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这样,总是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对于同一件事,有人看到的是危机,有人看到的是胜利,如果有什么与他们的期待相反,就会想办法将之抹去,不过区别在于,蠢人是在自己的思考中抹去,聪明的人则是在言辞中抹去。
——坤鹏论
您的2021年的春节过得如何?
坤鹏论在朋友圈所看到的总结到一起就两个字:快乐。
绝大多数时候,嘴上的好,永远没有付诸行动后实实在在得到的好,更好。
反之亦然。
学习便是最典型的一个。
就像此次哲学的学习分享,收获最多的是坤鹏论本人,而非他人。
更为惊喜的是,由哲学我得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修辞学,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对于修辞学的学习心得,那就是:
人都是这样,总是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对于同一件事,有人看到的是危机,有人看到的是胜利,如果有什么与他们的期待相反,就会想办法将之抹去,不过区别在于,蠢货是在自己的思考中抹去,聪明的人则是在言辞中抹去。
从今天开始,我们继续回到西方哲学史。
相信一直和坤鹏论坚持学习,特别是学习了修辞学的朋友,相信自此再看哲学,眼中会多了一层清明。
一、人类社会是关系的结果,关系的最大变数是人
在坤鹏论看来,概率世界中,人类所有行为、所有学科都只为了一个目的:消灭不确定性,获得确定性。
再往其后追究,便是利之所趋。
继续深入探究,尼采所说的权力意志使然,也就是人之生命意志、人之自我实现。
既然世间万事万物,最终逃不过概率,那么它们的体现都是变,运动之变。
带着这样的观念,再去看最近挺火的《完美星球》,你一定会心有戚戚然——这部纪录片的中心思想便是地球之完美源于它的无时无刻的运动、变化。
同时,从此角度讲,人类之各学科不过是“道”的众多概率中一个个被人类察觉到的可能性。
所以,不管是从哪个学科出发,只要沿其深入,越是极致,便越发现殊途同归。
有个词用来讲描述这种情况颇为合适——技近乎道,就是说,一门技艺到了极处,便能看到大道。
同样道理,人为什么要苦苦寻找真理?无它,真理=绝对确定。
尽管这个世界被概率法则控制,但是,站在人类的角度看,概率从潜在的可能到实在的显现也是有长有短的。
长的,百万、千万、亿万年看上去都如始如初,其变化缓慢至极;
短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之中。
前者,大自然是代表,在人类眼中,它亘古不变,刨除无法预知却不经常发生的天灾,同时再限制到人类的具体生活中,大自然的不确定性真不多,否则人类也就很难总结出像年历、节气等规律以及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的诸多成就。
后者,更多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社会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不断发生关系的结果,关系中产生变,关系越是复杂, 不仅是社会结构越庞杂,而且变数越多,特别是在越多人能够影响到社会整体的时候(可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其最典型的结果便是不确定性越强。
简单讲,大自然不屑欺骗人类,人生在世,我们所面对的基本是人类自己的自欺欺人。
量子力学向人们揭示:电子时刻处于运动之中,它在被人们观测前可能出现在任何位置,只有观测的那一刻,你才知道它在哪里。并且,将无数次观测结果标注出来,会发现它们构成了一朵云的形态,电子则会在这朵云中随机出现,具体在哪儿不知道,只有在测量的时候它才会给出一个结果,变成一个点。
电子像不像一个个人呢?
在没有付诸实际行动前,每个人的可能性是这个、是哪个,就算他们的信誓旦旦都不足信,只有他们真正去做了,我们才能知道其真实想法。
因此,人类也符合德国物理学家、哲学家海森堡提出的测不准原则。
这个原则告诉我们:
精确预报粒子的未来位置以及速度是不可能的。
因为要测定其现在的位置,至少要使用光量子。
使用的光波长越短,测定粒子位置的准确度就越高,但是对其速度的干扰就越大。
所以,量子力学只能为某项观察预报可能的结果,并指出哪种结果可能性更大。
类比到人类,类似的测不准现象比比皆是,比如:
股票预测——都认为某只股票会涨,这种涨的信念直接影响到了股价,使其超出预期地快速涨到预测价位,大部分股民只能追高买进,与此同时,为了落袋为安,赚了钱的股民则会在高点抛出,这又造成了股价的迅速下跌。
结果呢?
