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痒和挠痒。

——坤鹏论

坤鹏论:如何用现象学描述一杯茶?-坤鹏论

一、生活就是痒和挠痒

马三立老先生曾经有个著名相声段子《秘方》,最后的包袱是止痒秘方——两个字“挠挠”。

坤鹏论听过很多遍,每每都觉得挺好笑。

不过,最近在学习过程中,突然又领悟到其中还包含了不小的人生哲理。

请试着想一想,在你的肩胛骨下面,靠近背的中间,突然奇痒难耐。

更烦人的是,它的位置很尴尬,你试着用手去够,却怎么也够不着。

它让你无法集中注意力,寝食难安。

它刺激着你,让你紧张,让你坐立不安。

这时,一切事情和人都不再重要,不夸张地说,整个世界都不重要了。

此时此刻的你只有一件事——痒!

你开始扭动上身,甚至通过与椅背或墙壁的摩擦,想去消除它。

结果一点用处都没有。

你更加心烦意乱,烦躁。

最后,你不得不努力地扭曲自己的胳膊,让它们拉伸、变形,目的只有一个——挠挠。

坤鹏论在这里感叹一下,痒痒挠是个多么伟大的发明呀!

终于,你做到了,你从奇痒中得到了解脱。

闭上眼,想象一下那时候的感受。

是不是一种特别美妙的解脱感、满足感?!

你沐浴在幸福的感觉中,到此为止,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什么能激起你的兴趣,痒和挠痒,就是你的全部。

痒,这件事,会伴随我们一生,它总是突然降临,反反复复,甚至每次位置都不一样,只要出现,你就会扭动着,蠕动着抓挠。

其实,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我们将痒定义为不满足,挠痒定义为满足。

那么,我们的生活也就简化成了这两种状态。

生活是什么?

生活是一个由酸甜苦辣、家庭和朋友、工作和娱乐、成功和失败,健康和疾病……组成的万花筒。

但是,它们都能归结为痒和挠痒。

所以,这两种状态完全代表了生活中的一切。

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全都能关系到需要克服的不满足(痒),以及克服不满足的办法(挠痒)。

坤鹏论:如何用现象学描述一杯茶?-坤鹏论

如果生活可以归结为不满足与满足,它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满足只是来自克服不满足,那么,没有最初的不满足不是更好吗?

但是,让我们想想,从不痒到痒再到不痒,其中开始的不痒和最后的不痒,从感受上讲没有任何区别。

而我们所得到的满足感、幸福感,更多是由挠痒的过程贡献的,特别是在够着痒处,抓挠之时。

痒处是什么?

痒处就是事物的本质。

做事,只有集中对着痒处抓挠,才最易成功。

当然,不痒这样的结果并非不重要,只是不能仅靠它来衡量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而且,人类在满足后,总是飞快地转变为不满足,满足总是短暂的。

就像坤鹏论以前讲过的,幸福=快乐时光,而快乐时光总是一段时间,而非某个时间点。

我们每每回忆自己的成就时,想到最多的也是过程,而不是最后的辉煌。

生活中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我们真正享受的是克服它们的过程,至少是努力克服不满足的过程。

正如有人说的——满怀希望地旅行,好过到达目的地。

因此,人,就该活在当下。

因为,只有当下才是过程,过去是结果,未来是目的。

俗话说:“痛可忍,痒不能忍”。

痒,几乎是那么多种感受中最恶毒的存在。

不过,你有没有发现?讲起痛苦的感觉,人类有着丰富的语句来描写,甚至不用直接点明痛苦二字,就能知道痛得有多么深。

可是,痒的感觉却很难说清,人类的语言遇到它,居然如此贫瘠,甚至不在语句中直接说痒,便不知道在说什么。

从这点看上去,痒,不恰恰如生活一样吗?

很平常,很重要,却又难以说得清楚。

二、现象学的三个核心关键词

坤鹏论为什么开始先讲了痒和挠痒的事?

其实,它是今天重头戏的预热。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引导大家去细细回味奇痒、挠不到、挠的时候、奇痒消除时的感受。

而这些你的直接感受,或者说是经验,就是现象学要的结果。

正是在对存在主义的学习过程中,坤鹏论得到另一个大收获——对现象学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

喜不自胜之下,一定要将心得分享给各位朋友。

现象学的座右铭是:回到事物本身。

而存在主义完全围绕人展开。

所以,它是——回到人本身。

现象学最核心的关键词有三个:描述、现象、意向性

前面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就是现象学的基本方法——描述现象。

而意向性则是现象学的哲学核心基石。

可以说,理解这三个关键词后,现象学就算超越入门了。

坤鹏论:如何用现象学描述一杯茶?-坤鹏论

三、什么是描述?

