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运气不好,越要沉住气默默振作,静静熬过去,切勿扰攘,制造笑柄,留下后患。
——亦舒
昨天,坤鹏论在《炒股其实都是碰运气》中聊了人见人爱而又完全不可控的运气,该文更多讲的是现象,今天继续这个话题,分析一下人为什么虽然深爱之却不愿信之的道理,以及如何看待运气。
一、不少所谓的运气其实是复杂性系统的表现
当然,我们所谓的运气,其中有不少属于复杂性系统的正常体现。
在复杂性系统中,非线性是常态,湍流、涌现、混沌、蝴蝶效应等更是错综复杂。
非线性的发展轨迹让人摸不到头脑,并且往往初始的条件微小到根本无人关注,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翻天覆地的改变。
正是起于微末,甚至没有人对其有任何印象或是记载,那么,在事后分析时,可能谁也不会想到它,即使有些记忆,也不会认为是它!
因为,这实在让一直习惯于线性因果以及还原论的人们很难接受。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莎士比亚名句:“马,马,一马失社稷。”
它背后隐藏着一个真正的史实。
为抢夺英王国的权杖,英格兰的王室查理三世与兰加斯特家族的亨利伯爵厮杀了30年。
1485年冬,在波斯沃斯城郊的荒原上,双方最后一场绝战打响了。
查理三世策长鞭,挥长剑,主动出击;千军万马紧随其后,步步紧逼。
而亨利伯爵连连后退,身后不远处,是一片辽阔的沼泽,泛着绝望的寒光。
就在查理三世以为自己将要大获全胜时,突然,胯下战马一个趔趄,将他跌翻在地。
众官兵误以为统帅中箭阵亡,顿时军心大乱,慌作一团。
亨利伯爵趁势大举反攻,于阵前取了查理首级,不仅化险为夷、转败为胜,而且从此将英格兰置于都锋王朝的统治之下。
原来,决战前夕,马夫在给查理三世的战马替换铁掌时,少了一枚钉子,一时寻觅不得,便草率地将就过去了。
谁能料到,就在发起总攻的关键时刻,那只少钉了一枚铁钉的马掌偏偏松掉了,造成查理三世马失前蹄。
后来,英格兰人民将其写成民谣,代代传唱。
如果不是有民谣为证,可能所有人都会认为亨利伯爵运气霸道,经过弥久的时间,传着传着,他肯定会被套上神勇的英雄光环,以反败为胜的光荣,闪烁在历史长河之间。
当然,复杂性科学依然处于萌芽,更多是看到了现象,依然无法解开背后之迷。
二、自利性偏差让人们不愿承认自己有运气
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麦考恩曾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
他发现在所有交通事故记录中,75%的司机都指责是別人犯了错。
如果事故至少涉及到两辆车,91%的司机都认为是对方犯错。
哪怕事故中只有一辆车,也有37%的司机能找到别人身上的原因。
出了事儿都怪别人,这是人之常情。
心理学家对此有个专门的名词,叫“自利性偏差”。
有自利性偏差的人认为:如果这件事我没做好,肯定有着不可控的、别人的或者意外的缘故;如果成功了,则完全是因为我水平高。
不得不承认,自视过高的人类总是自恃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对自己和家庭信心百倍。
我们总是高估了自己对事情的掌控能力,同时低估了运气和偶然性的作用。
实验表明,不管是否与运气相关,成功时,我们总会把原因归为自己的能力。
这种态度虽然会使我们自我感觉良好,但对于实际解决问题却毫无益处,因为它不能提高我们真实的决策水平。
并且,按照这种思维我们常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也使自己根本无法从错误中学习和总结。
总的来说,人是不会从自己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的,因为他总能找到失败归咎于别人的理由。
当然,别人的失败有可能是你的成功之母,因为观察别人的失败, 从中总结一个教训,完全不会伤害自己的自尊。
不过,这个方法对自利性偏差严重的患者来说也不容易,自利性偏差还包括:认为别人的成功都是因为运气,别人的失败则都是因为他这个人的水平本来就不行。
正如艺术家兼作家让·谷克多所说:“我们必须相信运气,否则我们如何解释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取得的成功?”
