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益面前,特别是关乎生存的利益,人类总是虚伪地掩耳盗铃。
——坤鹏论
俄罗斯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曾这样写道:
“上帝赐予了动物们无忧无虑的快乐。你不要去打扰它们,也不要去折磨它们……人啊,别以为自己比动物高一等,它们是无罪的,但是,你这种自以为高贵的东西却毒害了我们的大地。”
一、凭什么说,动物不会思考存在!
现象学的学习和分享告一段落,前两天有朋友质疑道,凭什么说,动物不会思考存在?
这是一个超级棒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它们没不真的在“做”这些事,因为在它们的所作所为“背后”并没有思想。
维特根斯坦主张没有某种语言,思考是不可能的,所以,动物不可能是有意识的。
对于这个观点,大家可以去重温一下电影《猩球崛起》,其中语言就是重要的线索,猩猩渐渐学会说话,人类渐渐失去语言能力,进而无法思考,最终人类的地球变成了猩球。
在《玛丽的房间和哲学僵尸 心灵哲学二元论派的诘问》,坤鹏论写过,美国著名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的论文——《作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的》。
“我想知道,对于一只蝙蝠来说成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的。”
内格尔论证的是,无论物理学如何阐述蝙蝠的大脑或认识的结构,人们都难以经验蝙蝠的主观感受。
也就是说,物理信息无法让我们知道身为一只蝙蝠的感觉是什么。
我们不可能真正了解“做一个蝙蝠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么,由此类推,我们也无法知道他人对于颜色、声音、气味、疼痛等的感觉“是什么感觉”。
比如:有的人疯狂地喜欢猫,有的人对猫讨厌到不行。
因为每个人只能通过自己的大脑来把握世界。
再比如:我在品尝一种葡萄酒,我的朋友也在品尝它,他能够猜测出在我口中这种酒的味道吗?
还比如:某家餐馆,很多人趋之若鹜,但你吃过之后却觉得味道一般;有的艺术作品,一些人认为美极了,但也有一些人则觉得毫无美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平时,当朋友痛苦不堪时,你可能会说,你的痛苦我能体会。
但是,你很明白,其实你根本体会不到人家的痛苦,说这种话,其实只是安慰,告诉对方,你同情他。
所以,同情、共情,都是夸张之词,即使是遭遇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感受也不会是一样的。
就像内格尔用论文所证明的,我的主观(第一人称)无法成为经验和大脑构造都与我不同的他者(第三人称)的主观,任何以还原论的方式解释意识经验的努力必然会失败。
我们应该认识到,一种生物(在物种上)离我们越远,它的知觉、感觉和经历的特殊的、主观的色彩就越不容易被我们所了解。
同样,对于人来说,一个人在社会、地理或历史方面离我们越远,我们也越不容易了解他的主观感受。
大自然在进化过程中创造出了各种不同的物种,既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一些较高级的动物。
它们作为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在遗传基因和命运上也都各不相同,它们对于世界都只有属于自己的并且也只有自己才真正了解的各不相同的内在的主观感受。
这里就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自然进化的一切造物是不是都有对世界的内在感受?
对于人,这好像是肯定的,对于较高级的动物来说,基本也可以肯定。
凡是接近过较高级的动物的人,没有谁会认为它们只是自动机(笛卡尔的观点,下面有介绍),更不是简单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
当我们观察熟睡的狗时经常会发现,它会偶尔动一下,比如:伸出爪子,像是在抓什么等。
虽然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梦见了什么,但是,很显然,它正在它的梦中“经历着”某种事情。
科学家的实验也已经证明,某些类人猿有自我意识,有理性,有计划,甚至以某种非常有限的方式使用语言。
在自然进化的阶梯上,到底有多少造物具备内在主观感受这种能力呢?
我们往往会认为,那些简单构造的动物不具备这种能力,植物无论如何都不会具备。
如果你具备一些生物学知识,还会明确地认为那些没有中枢神经的动物不具备这种能力。
蜜蜂就没有中枢神经,可是,它在方向定位上具备一种显著的能力,如果没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这种能力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科学家也发现,蜜蜂也显示出具有睡眠和清醒状态,就像我们在人、狗、猫的身上看到的那样。
假如蜜蜂在清醒状态下没有任何意识的话,那么,在它们身上怎么会有睡眠和清醒的区别呢?
