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美精神有三变 骆驼、狮子和婴儿》中,坤鹏论讲了尼采最为赞赏的两个观点:

热爱命运——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欣然接受自己的生活;

在永恒轮回中找到意义——虚无是生活的本质,虚无是永恒的,如果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还可以热情地面对,他就成功地在生活中找到了意义。

可是,绝大多数人一生都做不到,特别是在“上帝已死”的现在,我们早已成了“最后的人”。

一、比猿猴更是猿猴的最后的人

我教你们超人。

人是应该被超越的东西。

你们做了什么来超越他呢?

一切生物至今都创造了超越自己的东西:你们要做这大潮中的落潮,宁可回到动物那里去,也不愿意超越人类?

对人类来说,猿猴是什么?

一个笑柄或一个痛苦的耻辱。

对超人来说,人也一样:一个笑柄或是一个痛苦的耻辱。

你们完成了由虫到人的过程,你们身上许多东西仍然是虫。

你们曾经是猿猴,现在人比任何一只猿猴更是猿猴。

尼采指出,现代人以为自己变得文明而骄傲。

实际上,现代人只是越来越被驯化了,越来越被精心设计的手段剥夺了力量。

每个人都拥有权力意志,它不单是人的生存所特有的,尼采将其理解为所有生命,甚至所有存在的基本特征。

权力意志就是不断超越自我,我们“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

但是,现代人却在大踏步地倒退,比猿猴还是猿猴。

低头反思,不得不承认,我们真的就是这样,越来越被圈养化。

物质食物靠外卖投喂,精神食粮靠大数据投喂。

我们朝九晚五,九九六到没日没夜,最终的命运却难逃沦为药渣,被淘汰出局。

可是,你用生命般宝贵、一去不复返的时间又换来了什么?!

当尼采宣布“上帝已死”的同时,他提出了人类的新目标——超人。

他仿佛早就预料到读者会认为他就是超人。

他坦率地告诉人们,超人尚未出生。

我们都是超人的先驱——最后的人。

坤鹏论:我们都是“最后的人”-坤鹏论

二、最后的人都有哪些特征呢?

查拉图斯特拉这样说道:

地球上的最后一群人不再努力,工作也只是为了消磨时间。

没有牧羊人,只有一群羊。

每个人想要的都一样,每个人都一样,有不同情感的人都被丢进了疯人院。

他们嘲笑以前的人都傻了,他们自认为自己有了这个世界的一切。

他们白天寻找小确幸,晚上寻找小确幸,每天就这样过去了。

结果呢?

村民听完后,却纷纷欢呼:“给我们这最后的人吧,哦,查拉图斯特拉!”

他们认为,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生活,于是,查拉图斯特拉失望地转身离去。

上面这段诗句所描述的,不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吗?!

我们在虚无主义的道路上,人云亦云地以为非黑即白,要么奉公要么欢愉,要么工作要么玩乐。

我们在堕落中变得疲软无力,仿佛是“最后的人”,只渴望“可怜的安逸”。

尼采认为,最后的人=懦夫。

在他心目中,坚强的意志品质、强盛不朽的激情是人类最重要的品质,只有懦夫才没有激情,这种人干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所以,他劝我们这些懦夫、最后的人,“切勿奢求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东西,切莫为了美德而干一些自己无力完成的事情”。

三、人生就是为了发大财而活?

最后的人、超人,这两个概念源于尼采对于人生为什么而活的思考。

之前,坤鹏论讲过尼采的永恒轮回,讲过尼采的精神三变。

他指出,虽然虚无主义是生活的本质,但是,“所有存在都是在消亡中得到了肯定。”

人们就要在无意义的存在中顽强地创造意义,“热爱命运!”