而自利性偏差也是投资者最大的魔障。
股票投资是一种零和博弈,你赢就是我输,所以人们对自己和别人的输赢都有非常强烈的感觉。
如果输赢涉及到很大的利益,你的自利性偏差特质会令你的感情强烈到根本无法客观面对现实。
三、人类的大脑不接受运气
人类大脑的进化是为了创造确定性和秩序。
所以,了解到运气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令人感到不安,谁都不喜欢没着没落的随机和不确定。
虽然,我们都意识到运气的存在, 但却从心里抗拒着竭尽全力而得不到满意结果的想法。
我们喜欢把世界想象成一个有秩序的地方,一个随机性没有肆虐成灾,可以预见所有结果的地方。
进化赋予了我们这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在混乱中创造秩序是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
查理·芒格在其误判心理学中专门讨论过人类为什么不接受运气的话题。
他认为,这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误判心理在作怪,他称其为意见建构,也就是时常寻找导致某个结果的种种原因,包括过于仓促地得出结论,并高估事情的可预测性。
这导致人们试图从所有事件中寻找原因,甚至连概率都坦诚解释不了的随机事件。
如果实在找不到理由呢,人类就自己构造。
然后在假想模型中套用相关事件,忽略其他无关事件。
研究表明,即使在事先被告知随机性和偶然性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忍不住要试着去寻找其内部规律。
而且人总是根据事情的结果来解读过去。
为了解释发生的事件,我们会根据结果构建看似合理的故事或解释。
但是,人们的认知和学识不同,于是对同一件事或同一种行为就会有许多版本的解释,导致一种结果推断出来的可能因素会有许多种,当然也包括运气在内。
这也就成为我们的那句俗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不过,真相很残酷,绝大部分原因其实都离题十万八千里。
此外,我们杜撰的原因还可能同样适用于其他结果,包括与这件事相反、相对立的结果。
所以,芒格建议,别浪费脑细胞去过度分析,当你有解释现象的冲动时,不妨问自己:这样的解释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未来相似事情的发生吗?
同时,他还告诫人们:“不要从自己或别人的成败经历中过度学习,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取得不同的结果。”
四、懂了运气,如何客观看待?
假设摆在你面前有两个选项:选A,成功率是90%;选B,成功率只有10%。
毋庸置疑,你肯定会坚决地选A。
但是,如果结果是B呢?你能说当初不该选A吗?
就像股票投资一样,能做的是选赢钱概率大的选项。
结论来了,非常重要,可以算是本文的最大重点:
当我们以发生概率为依据做出决定,却得到相反结果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错误的,只能说明在一系列可预期的未来中发生了不可控制的意外。
这个观念的转变极为重要,一旦你开始这样思考,就很容易抵制类似“我早就知道会这样”或“我要是早知道就好了”等急于评价结果的诱惑,更好的决策和更多的自我同情也会随之而来。
我们常常会对概率性思维下的“成功”与“失败”进行非黑即白的判断,即使是专家学者也因此而变得以结果为导向。
任何介于0和100%之间的预测都不可能是错误的,因为最具可能性的未来尚未展现。
一名运动员以10%的概率赢得了冠军,并不能说明之前的概率预测不准确,因为即使胜算低到0.001%,也说明人家有一丝丝胜利的可能,它为什么就不能变成最终的结果呢?!
