖鲁法则》中详细介绍过了,就不再赘述了。

第十八名:乔治·索罗斯

生于1930年,现年89岁。

这位大师对于许多人来说,熟悉程度可能仅次于巴菲特。

坤鹏论曾在《经济学家集体汗颜 人家居然用哲学玩成了金融巨鳄》详细介绍过他的生平,还在《做空是最危险的交易 5个故事让你搞懂它(下)》中聊过他如何做空案例。

第十九名:迈克尔·斯坦哈特

坤鹏论: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下)-坤鹏论

生于1941年,现年78岁。

号称世界级短线高手,避险基金教父,投资天才,华尔街历史上经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人之一。

在华尔街,斯坦哈特合伙人公司取得的业绩记录至今仍未被打破:24%的年均复合回报率。在超过28年的时间里,这一直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回报率的两倍以上。

28年后,他关闭了26亿美元的合伙投资基金,全身而退投向公益慈善事业。

斯坦哈特的业绩相当出众,如果谁在1967年投给他10000美元,20年后,这笔钱直接翻成了100万美元。

更为惊人的是,他用以创造这一纪录的投资组合中不仅包括股票、债券、短期和长期期权,还有货币,持有时间从30分钟到30天不等。

可以说,斯坦哈特几乎在所有投资工具上都掌握了一定的投资诀窍。

他具有长期投资者的眼光,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以短期交易策略进行投资。

与巴菲特不同,斯坦哈特并不迷信长线投资,虽然他有时也会这样做。

他立足于短线,认为10%、15%的收益积累起来要比囤积股票来日待涨要可靠的多。

他觉得这种所谓的长期投资的收益是比较虚无的,"等到长期投资的股票赚到钱以后,短线上获利金钱已经摆在那里一年了"。

基于这种理论,他把从117元启动的IBM股票在132元就获利了结了,同时在该价位做空,股价下跌到120元时平仓。

正像他自己出的那本书的书名一样——《我不是多头——短线大师斯坦哈特回忆录》 。

据说,斯坦哈特每年会付给华尔街经纪人的交易佣金高达3500万美元,这笔钱并不是为了得到内幕消息,甚至他自己在出货的时候也会故意制造类似的内幕和预言。

他慷慨掏钱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自己第一时间知道华尔街会有什么消息传出去,然后判断该消息在市场中会引起什么样的反映,从而比别人保持一点点优势。

因为,华尔街一些公司的影响力非常大,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往往会在一定程度左右市场走势,而斯坦哈特并不轻易相信这些看法,他只希望那些听到这些信息的投资者认为是对的就够了,这样他就有了操作行情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十名:约翰·邓普顿

坤鹏论: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下)-坤鹏论

生于1912年,卒于2008年,享年95岁。

他被誉为全球投资之父、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上个世纪最著名的逆向投资者之一。

邓普顿秉承着他的“极端悲观点”理论,在二战期间,借入了资金,以每股1美元或更低的价格分别买入了104家公司的100股股票,其中包括34家破产的公司。

四年后,整个投资组合的价值上升至4万美元,只有4只股票变得分文不值。

他的投资理念和格雷厄姆曾倡导的“捡烟蒂”策略一样,也就是捡买一堆烟头,整体上收益可以覆盖风险,靠大数定律赚钱。

邓普顿不仅在美国捡烟头,还到全世界捡,所以他被誉为全球投资之父。

1978年,创办了邓普顿全球基金,并成为亿万富翁。

1954年至2004年间,他的旗舰业务——邓普顿成长基金的平均年回报率为13.8%,超过标准普尔指数11%的年回报率。

邓普顿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多元化投资的先锋人物。

1999年,美国的《财富》杂志称邓普敦“可以说是本世纪全球最伟大的选股人”。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请您关注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创始人为: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6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8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20亿。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