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书有思想的魅力、吸引力,它最大的功效应该是引起你自己思想的兴趣,启迪你,点燃你的思想之炬,而不是直接燃烧你。
——坤鹏论
一、从哲学的本质上寻找如何学习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哲学是什么。
坤鹏论认为,哲学是一种反思、批判的人生态度。
哲学对一切问题都要追本溯源,刨根问底,作一番反省性或前瞻性的思考。
哲学在别人从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对人们不加以省察和批判就加以接受的“理所当然”的成见、常识、先入为主等进行批判性的省察,质疑它们的合理性根据和存在权利。
其他学科的一切领域、人生的一切方面都向哲学思维敞开,接受哲学家的质疑、批判和拷问。
同时,哲学思维本身也向质疑、批判和拷问敞开,在哲学思维的质疑、批判和拷问中证明自身的合理性。
因此,哲学的重要特点便是——开放性,越是被怀疑,越是被反对,越是开放。
哲学活动也就成为一种质疑、批判和拷问的活动,它的具体任务包括:
第一,揭示、彰显暗含或隐匿在人们日常所拥有的各种常识、成见和理论背后的根本性假定和前提。
第二,对这些假定和前提的合理性进行质疑、批判和拷问,迫使它们为自己的合理性辩护,从而为新的可能性开辟道路。
哲学大师卡尔·波普尔将这种哲学活动的必要性说得十分恰到好处:
“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上睡大觉,就有可能渐渐烂掉。要激励想象,运用智慧,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或者对正义的追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持之以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至少应做到足以推动社会前进的水平。”
从上面对哲学本质的总结,我们就能够品出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质疑、批判、拷问、论证。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质疑!
万事开头难,因此,哲学始于惊讶,哲学始于质疑。
而哲学所爱的智慧,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中。
因此,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里面。
环顾你的四周,对看到的一切提出“为什么”吧!
二、拜哲学家为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哲学的器、唯一工具就是思考。
尽管思考不需要一定之规,但是,2500多年下来,哲学家们总结的思考方法,绝对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
而且,他们的思想观念经过了一代又一代地考验和锤炼,已被打造为最好的思想之梯,在智慧之峰的攀登中对我们大有助力。
同时,我们知道,学习最好的方式是拜师。
当年,年轻的巴菲特在看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后“就像看到了一道光!”
于是,他毅然离开家乡奥马哈直奔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到格雷厄姆身边聆听教诲。
不仅如此,毕业后,他还加入了格雷厄姆的公司,直接追随老师,在为老师工作中继续学习。
因此,如果能够拜一位哲学家为师,一定不要错过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过,大多数人不会如此幸运,所以,读书,通过图书拜历代哲学家为师,是唯一的、最现实的选择。
坤鹏论坚信,即使你看的是一本最浅显的哲学入门图书,只要边读边思考,也一定会让你的思想产生前所未有的震荡。
曾经,我自己也是买来了一堆哲学图书,边学边写,边写边学,在迷上哲学之后,个人便开始出现了惊人的转变。
哲学确实不能替我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是,每当我开始研读哲学时,特别是边学边写时,就会感到神清气爽,它让我通体舒畅。
坤鹏论也慢慢体会到了——“不为实现某个目标进行研究,研究本身就是目标”的乐趣。
同时,也正是对哲学的学习,让我彻彻底底地明白并体验到了读书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哉。
以前读书是读故事,看情节。
如今读书,是在与其中的思想交谈。
而且,这使我在学习和思考中参悟到了“最高尚的快乐和理解的乐趣”。
它,就是真正哲学入门的标志。
不少人说,哲学治愈他们的抑郁症,起初坤鹏论并不相信,如今,信了,也服了,是臣服的服!
三、如何看待哲学家的谬误
哲学,是一门鲜活的学问。
鲜活就体现在《哲学的最大魅力在于——没有标准答案》中所说——没有标准答案。
直到今天,2500多年都已经过去了,各种哲学命题的答案依然是因人而异,并不唯一。
不过,越是如此,才越说明哲学的开放性,越说明学习哲学的我们必须持开放之心。
也就是,认真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哲学家、每一个答案与观念。
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也会将这样的态度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之中,心胸变得宽广、豁达了,看人看事不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更善于从多角度观察。
这就是智慧!