指责胜负概率制定者或概率本身,就是认为任何结果的产生都是必然,任何没有预料到结果的人都是错误的。
另外,不要小瞧30%~40%,因为这样的概率区间是经常发生的大概率事件。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以后,你就具备了初步的概率性思维,就不太可能单纯地将不好的结果归咎为决策失误,因为好的决策也可能受运气和/或信息不完整的影响而产生坏的结果。
要知道,对于我们的大部分决策而言,在明确的“对”和“错”之间还有着很大的余地。
当脱离这种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思维模式后,我们就处于两种极端之间的灰色地带。
此时,做出更好的决策不再关乎对与错,而在于如何在此灰色区域内进行校准和调整。
这样,当你有了明确的概率后,就不会患得患失,担心错了怎么办。
因为即使99.99%的胜率,也不能保证你肯定能赢,输了就输了,挥一挥手,不带走一丝阴霾,谁也没有能力战得胜运气,愿赌服输,绝不瞻前顾后。
这就是用概率思维重新定义错误,它可以让我们脱离由于得到不好的结果而带来的一切痛苦。
当然,这也会让我们同时对正确重新定义,如果坏结果并不意味着我们是错误的,那么好结果同样也不能说明我们是正确的。
毋庸置疑,正确的感觉真的很好。
“我是对的”、“我早就知道”、“我告诉过你”—— 这些都是我们会说的话,而且说这些话会带给我们很不错的感觉。
但是,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随机性的地方。
运气的影响使我们不可能精确地预测事情将会如何发展,而所有隐藏的信息也都会给我们的决策增加难度。
如果不改变观念,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很多错误的发生。
这是必然的结果。
但是,如果想100%不犯错误,只有什么都不干才是最保险的选择。
如果我们想通过结果来衡量自己的对错,这个世界会给我们很多的机会去自怨自怜。
是的,行为金融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关于损失规避告诉我们,如果胜利令人喜悦,那么失败就会让人加倍痛苦。
因为,胜利的感觉像胜利,而错误的感觉像失败,这意味着在情感上我们需要两个好结果来平衡一个坏结果。
这说明,平稳很重要,少决策很重要,那么股票投资最好就是少动少犯错,即使动也要争取概率最大化的时候,但错了,不要怨天尤人,坦然地接受吧。
其实,人生和炒股非常相似,归根结底都是认知决定财富。
同样,在选择和决策前做足功课,尽量将赢的概率提升到极致,一旦行动,就不要轻易换来换去。
因为,选择和决定越多,错的概率也就越多。
即使运气不好,在大概率的赢面下还错了,那也不丢人,因为这个世界上谁也抵挡不住运气。
此时,风清云淡地甩掉失败的灰心丧气,满血进入下一个挑战。
思来想去,价值投资的人生绝对比大起大落的投机人生来得实在和安稳,只要简单地看一看,那些个价值投资的大师,90%以上都是长寿老人。
这个世界上,难道还有比活久见更好的人生吗?!
五、如何区分技能与运气?
芒格说过:“如果你坐上了具有竞争力的高薪职位,你心里应该弄清楚,今天的成就与能力和成功的动力因素有几分关系,而运气因素又占到几成。”
股市有句名言,牛市人人都是股神,大部分人会认为,赚钱那是因为自己的投资技能超群。
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受两件事情的影响:技能和运气。
但是,如何判断某个结果是因为我们的技能,还是因为运气使然呢?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有人提出过一个简单的方法,也就是如果再次做出同样的决定会产生相同的结果,或者如果改变决定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那么该决定带来的结果是由于技能。
我们决策的质量是影响事情发展的主要因素。
但是,因为一些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其他人的行为、天气或基因)而导致的某一结果就属于运气的原因。
如果我们的决策对事情的发展没有起到很大作用,那么运气就是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
但是,除了有机会重复的事情外,我们将面对更多不可重复的挑战,比如:股票投资,价格永远在波动,企业永远在变化。
所以,约翰·博格尔才会说,“统计表明,需要花70年的时间来追踪一个投资经理人的业绩才能判定他的成功是归因于他的天分还是纯粹的运气。”
我们的世界是无常的和不可预知的。
我们几乎不可能确切地知道某件事情将会如何发生。
我们正确的姿势是,坦然地接受这种不确定性,并试图弄清这种不确定的程度,而不是专注于如何才能确定。
然后,根据不同结果的发生概率来做出最佳判断。
这些判断的准确性将取决于我们拥有多少信息,以及我们是否具有丰富的判断经验。
接下来咋办?
无它,学而时习之!
相信量变可以到质变,把能自己掌握的概率做到极致,相信关于人的事情,大部分符合幂律分布,一旦突破某个点,就是垂直上升的灿烂。
如何突破呢?
答案只有一个: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坚持更强大的突破力量。
一颗渺小的种子,长时间蛰伏在暗无天日的土壤中,谁也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但就在那么一天,它穿透了坚硬的地表,舒枝展叶,迎来光明,迎来新的人生。
最后,坤鹏论着重提醒一下,有时候很难分得清能力和运气,所以在你顺风顺水时,千万别得瑟,更不能忘乎所以!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请您关注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创始人为: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6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8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20亿。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