现象学家的工作就是去描述,是动词,是描写叙述。

让我们查查字典,看看它的准确定义:

描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形象化的阐述。

包括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双关、排比等,可以描述人,也可以描述物,通过描述可以让人或物形象更生动具体,给人明了的感受。

现象学的描述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悬置

将那些令人分心的事、旧习惯、理论、思想中的陈词滥调以及预设和固有观念全都放到括号里面,悬挂放置起来。

也就是,把一切先入为主、习以为常的认识全都存而不论。

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就是放空,从而使我们的注意力能够全部地“回到事物本身”上。

如果一开始心中就装满了对事物的成见,又如何容得下新的认知进来呢?

第二步:描述

我们必须睁大眼睛盯住它们,并依照它们显现时的样子,而不是依照我们认为它们应该是的样子,来准确地记录它们。

四、什么是现象?

那些被我们如此仔细描述的事物被称作现象。

对于现象学家来说,现象这个词有着一个特定的含义:

它指的是任一普通事物或客体或事件,按照它向我的经验呈现的自身的样子,而不是依照在事实中可能是或可能不是的样子。

请注意,“呈现”、“样子”和“我的经验”这三关键词。

坤鹏论认为,之所以叫现象学,主要就在于它只关注“呈现”出来的“样子”。

而“经验”的哲学含义是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而且,为了避免盲人摸象,对于一件事物,现象学会采取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用各种方法使得一样东西的表面现象,通过这种多方面的描述而慢慢消解。

这个过程如同对事物抽丝剥茧,洗净铅华,所有不属于它的全都摒弃。

描述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有些部分是一定存在的,而这些部分就是此物的本质。

而现代存在主义秉承这样的主旨,对人进行前所未有的剖析,一直剖析到支配人行为的意识层面。

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有段话,应该是最通俗易懂的现象学解说,尽管他是在说文学创作技巧:

“所有事物中总有一部分尚未被研究过,因为我们使用自己的眼睛时,有一种习惯,习惯回忆前人如何看待我们正在看的东西。然而,即使最细微的事物也含有未知之处。我们必须找到它,描述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或者平原上的一棵树,我们必须驻留在火焰或树前面,直到它们对我们而言不再与其他任何树或火焰相像。”

三、举例子

我们用一杯茶来举例。

也就是用现象学来描述面前摆的一杯茶。

什么是一杯茶?

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化学成分和植物学来定义它。

甚至可以专门写一本关于茶的报告,从种植到采摘,到炒制,再到如何冲泡和饮用。

我们还可以分析茶对人体的影响,讨论茶的品种以及区别。

以上这些内容全部整理出来后,就是一部茶的百科全书。

但是,我们依然说不出面前这杯特定的茶是什么。

如果我们这样描写:

将一小撮茶叶放入杯中,慢慢倒入开水,随着杯中的茶叶从蜷缩到舒展散开,一抹清香伴着茶杯升起的一缕热汽弥散开来,而杯中的水则缓缓变成清澈的明绿。

当我将这杯茶送到嘴边,它是一股平稳的液体和抓在手中那个茶杯的重量,那抹清香与一片暖意慢慢向我靠近。

茶水入口之初,香气、滋味在口腔中重叠转变,给人一种层次感。

茶的滋味是什么?

是起初微微的苦涩,慢慢又转化产生甘甜。

当茶水到达喉咙,茶的甘甜、润泽叩动喉咙,令它不禁颤抖。

一杯茶饮下,它的香气和甘甜犹在,口齿生津,全身毛孔似乎都张开了。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吃货刚好在饿肚子的时候,吃到了第一口香香的、热热的美食。

一瞬间,心就平静了下来,肠胃开始服服贴贴,全身上下没一处不舒服的。

坤鹏论:如何用现象学描述一杯茶?-坤鹏论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描写有气味、色泽、味道、体验……这些都是这杯作为现象的茶的一部分,它们都是通过被体验而出现的。

