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这个词讲得很好,学问好不好,关键在“做”字,所以,哲学界也总是说做哲学,而不是学哲学。

——坤鹏论

坤鹏论:一切是“一”,“一”是什么?(下)-坤鹏论

一、恩培多克勒说:“一”是四种元素

在恩培多克勒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家都持世界本原是一种原初物质,不管是实在的,还是抽象的。

而恩培多克勒则遵循了古希腊传统,首次将四种基本元素平等地放到一起,创立了西方世界熟悉的四根说——火、水、气、土这四种元素是万物之根。

可以说,正是他终结了那种认为世界万物是由一种原始材料构成的古代哲学。

为什么他这样认为呢?

首先,恩培多克勒认可巴门尼德关于“存在是永生的、不可毁灭的,它仅仅是存在着”的观点。

他这样写道:“从绝对不存在的东西中不可能产生任何存在,而存在的毁灭也是完全不能实现也不可想象的,因为它将一直存在下去,不论什么人把它放在什么条件下,都是如此。”

其次,恩培多克勒认为存在不是一(种元素)而是多(种元素),不变的、永恒的东西是多。

他指出,如果实存之物仅仅由一(种元素)构成,还要接受巴门尼德的“一”的概念,就必须否认运动的实在性,可是,运动的现象显而易见,引人注目,不容否认。

而且,我们看到的和经验到的物体事实上是有生成也有毁灭的。

恩培多克勒认为,万事万物由许多火、水、气、土四种元素微粒组成,因此就像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样,物体能够变化,但是,构成它们的元素微粒是不变的,就像巴门尼德谈论的“一”那样。

在他看来,万物源于四种元素的混合,而不是它们的转化。

“只存在混合以及混合之物的相互交换”,他如是说。

他相信,这四种元素是不变的、永恒的,永远也不能转化为其他东西。

可以说,恩培多克勒创造性地提出了“也变,也不变”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组合。

正如他所说:“在一个时候,事物由多结合成为一个,在另一个时候,它又分解成为多,不再是一。”

在他之前的哲学家的万物本原多是一元论的。

也就是由一个元素起始,从它循环转化成其他元素,比如:水变火,火变土,土变气,气变水……

显而易见的,这是一个循环结构。

但是,如果是循环转化,凭什么就说其中之一(比如:或水或土或气)是本原呢?

实际上,只要是循环,任何一个元素都可以被认为是本原,都可以成为逻辑探讨的起点,或者终点。

这样的话,哲学家只要各占一个元素,就可以自说自话,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哲学家,都想找出一个颠扑不破的逻辑起点。

从历史上讲,恩培多克勒对此第一个做出了贡献,他勾销了原有的循环结构,而代之的是四种元素的结合和分离,从而将西方哲学见地从循环转化生成论转向了构造论。

之后的2000多年间,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理论被西方视为智慧,对之后的哲学、医学、神秘学、宇宙论与宗教发展影响深远,直到350年前才被现代科学推翻。

对于世界运动的原则,亚里士多德说,恩培多克勒并不只把四种元素作为原理使用,而是继承和发展了赫拉克利特。

恰如柏拉图所说,他继承了赫拉克利特“事物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的理论,更关键的和不同的是,他提出了世界的运动归为两个原理,或者也可以说是两个动力:

一是,结合的原理——爱;

二是,分离的原理——恨。

这牵扯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本原派生出万物的动力是什么?

动力无外乎来自于三个方向:第一,内部;第二,外部;第三,内外交织。

在恩培多克勒之前的主要哲学家,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都属于内部动力派。

因为,假设在本原之外还有一个动力,那么这个动力的主体又是谁?

既然都已经是本原了,怎么能在逻辑上还假设有另一个它的本原呢!

所以,第二和第三都是不合逻辑的。

但是,到了恩培多克勒这里就有点麻烦了,他提出四种元素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暗含了没有内部动力的可能性,所以巴门尼德否认运动,但是,他又说“只存在混合以及混合之物的相互交换”,也就是四种元素在运动中造成万物的变化、生灭。

这样的话,恩培多克勒只能将动力定位到第二——外部动力——爱恨。

于是,他的宇宙观也就成形了:宇宙是个球体,通过循环发展,四根是它的质料,爱恨是它的外部动力。

宇宙的循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爱把四种元素混合成一个球体,此时完全没有恨,混沌的球体受爱的原则支配而处于和谐之中,四根团聚在一起,自得其乐。

