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离百万富翁只有三步之遥,第一是认知,第二是效仿,第三是坚持。——坤鹏论

坤鹏论:下一个百万富翁就是你!(上)-坤鹏论

最近坤鹏论聊了不少财富、金钱、财务自由相关的话题,其实它们基本都是在为今天的文章做铺垫。

这篇文章早在两个月前就已写完。

迟迟没有发出来的原因,就在于里面有些东西比较颠覆我们已经被扭曲的财富认知。

本文可以算作是坤鹏论在阅读完曾被誉为“惊世之作”——《下一个百万富翁就是你》,再结合所学以及实践后的思考与读后感。

一、成为百万富翁只要三步!

成为一名百万富翁,需要的不是一种机会,而是一种选择。

今天,任何一个收入中等的人都可以成为一名百万富翁。

不可能?

绝对可能!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百万富翁,只需要依照三个步骤行事:

第一步:了解财富是如何创造和积累的。

第二步:效仿已被证实的成功创造财富的方法。

第三步:坚持不懈。

当然,最难的就是第三步,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

所以,坤鹏论这篇文章很长,1万多字,分成两部分,基本将百万富翁最基本的积累财富秘密囊括其中。

甚至不用创业那么高难度的方法普通人照样可以积累数百万财富。

但能不能做得到,关键还是你的行动和坚持!

二、11000位美国百万富翁的真实缩影

《下一个百万富翁就是你》讲的是工作勤奋、生活节俭的美国普通老百姓,如何靠自己的努力,开加油站、开室内装饰品商店、眼镜店等,积累了几百万美元的资产。

作者相当靠谱,从1973年开始对500位百万富翁进行了私人访谈和小组集中访谈,对11000位拥有巨额财富者和高收入人士的问卷调查,一直到20多年后的1996年才写成此书。

可以说,这里面讲的非常接地气,都是最为常见和最普通的致富之路,是“最多人走过的路”,并且非常有效。

虽然,它不太可能为你创造巨额财富,但是,财务自由、经济独立绰绰有余。

而且,想想看,全世界亿万富翁只有区区2000人,占全球人口比例仅为0.00003%,成为这个概率的一分子基本要靠运气。

巴菲特在2019年致股东信中就再次表示,回顾自己的投资历史,他和芒格高兴地承认,伯克希尔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幸运地搭了美国经济的顺风车(即“美国顺风”)。

他还在“我为什么捐掉99%的财富”的演讲中说道:“我的财富还要拜以下三点所赐:生在美国,一点幸运基因,以及广泛的兴趣。我和我的孩子都有幸赢得了‘卵巢彩票’。”

而全球百万富翁有3600万人,算一算,努力加油,成为200人中一个还不算特别难、特别渺茫的事。

三、高级财富积累者和低级财富积累者

我们从小并没有受过多少正确的财富教育,我们的财富观其实都是同样不富有的人以及别有用心的人灌输进来的。

所以,我们认为“挥金如土”才是有钱人,勤劳节俭的全是穷人。

但是,《下一个百万富翁就是你》的作者通过用调研数据告诉我们:

大多数百万富翁甚至不会花500美元买一块手表;

他们根本不会追求时尚去驾驶新款汽车,甚至连进口车也不选,还有不少直接买二手车开。

反正真正的百万富翁根本就不是我们一直以为的人设,他们外表不像,饮食习惯不像,举手投足不像……

有个美国富翁这样总结道:大帽子底下没有牛。

也就是说,真正牛的人,从来不靠大帽子装腔作势。

现实中,不少人每年的收入也不少,比如:工资超高,或是销售提成不菲,亦或者有外快等。

但是,他们中很多少人并没有活成百万富翁,这是为什么呢?

