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E是评价企业获利能力最全面的指标,因为它是企业一年全部活动和决策的最终结果,它不仅包括营业和投资决策,也同样包含了筹资和与税收相关的种种决策。

——坤鹏论

坤鹏论:只要ROE高,股票闭着眼睛买!这是巴菲特和芒格说的-坤鹏论

巴菲特曾说过:“如果非要我用一个指标进行选股,我会选择ROE(净资产收益率),那些ROE能常年持续稳定在20%以上的公司都是好公司,投资者应当考虑买入。公司能够创造并维持高水平的ROE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为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少了!因为当公司的规模扩大时,维持高水平的ROE是极其困难的事。”

他还给出过ROE的基本考核指标:7%不要投!>ROE>20%非常好!

并且,巴菲特用“高、稳、久”作为ROE的衡量标准。

特别是在“久”上,他选择了连续10年以上保持20%以上。

好吧,在对ROE的不断研究和深造后,这两天,坤鹏论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ROE的温故而知新。

一、温故:ROE的基础知识

ROE是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回报率,又称权益回报率。

ROE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

ROE指的是公司盈余再投资以产生更多收益的能力。

ROE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ROE是评价企业获利能力最全面的指标,因为它是企业一年全部活动和决策的最终结果。

它不仅包括营业和投资决策,也同样包含了筹资和与税收相关的种种决策。

1.公式

ROE=净利润÷净资产×100%

ROE=(市值÷净资产)÷(市值÷净利润)×100%

ROE=PB÷PE×100%

从ROE公式,我们还可以再扩展出以下公式:

PE=PB÷ROE

PB=ROE×PE

2.上实例

A公司是投入100万资产开的,每年带来20万的净利润。

它的ROE=20万÷100万×100%=20%

所以,ROE越高,净利润就越高,就说明A公司赚钱的能力越强。

如果你花200万买下A公司,净利润还是每年20万。

投资回报率=20万÷200万×100%=10%

PB=200万÷100万=2

PE=200万÷20万=10

ROE=PB÷PE×100%=2÷10×100%=20%

如果你花50万买下A公司呢?净利润同样是每年20万。

投资回报率=20万÷50万×100%=40%

PB=50万÷100万=0.5

PE=50万÷20万=2.5

ROE=PB÷PE×100%=0.5÷2.5×100%=20%

这说明,如果想要投资股票赚钱,既要ROE高,同时一定还得买的便宜(好公司,便宜买!)。

因为,即使是同样的ROE,但PB和PE却可以完全不一样,并且投资回报率也会有差距。

坤鹏论:只要ROE高,股票闭着眼睛买!这是巴菲特和芒格说的-坤鹏论

3.如何让ROE变变变?

从ROE=净利润÷净资产×100%,我们可以知道,让ROE变高的方法有三:

第一,通过内生性成长,企业盈利再投资,不断提高分子——净利润,且净资产的增长低于净利润的增长,这是成长型企业;

第二,净利润不变,让净资产降低,比如:大比例分红是最简单的办法,这类属于瓶颈企业。

第三,提高债务杠杆,通过举债来增加分子净利润,属于杠杆企业,最好远离。

所以,短期的高ROE没有太大参考价值,寻找能持续保持高ROE商业模式的股票,这才是投资的关键,这就是巴菲特的投资标准——“具有持续竞争优势”中的“持续”和“优势”。

二、芒格的话必须带着前提听

巴菲特的老搭档芒格也对ROE青睐有佳。

在逻辑学里,有个学术名词叫:诉诸权威。

它以权威人士的只言片语为论据来肯定一个论题,或以权威人士从未提出过某命题为论据来否定一个论题。

在投资中这种现象特别盛行,关键就在于不管是谁投资,不到赚到钱的那一刻,全都是猜。

所以,投资最适合那句俗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也就造成了,不管你做什么样的选择,都会有至少一句名人名言支持你。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

“芒格说,持有一只股票长期的收益率和ROE差不多,只要买高ROE的股票,买的价格不必太在意。”