另外,每一个在生存斗争中想自我保存的有机物本能地都懂得:
——什么属于它的身体,什么不属于它的身体;
——什么是属于外在世界的,比如:有的是对自己有敌意的、有的是可以吃的、有的则是对自己无关紧要的……
也就是说,是不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具备区别“我与非我”的能力呢?
显然,作为科学,要做的最重要的、最顶级的事情和努力方向应该是——使他人的主观化为自己的主观。
但是,这能实现吗?
即使,我们的科学真的复制了神经网络,创造出了所谓的意识,但是,我们能够解开以下的为什么吗?
是什么,或者是谁赋予历史上的伟人们以灵魂:
让老子写出了《道德经》;
让李白、杜甫、苏轼等诗人和词人写出千古绝唱的诗词;
让米开朗基罗创作了他的艺术作品;
让莎士比亚写出了他的戏剧和十四行诗;
让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创作出了他们的音乐;
让伟大的宗教创始人产生了他们的宗教思想……
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大脑吗?
还是创世纪中记载的,人是用上帝用“泥土”(物质)创造的,但是,人也得到了上帝吹进他身体的“神的气息”,并因此获得了一个“有生命的灵魂”?
很有趣的是,世界各国都有泥土造人的神话故事。
比如:中国的女娲造人;阿拉伯世界的阿兹里造人;玛雅的造物者特帕和古库马茨造人;新西兰的塔内造人;澳大利亚的创世者庞德-杰尔造人;希腊的神从地球内部取出土与火,派普罗米修斯和埃皮米修斯兄弟二神,分别创造动物和人类……
而且,大多数神话都是造人者为人吹进了灵魂,人才为人。
这些都巧合吗?
二、对动物的漠视源于思想传统、源于人类生存
坤鹏论认为,整个哲学史,或思想传统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西方的思想传统主要源于犹太基督教和古希腊罗马。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基督教会及其伟大先师们一直把动物视为人类的工具和物品,他们对于动物的痛苦漠不关心。
比如:圣经旧约《创世纪》写道:“你们要生养众多的儿女,让他们遍布全世界,统治全世界,管理海中的鱼、空中的鸟以及大地上的所有走兽。”
再比如:宗教改革家加尔文认为,动物“生来就是供人们吃的”。
经院派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说:“动物是为了人才存在的。”
当然,起最重要作用的还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和奴隶服从主人一样,动物服从人类,这是天经地义的自然规则。
后来,笛卡尔的学说雪上加霜。
他认为,世界只存在两种实体,即物质(它占有空间)和意识(它只被人类所拥有)。
所有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物质机器,只不过人多了一种叫灵魂(意识)的东西。
而动物则不存在灵魂,所以,动物就是纯粹的物质自动机。
一条因受虐待而哀嚎的狗,就如同一架按下琴键就会奏响音乐的管风琴。
这个观点比亚里士多德狠多了,因为亚里士多德虽然看不上动物,但他还是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魂,分三种:
营养灵魂或植物灵魂——营养与繁衍的能力;
感觉灵魂或动物灵魂——感觉与活动的能力;
思维灵魂或人的灵魂——思维的能力。
动物具有前两种灵魂,人则是三种灵魂皆有。
但是,如果没有较低级的灵魂,较高级的灵魂也就不可能存在。
坤鹏论认为,漠视动物的关键还不仅仅是思想传统,可能更多在于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它必然在人类社会形成一种心照不宣,就是不过多去讨论动物有没有思想、有没有灵魂……
因为,如果讨论结果是它们会思考,那么:
它们和人的关系该如何处置?
伦理学是不是也要将动物纳入进来?
进而是不是要讨论它们是否应该具有权利?
显然,圈养动物、食用动物、拿动物做实验等行为都将是违背动物权利的。
人类有一个陋习,就是拒绝公正地对待那些被毫无想象力地认作“外人”的存在。
雅典人就曾认为,一切非雅典人都在道德的上无足轻重。
对待非我族类的人尚且如此,何况动物呢!
在利益面前,特别是关乎生存的利益,人类总是虚伪地掩耳盗铃。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