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对财富积累的观念。

从这个角度出发,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人(后面的内容将紧紧围绕它们进行对比):

一类是低级财富积累者;

一类是高级财富积累者。

后者基本都活成了百万富翁。

低级财富积累者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从来也没有把“生活得好”与财富积累相提并论。

他们认为的“生活得好”就是消费各种高级商品来展示自己的高收入。

而这里面很大程度是克服社会地位卑微和自惭形秽心理。

这些人今朝有酒今朝醉,从来不理财,更不做投资,连股票或债券都不曾拥有过。

他们的理念是,挣钱是为了花钱,要花更多的钱,就需要挣更多的钱。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属于此类思想的俘虏。

而它就是以玩钱为生的金融,挥舞着金钱大棒控制信息后的结果。

如果人们不大手大脚消费花钱,总是处于缺钱状态,他们哪里有机会大肆赚取利差呢!

所以,工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唯一赚钱的途径,失去它,就失去了一切经济来源。

于是,焦虑常伴左右,甚至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越来越害怕失去。

正像雅虎公司曾做过的一次基于30万份有效数据的市场调查,它残酷而真实地描绘出了中产阶级现状:

“他们的财富没有暴富的指望,他们的职业没有收工的暂停键,他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风光的物质享受背后是手停口就停式的职业压力,体面的社会地位背后是患得患失的身份焦虑感。”

坤鹏论:下一个百万富翁就是你!(上)-坤鹏论

四、百万富翁的七大特质

什么样的美国人可以变得富有呢?

首先,美国的百万富翁通常都是商人。

他们一生居住在一个城市,可能拥有一个小工厂、一家连锁店或是一家服务公司,而且始终维持着美满幸福的婚姻。

他们会同财富远不如己的人为邻,并始终如一地储蓄,也会进行一些明智的投资,他们从不漫无目的地胡乱消费。

其次,80%的美国富翁并非子承父业,接受的遗产平均下来没超过1万美元,他们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而致富。

再次,富有的人一般并没有奢侈的生活,他们总是想方设法积累财富。

总结下来,他们具有以下七个共同的特质:

特质一:他们开源节流、量入为出。

特质二:他们致力于财富的积累,尽可能合理地安排时间、精力和金钱。

特质三:他们深信,经济上的自立远比外表的光鲜体面要更加重要。

特质四:他们的父母不会给予他们经济援助。

特质五:他们的成年子女都实现了经济自立。

特质六:他们善于把握商机。

特质七:他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职业。

五、节俭,节俭,再节俭

这是富人们相同的肖像词。

量入为出,开源节流,是他们的宗旨。

他们早早就明白,购买一些表示地位优越的产品,要比获得经济成就的优越地位容易得多。

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追求摆阔上,得到往往是一种注定得到的结果——经济成就上的失利。

节俭是构筑财富大厦的基石。

美国百万富翁在节俭方面,都有以下习惯:

1.做家庭预算

就像企业一样,一半以上的百万富翁家庭也按照年度预算运行,他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消费支出都按计划执行。