这段话的出处是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一书,为了便于理解,坤鹏论进行了分段处理:

“长远来看,股票的回报率很难比发行该股票的企业的年均利润高很多。

如果某家企业40年来的资本回报率是6%(即ROE为6%)。

你在这40年间持有它的股票。

你得到的回报率不会和6%有太大的差别——即使你最早购买时该股票的价格比其账面价值低很多。

相反地,如果一家企业在过去二三十年间的资本回报率是18%。

即使你当时花了很大的价钱去买它的股票。

你最终得到的回报也将会非常可观。”

许多人拿这句话来诠释价值投资不用太在意买的价格,企业的内生增长能抹平溢价,甚至让今天的高价成为未来诱人的低价。

没多少人在意芒格这段话背后还有不少前提假设。

更没有多少人真的去计算一下就盲信了。

坤鹏论首先再次重申,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好公司,便宜买”!

ROE高是好公司的标准之一,但便宜买才是出手的唯一标准,它就是价值投资的基石——安全边际。

坤鹏论:只要ROE高,股票闭着眼睛买!这是巴菲特和芒格说的-坤鹏论

1.假设前提一:不分红的企业

不分红!

只有这时候,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才等于ROE。

就像有的企业,ROE多年平均是30%,但是,投资者并没有得到30%的年化回报率。

其中的原因就是企业采取了高分红政策,每年将利润几乎全部分红,也就是股利支付率=100%。

股票投资有个概念叫内生收益。

就是说,你投资某只股票,随着时间推移,光是这家上市公司的盈利增加,会让股票价值会增加。

原因?

简单呀,你看看P(股价)=PE(市盈率)×EPS(每股收益),琢磨一下呗。

这个因为盈利增长而导致的股票价格上升得到的收益,称之为内生收益。

除此之外,还有市场收益,也就是估值提升的收益,是投资者情绪促进股价上涨所带来的收益。

请牢记:股票投资收益=企业内生收益+估值提升收益。

这两个收益其实就是戴维斯双杀所指的“双杀”——鱼和熊掌。

能够大概率兼得的策略只有——好公司,便宜买!

企业内生收益率的公式则为:

企业内生收益率=ROE×(1-股利支付率)+股息率

其中:ROE×(1-股利支付率)是企业内生收益增长率,或者叫作净利润增长率。

这个企业内生收益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投资回报率,但根据前面的描述,它更加严谨。

企业内生收益率会分为三种情况:

情况1:如果股利支付率=100%,企业内生收益率=ROE×(1-100%)+股息率=股息率。

情况2:如果股利支付率=0,也就是不分红,企业内生收益率=ROE×(1-0)+0=ROE。

情况3:如果股利支付率在0~100%之间,企业内生收益率=ROE×(1-100%)+股息率。

首先,上面这个公式证明了,只有在不分红的情况下,企业内生收益率=ROE。

其次,上面提到的ROE为30%的股票,年年将净利润全部分红,股利支付率100%,它的市净率保持在6左右,那么该企业的内生收益率应该是多少?

聪明的朋友不用想都知道,既然利润全分红了,企业内生收益率就是股息率!

且慢,让我们再一步一步验证验证。

联系一下前两天坤鹏论讲的《所谓的市盈率2.0原来是它……》。

里面提到了如果企业将净利润全部分红,投资收益率就是1÷PE,也就是PE的倒数。

那么,PE和ROE、PB的关系是什么?

咱们往前面翻看一下这篇文章。

对的!

PE=PB÷ROE,那么它的倒数也就是ROE÷PB。

而这家公司的内生收益率=ROE÷PB=30%÷6=5%。

再一琢磨,ROE=净利润÷净资产×100%,PB=市值÷净资产,而净利润是100%分掉的,净利润就相当于分红。

ROE÷PB在这种情况下,其实等于股息率公式:股息率=分红÷市值×100%。

绕了一圈,再次验证了“如果股利支付率=100%,企业内生收益率=ROE×(1-100%)+股息率=股息率。”

可能有人说,这有意义吗?