尼采认为,驱使人们行动的是权力意志(生命意志),生命力的扩张。

简而言之,就是成为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尼采眼中,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有追求向上的欲望,能够通过自我要求达成我们想要的目的。

所以,人类发展了科技、社会制度等,从而将人类的生活和动物的生活区分开来。

除此之外,人类还有抽象的追求,比如:美学、音乐、艺术等。

人类在努力的过程中,将人生的苦辣酸甜以不同方式呈现出来,造就了包括文学、音乐、艺术等各种具有革命性的产物。

但是,在当今以生产与消费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的盛行下,很多人的追求不再是更好的自己,而像被圈养的动物一样,只剩下物质的享受。

确实,物质给人带来的即时欢乐远比精神上的挣扎要舒服太多了,恰恰人又是那么短视。

不可否认的是,资本主义为现代人类带来了很多优势,比如:稳定的生活、充足的物质以及多元的娱乐。

不过,现在的资本主义的最大特点是GDP,其发展宗旨是为刺激消费而生产。

而18世纪开始的资产主义则是为了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与生产效率为最终目标的。

所以,那时候,人类发明了冰箱、电灯等。

现在呢?

实体经济举步维艰,促进消费的商业模式创新被人们广为称颂、追捧上天;

不能很快变现的科学研究鲜有人问津,甚至沦为企业融资骗钱的道具;

创造提前消费的金融,则从以前的不值一提,跃升为所有行业的No.1;

……

但是,相比冰箱、电灯来说,哪个对我们的生活更有实质意义呢!

如今的大多数人就像下面这样千篇一律地活着:

每天的工作所围绕的就是帮助客户提升商品销售量;

放假不是在家追剧叫外卖,就是漫无目的地逛街吃遍各种美食,满足口腹之欲,却没有促进心智之养;

网上剁手更是成为了很多人每日的休闲娱乐;

……

这样的生活完全围绕着资本生产运转。

工作是在刺激更多消费,休息的时间自己也不断消费,甚至休闲娱乐都是以消费为主。

那些更崇高的追求,像人生目标、使命、梦想等,被认为太假、太麻烦、太装,从而早被很多人从内心中鄙弃掉了。

可是,当我们的生活起居都围绕着物质的追求,我们不就是被这个市场圈养的动物吗!

请扪心自问!

我们还记得非金钱相关的人生目标和梦想吗?

我们还有值得牺牲日常舒适的人生目标吗?

我们还愿意为了一个使命感放弃生活中的小确幸吗?

是的,吃大餐很爽,开名车很爽,住豪宅很爽……

这些爽感就是我们唯一追求的目标吗?

物质上的富裕确实能带来爽感,可是,这种境界离真正的自我满足或许还有差距。

否则,你应该常常感到幸福,而不是现在这样天天莫名地陷于焦虑之中,连开怀大笑都成了奢侈。

而且,我们更需要明白的现实是——真正能够发大财的人永远是极少一部分。

特别是在全球化、金融化及以GDP为唯一目标的今天,财富越来越集中于更为稀少的人,财富的分配早已严重地打破了二八法则,演变为了99比1。

所以,事实上,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无法发大财。

借助金融这个加速器,财富的掌控者正在将世间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金钱化,结果就是富者更富。

他们最希望的是人类全都成为最后的人——被圈养的人。

而不是成为自己,更不是超人。

否则,他们如何能活!

坤鹏论:我们都是“最后的人”-坤鹏论

消费这个词,在14世纪的时候,它就是消耗和浪费,代表着挥霍、用尽,是个大大的贬义词。

16世纪,出现了消费者一词,同样是个负面词,专指挥霍、浪费的人。

但是,19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向生产与消费的核心转型,消费和消费者就转化成了中性词。

20世纪,世界诞生了消费主义。

21世纪,消费主义升级为人类第四大宗教——货币拜物教,并迅速被奉为一种流行的社会道德。

说到底,消费主义,就是富人赋予穷人的一种幻觉。

要不然,割谁的韭菜!