美国做预算的百万富翁和不做预算的百万富翁在人数是120:100。

不做预算的百万富翁其实比做预算的更狠,其中半数以上先把收入安排到投资上面,剩下的钱才用于花销,平均下来年收入的至少15%用于投资。

还有一些不做预算的百万富翁其财富靠的是继承所得。

另有20%,收入相当高,开销之后仍有7位数的净值,也就是具有相当能挣钱的攻击能力,从而弥补了防守的不足。

不过,这些人的百万富翁地位往往是暂时的。

所以,坤鹏论一直强调,不管是个人还是家庭,最好的财务管理,就是现金流思维,将收入减去存入银行的钱或投入基金、股票、保险的资金,剩下的才真正可以应用在生活的花费。

这有点像是管理公司的概念,你的收入或投资所得就是营收,日常支出的费用就是成本,只有放大收入所得并降低开销费用,才能增加未来的时间和投资利润。

2.明确地知道家庭支出是多少

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自己一家每年在衣食住行方面花了多少钱。

62.4%的百万富翁对这个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

他们一般都会将花费详细地记录下来,因为这样有助于控制消费,也可以防止在并不真正需要的消费品和服务上花钱过多。

而且他们对信用卡的使用也非常在意,像那些运通白金卡、全权卡等高端信用卡,持有率才6.2%和0.9%。

别当个消费者,如果老是抱着接下来如何花掉几百元的心态,你就永远不可能存够达到成功所需要的资本。

3.有近期和远期的目标体系,只为经济自立

有一套经过明确阐述的关于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和整个一生的目标体系。

除靠继承财富晋级以及年龄大或已退休的百万富翁外。

其他人都有着非常清晰的目标体系。

可能不会细到每天、每周,但是,每月、每年和整个一生绝对是有的。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他们追求财富的更深层次是金钱上充分自立。

正如芒格所说,“和沃伦一样,我也有强烈的变得富有的欲望,并不是因为我想拥有法拉利——我想拥有的是独立。”

其实,就是为了拥有那个人生中最强大的权力——可以说“不”。

而且事实也证明,金钱上自立的人,要比那些处于同样的收入年龄组而没有金钱上保障的人更快乐。

但是,不管是谁,无论是受过多么良好的培训,还是拥有极高的收入,都不可能自动转化为经济独立方面的天赋,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想要经济充分独立,制定计划是必须的,牺牲一些眼前的物质享受也是必须的,这就是换取经济独立必须付出的代价。

就像种粮食,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中间那个炎热夏天全是辛勤的付出。

4.重视税

有句名言说:人生只有两件事没有概率,谁也无法躲避,一个是死亡, 一个是税。

没有资产,收入不高的时候,税负的额度不会太大,但是随着收入和资产的增加,税额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如果没有税的知识,税金就会大量蚕食你的资产。

虽然税的情报任何人都可以平等获得,但是,税的额度却不是平等的。

只有能够灵活巧妙运用税法的人,才能得到实惠。

可以说,知识就是资产。

所以,学习税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增加你的资产。

还记得坤鹏论曾讲过巴菲特如何避免交税的事吗?

他长期持有股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想过早过多交税。

而百万富翁都明白一个基本原则:

要积累财富,就要使已实现的(可税的)收入部分最小化,而把潜在的收入部分(无现金流动伴随的财富与资本增值,暂时不可税)最大化。

“我真爱死这些人了,他们都爱大手大脚花钱挥霍,可想要花钱,他们非得先把收入实现了不可。”

这是美国国税局的一位学者所说。

他表示,就是得让高收入高消费的球星成为年轻人的偶像,这才国家才有更好的税收收入。

所以,大多数富翁不会高消费,不会买豪车配名表。

因为,他们早就明白了,在把挣来的钱用于消费之前,必然会先经过税收一关,税收会从中抽走相当大一部分。

5.不一样的消费观

我们常说,思想指导行为,你的认知怎么样,你的行为就会怎么样。

如果你的目标是获得经济上的安全和保障,你有可能会达到金钱上的充分自立。

但是,如果你的动机是消费,过好生活,那你将永远无法填满自己的物欲。

许多低级财富积累者,特别是其中高收入的那部分,他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而不是为了获得或逐渐达到金钱上的充分自立。

低级财富积累者认为生活就是一系列的消费了再消费,奢侈了更奢侈的过程。

如果工作只是为了获得收入,然后消费,工作的目的就是赚钱。

那么,他们不得不工作,非此无以维持他们如此之高的消费习惯。

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工作动力,完全与财富积累能手不同。

在大多数情况下,热爱工作的,是财富积累能手。

就像一位百万富翁所说:“金钱并不会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获得金钱只不过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在过去的日子里,你的工作干得怎么样。”

在本质上,消费就是物质对人的腐蚀。

如果你得到了一件可以显示身份地位的产品,你自然可能还要去购买其他与之匹配的产品,好进一步地进行炫耀。

用不了多久,你的整个生活方式都会因此改变。

无论财富积累如何,你都没有必要去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哪怕时至今日,我都没有想过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