第二阶段:潜藏在外部的恨的力量崛起,它开始侵入到混沌之中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各个元素微粒陷入不和,开始分离,这样的结果是海、地、大气、星辰的出现,再一步则是爱与恨斗争的时期,于是动植物和人类也因而产生了。

第三阶段:恨的势力继续壮大,最后完全占据了宇宙,爱被排挤出宇宙,火、水、气、土的所有元素微粒都各自分离,各归其类成为四组,诸元素微粒在本类中各就各位。

第四阶段:爱的势力崛起,冲击内部的恨,爱恨重新斗争,爱使得四根重新和谐地团聚在一起,进入下一个循环。

也就是说,爱与恨的斗争,最终自然是爱胜,于是宇宙的状况又恢复到初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世界如此必然性地、命运地永远循环下去。

恩培多克勒以诗歌表述了这种永不停止的循环:

这个过程在人的肢体里可以清楚地被看到:在一个时候,身体的各部分在生命洋溢的季节里通过而结合成一个整体。而在另一个时候,残酷的争执把它们拆散,各自在生命的边缘上盲目挣扎。植物和住在水里的鱼、住在山上的野兽、展翅飞翔的鸟,全都是这样。

坤鹏论认为,这算是一种很原始的历史哲学。

另外,恩培多克勒还说,人就是球体的宇宙的缩影,四种元素也表现在人身上:坚固的部分是土,流质的部分是水,呼吸是气,精神是火。同时,人也被爱和恨所支配。人之所以能知觉万物,就因为他与万物有相同之处,人的血是神圣的,因为那是四种元素密切混合之所在,又是灵魂寄居之处。

坤鹏论:一切是“一”,“一”是什么?(下)-坤鹏论

不过,爱和恨虽然都是原理,但是,与赫拉克利特的观念不同,恩培多克勒认为,它们并不平等,爱是原理中的原理,恨只是爱必不可缺的助手,而四元素则不过是爱的小卒而已。

显然,这是符合社会伦理的,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赫拉克利特的学说那么多年都不受待见,关键就是它不合伦理,特别是不合统治者的口味。

亚里士多德不无感慨地赞道:“假如人们不只像恩培多克勒那样讷讷不清地说到这一点,而是在它应有的结论中并以理智为准绳来理解这点,那么人们就会看到,爱是善的原则,而恨是恶的原则,以致人们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说恩培多克勒第一次把善与恶建立为绝对的原则;因为这个善是一切善的原理,这个恶是一切恶的原理。”

但是,黑格尔对恩培多克勒不太感冒,起码远远比不上赫拉克利特,他这样总结说:“恩培多克勒的诗人气质甚于一定的哲学家气质,关于他,我们并无大的兴趣。恩培多克勒的混合,是作为相互关系的一种补充而属于赫拉克利特的。”

恩培多克勒还主张进化,他认为万物的器官先是不定形的、可分离的,之后经过消灭又再现,分离又结合,终于彼此协调,适合使用,而且,与达尔文的观念类似,他强调最初皆为偶然而生,最终适者而存。

另外,他还继承了阿那克西曼德的伦理观念,认为生存并不是一件好事,生存其实是一种赎罪行为,赎那灵魂要脱离原始的球体而独立的罪。原来灵魂应该趁早归到原始的统一状态里面去,但是被生殖这件事给延误了,所以生殖更是一种罪恶,后代的叔本华与此有相似说法。

“评价每一个人的恰当尺度是,他本来就是一个完全不应该存在的造物,他正在用形形色色的痛苦以及死亡为他的存在赎罪。对于这样的一个造物能够期望什么呢?难道我们不都是被判了死刑的罪人?我们首先用生命,然后用死亡为我们的出生赎罪。”叔本华这样写道。

不可否认,恩培多克勒学说的宗教味道浓厚,而且他本人的兴趣和活动确实也覆盖了从政治学、医学到哲学和宗教的广泛领域,传说,他为了让人们对他一直奉若神明,选择跳出埃特纳火山口结束了自己生命。

而在第欧根尼·拉尔修的《名哲言行录》中,光是他的死,就记载了好几个版本,有神秘版、有升仙版、有讽刺版……

恩培多克勒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对他的前辈已经说过的东西所做的重新整合,所以,他的师承传说也涉及到很多人。

有人说,他曾听过一段时间毕达哥拉斯的讲课,剽窃了毕达哥拉斯的学说,或者说,本来该学派的理论是成员共享的,而恩培多克勒却以诗歌的形式公开了那些学说;

