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才识才是人最宝贵的财富,需要一辈子悉心照料。
——坤鹏论
昨天,坤鹏论在《存在主义是哲学家对概率的思考》提到,人们总是要到绝望时才发现,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当然,还应该再加上一样——才识,它如同腰间的那块赘肉,永远都只长在自己身上,谁也别想夺走。
所以,健康与才识才是人最宝贵的财富,需要一辈子悉心照料。
坤鹏论曾讲过,概率世界,唯一没有概率的只有两件事:一个是死亡,一个是选择。
所以,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着墨最多的也是它们,或者说,全都是围绕着它们展开的。
换句话说,存在主义哲学家长久以来一直在思考有关生命本身有何意义的问题,以及那些我们一旦从停靠的港湾中起航,开启每一天的生活,便会浮现在眼前的问题——选择。
一、死亡是最极端、最绝对的可能性,它抹杀了其他一切可能性
首先,说说死。
从更高、更大的层面讲,随着时代发展,科技渐渐取代信仰,尼采指出“上帝已死”,很多人以死后进天堂为目标所构建的活的信仰崩塌了。
没有了活的信仰,不知道为什么而活,这就是虚无主义。
所以,存在主义哲学家秉承“如果不知道死,就不知道该怎么活”、“连死都不怕,还怕生吗?”的逆向思维,展开思考与论述。
也就是,只有竭力地真诚思考死亡,才会对生命追本溯源,想明白了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活,然后就是知行合一,活出真实、活出意义、活成自己。
自古以来,西方哲学就有思考死亡的庄严传统。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不是某种生活的艺术,而是一种对死亡的实践,一项练习如何摆脱某些情绪和感觉的实践,因为那些情绪和感觉常常会掩盖我们如恒星般耀眼的理性之光。
也就是说,对死亡的畏惧最能扰乱人们内心的平静,斯多葛派学者指出,对死亡的畏惧使我们都沦为了奴隶。
对于老师苏格拉底的思想,柏拉图总结为:学哲学即是学死亡。
托尔斯泰、克尔凯郭尔甚至认为,应该像中世纪的学者一样,在桌子上放个骷髅,如此能让我们重塑价值观,借以时刻提醒自己“万物归于尘土”。
克尔凯郭尔、萨特、加缪、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哲学家,常常在自己的墓穴上走来走去,思考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
比如:1845年,克尔凯郭尔出版了《想象情境下的三篇论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关于死亡主题的《墓地旁》。
克尔凯郭尔和海德格尔坚持认为,要深入思考死亡,特别是对我们自身死亡的思考,它犹如一剂人生良药。
因为,死亡不可避免!
哲学家威廉·巴雷特说:
“死亡是最极端、最绝对的可能性,因为它可以抹杀其他一切的可能性。”
“然而,我们在思考生命有限性的终点时,如果没有惊恐地转身逃走,自由便会接着到来。”
同时,无论在宇宙层面还是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一切都具有时间性和有限性。
萨特,对于这种认为存在或人类生存具有一种内在有效期限的观点从不满意。
他在原则上接受,但他个性中的一切都在反抗着,不被任何东西限制住,更不用说死亡了。
他认为,“死亡是一种暴行,从外向我攻来,摧毁了我的计划。我无法为死亡做准备,或者将其为我所有;我无法对死亡坚决果断,也无法将其纳入和驯服。它不是我的可能性。”
而是,“对我来说不再有任何可能性的那种可能性。”
因此,人,不能与死亡发生关系,只能与生命发生关系。
当代英国著名分析哲学家与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理查德·沃尔海姆有段话说得不错,很存在主义:
“死亡是我们的大敌,不仅仅是因为它剥夺了我们将来可能做的所有事情和会经历的所有快乐,而是因为它永远地剥夺了我们经历任何事物的能力。它让我们无法再继续做海德格尔所谓的那块让事物显现于其中的林中空地。”
存在主义者,特别是无神论存在主义者,他们认为,死亡,就是神形俱灭,没有死后的生活,既没有天堂,也没有来世。
由此,就又引出了另外两个极为重要的人生话题:
——死亡是好事?还是坏事?死亡可怕吗?
——如果死就是死了,那么人生还有意义吗?
二、死亡可怕吗?