“一辆劳斯莱斯所能代表的意义,对于我人的生活来说根本不重要!而对我来说重要的那些事,却是劳斯莱斯代表不了的。我不想为了这辆车而打乱我原有的生活。我每个周末都在一个湖边钓鱼……我现在总是把钓到的鱼顺手甩到车子的后座上,但如果我开的是一辆劳斯莱斯,我显然就不能这样了。”

“开着劳斯莱斯,我就不能去我平常爱去的那些平价餐馆。”

许多夸耀地位的产品对于逐步获得金钱上的充分自立来说,即使不是一种障碍,也就一种负担。

生活本来已经够沉重了,何必再去加重自己的负担呢?

百万富翁买汽车根本不考虑什么地位身份的问题,他们只在乎汽车是否物美价廉、每磅价值几何?

许多受到美国百万富翁推崇的汽车,都是可以称斤论两卖的低价车。

他们是富有进攻性的、对于价格斤斤计较的购买者。

为了买一辆车,常常不惜花费数月货比三家、讨价还价。

“我的父亲时常告诉我说,金钱与种子是相似的。你可以把种子吃掉,也可以将它用来播种。但是,当你看到种子变成……10英尺高的庄稼时,你就再也不会愿意去轻易浪费它了。要么,就消费掉,要么就把它种下去,而我总是更乐意看见我种下的一切慢慢发展和成长起来。”

大多数人其实是没有能力增加自己的收入,而收入与财富之间又是成正相关关系的。

如果无法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准,那只有另辟蹊径,通过更为严密地对自己的所得加以守护,从而达到致富的目的。所以,你需要成功地为自己进行免疫,抵御消费与享受欲望的侵蚀。

但是,从这种类型成长出来的百万富翁,他们绝不疏忽对自己家庭的照料,他们的节省并非无原则的一毛不拔,比如:他们对孩子上大学的所需从无吝啬克扣,从来都是出手大方。

坤鹏论:下一个百万富翁就是你!(上)-坤鹏论

六、他们更愿意为自己打工

1.最好的B+I组合

还记得坤鹏论在《投资到底为了什么?想通这一点,裁员失业何所惧!》讲过的决定人生贫富的富爸爸四象限图吗?

其中最好的组合就是B(企业老板)+I(投资者),也就是用自己的事业创造财富,然后再尽最大可能财富进行投资。

而这才是人们创造被动收入的快捷方式,而且这两个角色本身就是在时时刻刻地创造被动收入。

巴菲特就是这个世界上将此道用到极致的人,而段永平则是跟随巴菲特学习此道的经典代表之一。

坤鹏论:下一个百万富翁就是你!(上)-坤鹏论

2.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

所以,大多数百万富翁都是自己为自己打工的私人老板。

自己经营企业比起替别人打工,更容易控制自己未来的经济前景。

如果你一直是个打工者,就算做到了金领、高管,反而越来越受制于人,无法自主地控制将来。

在经济衰退时期,哪怕是那些创造了最高收入的钻石级金领,也逃脱不了裁员的命运。

当获取收入的来源受到客观因素的威胁时,最容易受到伤害、受伤害最重的,往往都是那些受雇于人的低级财富积累者。

所以36%的高收入人群对失业有着忧惧感。

3.行业:平凡单调、乏善可陈

那么,美国的百万富翁主要在做哪些行业呢?

从行业特征上看,基本可以总结为:平凡单调、乏善可陈。

《福布斯》杂志曾有一篇文章的导语这样写道:

“单调乏味的公司,稳定的盈利增长,不会成为鸡尾酒会的助兴谈资,但是,在长时间内,他们作出了最好的投资。”

作者在文章的后面提到,高科技公司在其长期经营中,经营业绩常常会跌落。

一般说,我们称之为“单调乏味的”行业,其公司却持续地为业主取得很好的成绩。

这些行业在美国包括:人造板制造、建筑材料制造、活动房屋与汽车部件的产销、害虫防治、肉类加工商、人力资源咨询服务、职业培训等。

(未完待续)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