真的相当有意义!

虽然绕来绕去,最后还是绕回去了。

但是,这个过程却会让你明白了不少指标间的关系,甚至是本质,这样才不会被网上纷乱的信息所误导。

上面算出来的企业内生收益率的结果为5%,它远远小于ROE的30%。

这充分说明了,高PB和高分红下的高ROE会被打折。

大多数情况下,因为PB都会大于1,这样企业内生收益率大部分时候小于ROE,最大值也就是等于ROE。

所以,简单地认为ROE就是收益率,最坏的影响就是造成投资者的安全边际比较低!

另外,坤鹏论看到一些文章将ROE÷PB直接称为投资回报率,甚至用它进行选股的衡量指标。

从上面的推导就能证明,这种方法是有失偏颇的。

因为上面的公式告诉我们,只有在利润全都分红,也就是股利支付率100%时,ROE÷PB才相当于企业内生收益率,也就是企业内生收益率(投资回报率)等于股息率。

在各家分红不同的情况下,这个公式的结果就相当不客观公正了。

坤鹏论:只要ROE高,股票闭着眼睛买!这是巴菲特和芒格说的-坤鹏论

2.假设前提二:长期

芒格说“40年”和“二三十年”。

假设同一只股票,A花5元股价买入,B花10元股价买入,他们的PE比值就是2。

那么,这个比值2在经过40年后,对年化收益率的平均影响有多大呢?

2^(1/40)-1=0.017

也就是2倍的差距经过40年的摊薄,对年化收益率的影响只有1.7%。

所以,5元买入和10元买入在年化收益率差异上只有1.7%。

不过,A和B在投资的总收益率上还是两倍的关系,总收益率和平均年化收益率是有区别的。

芒格的这段话中的两个“即使”也是这个意思。

也就是获得了市净率比值的差异,如果卖出市净率÷买入市净率<2,在时间的长期摊薄下会消失到很小很少,因为开40次方以后趋近于1,作用力很小,可以忽略。

不过,“比其账面价值低很多”和“花了很大的价钱去买”这两句则要这样理解:

前者指PB<1,后者指PB较高。

芒格的原意大概是指烟蒂企业和优秀企业的不同,如果PB比值小于2,影响可以忽略;但是,如果PB比值大于2,即使开方40次,影响力仍然较大,不可以忽略。

3.芒格的话这样说更合适些

芒格所说“长远来看,股票的回报率很难比发行该股票的企业的年均利润高很多”这是极为正确的。

后面如果再略做修改,就会更加精准,不容易造成误解:

“长远来看,股票的回报率很难比发行该股票的企业的年均利润高很多。

对于不分红企业,如果某家企业40年来的资本回报率是6%(即ROE6%)。

你在这40年间持有它的股票。

你得到的回报率不会和6%有太大的差别——只要你购买该股票的PB值和卖出该股票的PB值相近。

相反,如果一家企业在过去二三十年间的资本回报率是18%。

只要你购买该股票的PB值和卖出该股票的PB值相近。

你最终得到的回报也将会非常可观。”

4.如果PB估值恒定为1

假设有两家公司C和D,它们的股利支付率分别为100%和0,ROE都是20%,PB市净率均为1。

C公司的内生收益率=20%×(1-100%)+20%÷1=20%

D公司的内生收益率=20%×(1-0)+0=20%×1=20%

这两个计算说明,如果市场PB估值恒定为1,大比例分红的C公司和不经常分红的D公司两家的内生收益率均为20%。

所以,股票该不该分红,还得视具体情况决定。

PB<1,股票分红更好;

PB=1,股票分红和内生成长效果一样;

PB>1,股票应减少分红。

另外,我们还要明白,如果企业的ROE能够保证持续高增长,ROE对企业内生收益率(投资回报率)影响更大,高分红反而会降低投资效果。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