结果就是没人能够分毫不差地预测股票走势,所谓的神准,不过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而已。正如坤鹏论在《投资是认知的变现 认知不到投资变毛线(现)!》中强调的,不要迷信那些标榜自己有多准的人,因为真正的投资高手从来不说自己准。
交通拥堵预测——人们听到某条线路堵车而选择不走它,结果它反而会因此变得畅通。
……
但是,偏偏就是测不准,才给了人们精彩的世界、变幻的人生,让人活着有趣,否则,从出生那一刻就能望到死亡的笔直人生路,没有谁会愿意走一遭。
而股市为什么是一个完美的市场?
就是因为测不准;就是因为人们分散决策而导致的随机性质的策略组合。
一旦人们持有相同预期而将行为收敛到某一特定的策略(组合)上,对股市反而是灾难。
坤鹏论推荐大家看看《博弈论给你讲个关于股市的故事》,它会告诉你,随机性对股市、对世界以及对人类的重要性。
而苏格拉底的伟大就在于,在他之前古希腊哲学更多聚焦于自然,而他之“认识你自己”将以探究人类知识起源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扩大到了有关知识伦理和人生观的范畴。
也就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人首先要认识自己,在人类社会中,从“我”认识和改变才能获得更大的确定性,因此,人的心灵比草木山石乃至万物星辰更值得探究。
苏格拉底给人类开出的确定性药方是:人最重要的性质是德性,它是能够理性判断善与恶的知,知识(智慧)就是美德,只要正确地理解何为善恶、何为美丑,就可以磨砺自己的灵魂,关照灵魂不足,从而使自己的灵魂变得优秀。因此知德要合一,做一个内心自由的人,为了自己而向善。
这个药方的核心就是:如果每个人都按照同样的标准行事,他们的确定性便是很强的,那么,人与人之间即使发生错综复杂的关系,标准不变,关系的确定性也是强的。
坤鹏论认为,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道德规范,是最为强大的行为标准,远远高于任何一部法律法规,正是有了它的约束,人类社会才不会在一次次人祸中沦丧殆尽。
不过,就像前面所说,在概率世界中,人们一旦将行为完全统一于某一个标准上,不管这个标准是好还是坏,反而都将是灾难。
以说谎这件事为例,我们都笃信着诚实的价值,认为人不应该说谎。
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永远说实话,人们可以相信别人说的任何一句话,那么社会上如果出现一个说谎的人,他就可以牟取极大利益,这就不是一个正常社会的状况。
另一个方面,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在说谎,那社会也根本无法运转。
平衡的状态,也是真实世界的状态是,社会上的人多半诚实,偶尔说谎。
从某个角度而言,正因为我们当中有骗子,我们自己也有时撒谎,所以我们通常既诚实又谨慎。
而这个状态便是复杂性科学中所说的秩序与混沌的中间状态——混沌边缘。
二、哲学史研究的两条路径
显然,如果从人与人关系的结果——人类社会,来看待某个或某些具体的哲学思想,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哲学史的研究目前也主要分为两种治史方法:
一是,聚焦“观念-单元”和经典哲学家、经典著作的方法。
也就是将历史中经典哲学家的经典著作视为哲学史的唯一材料,代表人物包括:洛夫乔伊和施特劳斯学派。
另一种治史方法则为,以昆廷·斯金纳为代表的剑桥学派,他们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语境”,或者说“历史的”方法。
斯金纳这样说道:“我尽量不去专门研究主要的思想家,而是集中探讨产生他们作品的比较一般的社会和知识源泉。”
坤鹏论则认为,两个治史方法都该重视,都要抓,一个是横看,一个是竖看,甚至要像古诗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那般用多个视角地看。
尽管受人类本身所限,再精深的研究也如盲人摸象,不免偏见,但我们也要尽可能多摸大象的几个部件。
因为每多摸一个,就等于多一个确定性,使得最终摸出来的大象更确定、更接近事实。