美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说过:“学习的诀窍是什么?那就是在每个人面前都做小学生,去学习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种学习态度同样适用于对这些思想史上的天才的研究。
爱默生还说过另外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我们在倾听天才的言论时,会想起自己依稀有过同样的思想,不过当时的我们缺乏表达出来的口才和勇气。”
是的,哲学家都是人,而不是神。
他们和我们大家一样,从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伴随的是经验、环境的影响,还有最显著的——各种偏见。
比如:亚里士多德专门用一个哲学理由证明为什么只有男人能够在法庭任职,他的解释是,女人没有那么多牙齿,没有灵魂,她的心脏不会跳动。
从那时起,他的假设就影响了哲学,女人就只能在哲学中扮演一小部分角色。
但是,哲学家和我们的不同就在于,他们在嘈杂的现实中敏锐地捕获到了天籁之音,提炼出了伟大的理论。
毕达哥拉斯说:“哲学乃最高形式的音乐。”天才们深有体会,深以为然。
哲学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正确答案。
但是,给出答案便是伟大的开始。
所以,学习哲学,要对哲学家们的谬误予以谅解,细心聆听他们的述说,热诚地拥抱他们的教诲。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不要对那些哲学老师自身的优劣耿耿于怀,只专注于哲学本身吧。仔细地观察它,假如它是邪恶的,那我们就将它抛离;假如它值得信任,那就让我们去拥抱它,并畅想它所带来的快乐吧。”
四、读原著的问题
哲学家自己都比较推荐初学者读一些哲学原著。
这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却是残酷的。
因为哲学家们非常不善于评估哲学对于初学哲学的人来说难度有多么大。
而且,我们要明白,真正的专业是水到渠成的专业,真正的专业不是你看了原著就是专业。
专业的关键是内涵,不管它是你怎么取得的。
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有文化的说人话,没文化的以为说别人不知道的话,就代表自己文化高了,就跟喝了牛奶就以为自己变牛了一样,很多人买了一堆书放在书架上就觉得自己读书多了。
哲学著作是有名的难懂,因此,你即使看不下去,也不要自卑,其实真没有多少人能够读完包括《存在与时间》这些哲学著作。
如果你读不下去哲学原著,可以去读别人的解读,还可以阅读收集整理的哲学家的名言警句。
它们会最快速地激发自己对哲学家的认知,并知道是不是自己所喜爱的,有没有必要阅读其原著。
比如:坤鹏论因为看了一本将尼采箴言分类整理的书,自此对他肃然起敬,然后才有了对他的系列学习与写作。
另外,和文学一样,读者与作者是否投缘也很重要。
并不是所有哲学家的书都能读懂,初学者选择与自己性情相投的思想家很关键。
其实,读哲学书,是学习,更是交谈和讨论。
读哲学书,是在作者引导下,把他想过的问题,用自己的心思“重新”想一遍或多遍。
只有这样用心去读,才是真正的交谈和讨论,才是真正的学习。
同时,我们还要克服最常见的崇拜心理,大家都是为了探求真理而来,写书如此,读书也如此,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作者和读者的地位在原则上是平等的,在哲学界中尤其如此,因为从古希腊以来,哲学的唯一使命就是探求真理。
读书如交友,买来一本书,就相当于请来它的作者与你交谈,而哲学书确实算是真正的用心“交谈”。
所以,读哲学书是学习、交谈、讨论,但绝对不是为了被吸引、被征服,准备当俘虏。
哲学书有思想的魅力、吸引力,它最大的功效应该是引起你自己思想的兴趣,启迪你,点燃你的思想之炬,而不是直接燃烧你。
如果你被征服,被俘虏,那就成了思想的奴隶,是被剥夺了思想的权力和兴趣,是被压制。
总而言之,哲学是个人的事情,不管是多么大的腕儿,他们都只是为你服务,而不是占领你的心灵。
不管你最后是不是信服他们的观点,你都必须要自己完成思考的过程。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