叔本华曾一阵见血地道出了人类对于死亡的态度:
“我们年轻时充满喜悦和活力,一部分原因是当时自己正在攀登人生的高峰,看不见死亡,它还远在山对面的谷底。一旦我们越过山顶,死亡就在目光所及的地方了……在那之前,我们都只是听说过死亡……年轻时的朝气蓬勃不再,只剩下严肃刻板,就连人的面部表情也能清楚地显露出这一变化……在人生快走到尽头时,每一天我们都像是接受审判的罪犯那样胆战心惊。”
不过,就算你再擅长想象,也无法跳出自己去真正地体会死亡是什么样的感受。
因为想象需要意识,而死亡最基本的特征便是失去意识,没有意识又如何去想象呢?!
所以,要想象死亡,只能从外部来设想,就像看待别人的死亡。
你其实是在想象在别人眼中看来自己的死亡会是什么样的。
但是,这样的想象都只是表面的,根本无法感同身受。
如果无法真正知道死亡是什么样的感受,那么我们应当以何种态度面对死亡?
死亡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亦或者是一件不好也不坏的事?
请注意,以上的疑问是对自己而言的,不是对别人死亡的看法。
另外,当你想到自己将来会死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是恐惧?是悲伤?是无动于衷?还是如释重负?
解开以上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先想通死亡的本质。
如果有死后生活,就像很多宗教所宣扬的那样,你到底应该高兴还是发愁,那得看你的灵魂去向何方。
坤鹏论个人很难完全理解,怎么会有人对这种纯出于信仰的观念深信不疑,不过,肯定是有人能够做到,甚至认为这很自然。
但是,存在主义为我们揭示了最为困难和最富有哲学趣味的问题——死亡就是一了百了,我们应当对此持有何种态度?神魂俱灭是件可怕的事吗?
如果说它是好的,那么它一定避免了某种坏事(比如:痛苦或是无聊);
如果说它是坏的,那么一定因为它而失去了某种好事(比如:在世的快乐体验)。
但是,对于死者来说,无论一了百了的死亡是好是坏,它就是一片虚无,本身谈不上是否愉快。
因为,不管是好,还是坏,这都是主观性的判断,必须要发生在某个人身上才能成立,并且前提是他要有意识能够判断。
但是,对于死者这个失去意识、不再存在的人来说,其最大的特征之一便是,永远地既不能受益也不能受损。
所以,死亡不可能对死者有任何价值,更不要谈什么好的还是坏的。
正如萨特所说的,人死后,就从主体变成了永恒的客体,所有的评价全部来自于他人,而主体永远无法回应。
很多人认为,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自己将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可是想想看,你来到这个世界前,它照常运转,对此你从来未曾觉得可怕,为什么你化为乌有后,就变得可怕了呢!
也就是说,过去不曾存在无所谓,将来不复存在却十分可怕。
但是,如果你相信死去就是不再存在,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那么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从逻辑上讲,除非我们在死后将仍然活着,并且在死亡过程中会经历一些可怕的转变,否则就不能说死亡是可怕的。
所以,坤鹏论认为,我们很多时候所认为的可怕,其实,很大程度是对从生到死的最后那段活的时间的恐惧。
其中最大的恐惧就是——生不如死。
但是,严格上讲,这不是对死亡本身的恐惧,而是对将死的恐惧。
当然,逻辑是逻辑,如果人类行事全讲逻辑,讲理性,那么早就世界和平了。
而且,没有发生前的想象,与事到临头真正发生后的感受,永远不可能等同。
特别是那些不好的事情,切身感受往往远远大于之前的想象。
就像别人再怎么讲能体会你的心情,都不可能真正地感同身受。
这正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永远不要嘲笑别人如何如何,真正面对时,你可能更加不堪。
因此,思考死亡这件事,永远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
正如克尔凯郭尔指出的,想象自己的死亡很难,而且还会因为不同情境下不同的心理状态而常常想偏,但是,不必在意想象的到底是什么,关键是,只要去想,就可以在无须直面时间耗尽、一切化为乌有的境况下,挖掘出自己深藏在内心的、最真实的人生观念。
恰如人们常说的,做人,要抱最大的期望,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持最好的心态。
尽管——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程子说,“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
尼采说,忧郁地思考死亡就是浪费生命,那是愚蠢的事,好好生活,去冒险,去创造,即使死亡注定来临,也要在死亡之渊上起舞。
但是,坤鹏论更相信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并且,从根源上讲,人,是其思想的执行者,所以,人只有想清楚了死,才更懂得如何活。
好了,明天坤鹏论继续分享对于人生的意义的思考。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