它们都是纯粹的主观元素,如果为了让这杯茶变得客观,将它们全都摒弃

那么,在我这个喝茶的人的经验中呈现的样子,就是空空如也。

这杯经验之中的茶,是我可以确凿无疑谈论的东西。

而其他任何关于茶的事情,比如:茶树种植、如何采茶、化学成分、对健康的影响等,只要不是亲自经历,都不过是道听途说,和我无关。

这就是胡塞尔提倡的,悬置所有额外的推理,它也被称为现象学还原,也就是只留下强烈和直接的味道——现象。

其实,我们早就不知不觉应用了现象学,最典型的就是音乐。

我们从来不会去评论一部音乐作品的音符如何如何,我们总是现象学地谈论音乐给自己的感受——是欢乐,还是忧伤,亦或者让整个心灵激情飞翔或是舒缓地荡漾。

如果你还不是太明白,可以看看电视中美食大赛中美食家们的点评,还有酒类的专家品鉴,或者重温一下周星驰的《食神》以及钟镇涛的《满汉全席》,以及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特别要专注于那些关于感受的描述。

之后,通过这些美食家或是品酒专家,我们就能知道,一个现象学家最重要的是对经验品质的分辨能力和描述能力,这两种能力同等重要。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萨特当初要注射毒品去亲身体验幻觉;为什么现象学家基本都是写作大家,写作能力往往反过来影响其在该领域中的地位。

可能,我们还无法充分地描述一杯茶,但是,现象的意义在于,它把我们生活的世界还给了我们。

加缪提倡,活在当下就是品味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如何品味?现象学就是答案。

它能够让你对身边的很多事物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比如:一杯饮料、一首老歌、一道朝霞、一抹余晖、一种不安的情绪……

现象学通过唤醒我们自己通常如空气般被忽视的视角,恢复了个人世界的丰富性。

就像坤鹏论之前所说,在存在主义哲学家或作家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直接体会到,他们都非常擅长将一般人平时心中非常微妙细致的变化,比如:怀疑、失望、难过、落寞、兴奋等感受,加以夸张、放大式的描写。

当人们看到这样的描述时,凡有共鸣者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而且,只要稍加留意,但凡文学作品中存在如此描述现象的内容,往往都会更加吸引人。

毕竟,人的阅读,很多时候是在找认同。

那么,还有什么比感受和情绪更容易让人感同身受呢!

如果你想更加深刻地体会现象学的描述现象,一定不能错过萨特的《恶心》。

同时,坤鹏论认为,史铁生的作品《地坛和我》也非常的现象学,是你学习和品味现象学不可多得的佳作。

另外,这其实也为我们教孩子写好作文提供了最高档次的指导。

你可以试着与孩子一起感受生活,然后描述出来。

坤鹏论:如何用现象学描述一杯茶?-坤鹏论

四、意向性

意向性可谓现象学的中心。

意向,它的意思就是指向,来自拉丁语词根in-tend,意思是伸向或伸进某物。

胡塞尔发现了“世界”就是作为主体的我们所认识到其存在的那个东西。

如果没有我们,世界何谈存在。

这就构成了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外部世界是否存在。

一直以来,西方哲学以及随后蓬勃发展、几乎统治一切的科学,它们的主流思想是:物理性质囊括存在着的一切(还原论)。

这导致西方哲学对精神领域(即人类文化)的弃绝。

但是,归根结底,科学也不过是对现实世界的片面把握。

在科学抽出它们所关注的因素后,还有大量丰富而有意义的经验因素被留在了那里。

人类的自我主观经验的基础就是意向性——意识总是关于(指向、伸向或伸进)某个事物的。

不信让我们一起闭目两分钟,什么也不要想。

结果你会发现,什么也不想有多么困难。

你的意识就像一只一刻不停在森林中觅食的松鼠,一会想这个,一会想那个,总要指向什么,根本停不下来。

所以,我们的主观意识的任何对象,比如:一只苹果、一个人,都是由我构建的(或意向的)。

我们的知觉只给了我们实在的片段,比如:看到一个人的侧影,我们的意识就自动构建起了这个人。

俗话叫:脑补。

所以,我们的主观自我包含了这个世界,并且是现实的中心。

既然如此,就该从一个人的人类经验之中更加主观地探究现象。

受胡塞尔启发,海德格尔主张,任何对世界的研究都需要我们首先理解我们的人类存在。

现代存在主义采用了现象学的方法,从人的主观出发,并进而强调作出选择和个人承诺的重要性。

萨特将重点更多放在了意向性以及它把心灵抛到世界及其中所有事物的方式之上,从而得到了人是“存在先于本质”。

现象学是一门令人筋疲力尽却又兴奋不已的学科,需要持续不断的专注、努力、实践、体验。

但是,现象学绝对是一种能让人上瘾的工具。

正如英国哲学家理查德·沃尔海姆所说:“它(死亡)把现象学从我们身上夺走了,可一旦品尝过现象学之后,我们已经对它产生了一种无法放弃的渴望。”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