法国哲学家、现代社会思想大师、后现代理论家、知识的“恐怖主义者”让·鲍德里亚在其经典著作《消费社会》中揭示了这样的事实:

一个人在消费社会中,根本没有所谓的自由。

我们看似是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可以完全按自己的需要和偏好花钱。

其实,这只是假象。

如果你是白领,貌似可以自由选择发型、包包、服装以及各种化妆品、护肤品。

真相是,它们都是别人告诉你的,甚至是灌输给你的。

你在获知它们的同时,其背后的潜台词也正在发挥着强大的洗脑作用——这些才是时尚,其他都是过时。

你非要执意穿一条几十年前妈妈年轻时穿的花裙子,群体的白眼和嘲讽会让你无地自容。

为了迎合群体,你必须要用相应的消费品来响应,你就连不化妆、不洗头、不洗澡的权力都没有了。

在群体中,人类最害怕就是孤立,同时最希望知道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

原始社会,人们靠的是身体和能力区分强者还是弱者,比如:个头、力量、速度等。

现代社会,这些原始指标都无效了,资本将它们全部删除,将消费能力生生搞成了硬指标。

于是,名包、名表、名牌时装成了身份的象征;抢到“猫爪杯”,貌似就是小资的一员;太多人相信用了年轻的技术,自己可以像年轻人;别人出国你宅在家就是没出息……

这种观点的逻辑错误和心理偏见,实在太可笑!

如果拥有什么就成为什么,从小喝牛奶的我们,不早就是奶牛了吗!

现代的人,就是为了这些个虚假指标,失去了自我,更没有了自由,就像是一只陀螺,在欲望和泡影中永不停息地旋转。

日本人写了一本名叫《饱食穷民》的书。

它用大量类似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消费主义之下,很多人拼命加班赚钱,却永远跟不上自己的欲望增长。

最终沦为无需为温饱发愁,却依然陷入穷忙、被债务缠身的人。

他们就是饱食穷民。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写道:“饥饿和匮乏,是前工业社会的主要问题;而疲劳,则是后工业社会集体症候。”

其实,疲劳算什么,那只是表象而已。

背后的根源问题是,被虚无主义笼罩之下的我们正在或已经丢失作为人最宝贵的东西——自我。

显然,如果只以物质钱财来定义人生,那么大部分人的长处和特点将被忽略。

而这种问题还正在通过家庭教育不断传承、放大。

没有发大财的父母将此价值观寄托于孩子身上,孩子的成长价值就会被金钱的压力束缚。

他们长大后在现实的挣扎中认不清大多数人发不了财的事实,逐渐成为社会资本生产的一个环节——在不断生产的过程中,用物质商品所带来的小确幸填满空虚的生活。

坤鹏论:我们都是“最后的人”-坤鹏论

四、超越源于质疑当下

如果不发大财,那人生要做什么?

从苏格拉底开始,古希腊人的大哉问(该词出于《论语》,意义重大的问题)就是——何谓好的人生?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检验的人生不值得活。”“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人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要活得好。

他的意思是,盲从、不经思考的生活没有意义。

比如:每天循规蹈矩、随大流、不独立思考的生活,像我们这种将发大财为唯一目标的生活,就是苏格拉底眼中不值得活的生活。

有人说,好的人生取决于美德。

《世说新语笺疏》写道:德成智出,业广惟勤,小富靠勤,中富靠智,大富靠德,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但是,在物质主导的生活模式中,人们已不再探究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美德。

社会给我们的预设就是:把书读好,做好工作和发大财。

但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是人人平等?是消除贫穷?还是什么更崇高的理想?

就像坤鹏论以前所讲的,所谓的把书读书、做好工作,其实都是社会整体对于人类个体的欺骗。

骗他们甘愿到学校学习怎么当一颗合格的螺丝钉,然后再到社会中努力地做好一颗螺丝钉。

在这两个前提之下,后面的发大财其实就是一张画出来的大饼,虚伪。

因为,没有自己优质资产的人永远发不了财,实际上也没有人靠为别人工作而跻身富豪榜。

改变始于怀疑!

只有当我们开始质疑大环境的预设时,比如:发大财就是人生的追求等。

我们才有机会跳出如今看似死胡同的生活,才有机会从最后的人向上进化。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