后面,坤鹏论将以古希腊哲学为例,分析为什么它会在雅典达到鼎盛期。
不过在开始这个话题前,我要为大家介绍三位大师,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洛夫乔伊、施特劳斯、昆廷·斯金纳。
因为,本着消灭任何一个知识盲点信念的坤鹏论在对他们进行了初步了解后,再次印证了,凡是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都相当的不简单。
下面先介绍洛夫乔伊,明天再介绍后两位。
三、洛夫乔伊
洛夫乔伊的全名是阿瑟·奥肯·洛夫乔伊。
生于1873年10月10日,卒于1962年12月30日。
美国20世纪上半期重要的哲学家与史学家。
20世纪前后,历史学中逐渐确立起了专门的思想史,它与传统的哲学史相分离,主动建立了自身的学科规范,
洛夫乔伊就是20世纪早期思想史领域中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他在20世纪30年代开创了观念史(the history of ideas)学派,并因其独特的“单元观念”分析和跨学科的宏大视野而为学界瞩目。
他在该领域中最重要的代表著作是《存在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的研究》。
但是,在20世纪历史学研究范式与潮流的变换更迭中,洛夫乔伊的观念史受到了猛烈批评,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那么,到底什么是观念史呢?
洛夫乔伊认为,观念史研究的是人类观念史中的那些基本要素——“那些基本的、持续不变的或重复出现的能动的单元”——这些基本要素或者“能动的单元”是构成各种思想和命题的主要成分。
他将这些基本要素或者“能动的单元”称之为“单元-观念”(unit-ideas),因此,在他看来,观念史研究的是这些“单元-观念”的产生、演变。
比如:像实用主义、理想主义、理性主义等抽象名词就是由截然不同的、分析上分离的“单元-观念”构成的。
思想谱系的历史学家必须将这些“单元-观念”加以梳理,并说明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是如何彼此结合和重组的。
不过,对于什么是“单元-观念”,洛夫乔伊并没有给出定义,而是直接给出了五种类型(注:读起来有些诘屈聱牙,可以略过不看):
第一,一些人们头脑中潜在的一些思维习惯。
“有一些含蓄的或不完全清楚的假定,或者在个体或一代人的思想中起作用的,并且是或多或少未意识到的,思想习惯。”
比如:那些“精神简单化者”——“那些在习惯上倾向于假设可以找到所处理的问题的简单的解决办法的人们”。
第二,人们明确意识到的一些假定或者思维习惯。
“这些某地特有的假定,这些理智的习惯,常常是属于如此一般,如此的一类东西,以至于它们有可能在任何事情上影响人的反思进程。”
比如:唯名论便是假设“某些人几乎本能地倾向于把所有一般概念的意义归结为那些属于这类概念的具体可见的特殊事物的枚举”。
第三,一种被洛夫乔伊称为“形而上学的激情”的东西。
它指“在一切对事物之本性的描述中, 在对一个人所属的世界之一切特征的描述中,用这样一些富有诗意的语词,通过它们所造成的移情作用来唤起某种相同的情绪,或哲学家或其他读者所表现出来的情调”。
洛夫乔伊认为“审美的激情”和“奥秘的激情”就属于此类观念。
第四,一些被洛夫乔伊称为 “哲学语义学”的东西。
这种哲学语义学是指“对一个时期或一种运动中的神圣语词或成语的一种研究,用某种观点去清除它们的模糊性,列举出它们各种各样的含意,考察在其中由模糊性所产生的混乱结合的方式,这些模糊性曾影响到各种学说的发展,或者加速某一流行的思想由一个向另一个,或许正好是向其反面不知不觉的转化”。
比如:洛夫乔伊认为Nature这一词便是一个“神圣语词”,它在人类历史上曾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第五,这样一些观念,它们“存在于被早期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所明白阐释的某种单一特殊的命题或‘原则’之中,以及和那些作为,或曾被设想为它的推论的进一步的命题处在一起”。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