有人说,他是巴门尼德的狂热追随者,在创作诗歌时尽力模仿巴门尼德的风格。

但是有人却说,他其实是色诺芬尼的崇拜者,并和其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并模仿其风格创作讨论,后来又结识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人。

还有人说,他和芝诺(比恩培多克勒大6岁)差不多同一时期听过巴门尼德的课,但又都选择了离开,他又去阿那克萨戈拉和毕达哥拉斯那里听课,在生活方式和言行举止上尽力模仿后者的高贵,在自然哲学方面则受益于前者(但是,亚里士多德指出,恩培多克勒年龄在前者之后,事业却在前者之前,黑格尔认为,他的哲学就概念的阶段要比阿那克萨戈拉的概念早些,不成熟些)。

从上面的传说中,坤鹏论认为,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毕达哥拉斯是一条主线,恩培多克勒与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一样,学说都是以毕达哥拉斯为根基。

另外,亚里士多德认为,恩培多克勒奠定了修辞学的理论基础,是杰出演说家,高尔吉亚就是他的学生。

与四根说相比,恩培多克勒更为令人瞩目的,应该是他系统地探讨认识,提出了要尽可能多方面多感官地认识事物,综合来认识世界。

“你要用每一种官能来考察每一件事物,看看它明晰到什么程度。不要认为你的视觉比听觉更可信,也不要认为你那轰鸣的听觉比分明的味觉更高明,更不要因此低估其他官能的可靠性,那也是一条认识的途径,你要考察每一件事物明晰到什么程度!”

在认识方面,恩培多克勒还有个“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学说。

他说,我们认识,无非主体和客体。

主体,发射出粒子,客体也发射出粒子,粒子在孔道中结合,同类的粒子相互碰撞,才能形成感觉,否则不能形成感觉,如同镜子一样,外在的事物倒映在镜子中,形成总体感觉。

他说,知觉是那些适于进入各种感官的孔道的“流射”所造成的,所以,一种感官是不能判别另一个感官的对象的,因为有些感官的孔道太宽,有些感官的孔道太窄,不适合某一种感觉对象,它要么一穿而过,毫无接触,要么根本进不去。

坤鹏论:一切是“一”,“一”是什么?(下)-坤鹏论

二、阿那克萨戈拉说:“一”是无限的“种子”

在介绍阿那克萨戈拉时,坤鹏论说过,他是原子唯物论的先驱。

他也认同巴门尼德、恩培多克勒对于存在的观点——否定绝对的生灭变化,因为“无中不能生有”。

所以,他指出,所有存在的产生和消灭都不过是已经存在的、永恒的原始物质的结合与分离,“生存的东西,早已存在”,不过是不可见的、自在的。

万物“从已经有的和早已存在的东西出来的生成,不过这早已存在的东西因为它的微小而不被我们觉察到而已。”阿那克萨戈拉如是说,所以,“没有什么发生和消灭,发生只是聚合,消灭只是分离。”

他还认为,每一件事物都是由更小的原始物质组成的,表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它包含某个事物最多时的状态。

而更小的原始物质是无限的,并且质量各异,各有各的固有性质,他称之为万物的“种子”或“胚芽”。

也就是说:

黄金有黄金的种子;

肉有肉的种子;

骨有骨的种子;

……

起初所有原始物质是混沌在一起的团块,里面包含着无数不生不灭不变的不同性质的微粒——“种子”。

而在世界的太初,Nous(奴斯,如不了解,可看《他给西方哲学最大的贡献是Nous(奴斯)》和《进一步理解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和Nous(奴斯)》)在这个团块的某一点,开始旋转运动,形成了一切运动的原动力,渐渐地,这种旋转运动就像涟漪在水面上推广开来那样,逐渐波及四方,形成了一个漩涡,其形成的巨大吸引力将越来越多的原初物质卷入其中,并在旋转中迫使各种物质“分离”开来。

和之前几乎所有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的一样,阿那克萨戈拉也认为,混沌的团块首先分离为两个对立团块:热(光明、稀薄和干燥)、冷(黑暗、稠密和潮湿),冷热干湿都必须依存对方而存在。

继而,宇宙星辰、万事万物便开始诞生,混沌状态由此渐渐形成了井然有序的世界。

这是比较典型的演化论——宇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单向的演化。

这种观点在当时是相当超前的,因为他之前的哲学家的宇宙论大多是循环论。

阿那克萨戈拉坚信,特定事物都是由各种原始物质(“种子”)结合而成,只是某种特定的原始物质(“种子”)占了统治地位,才会显现出该物质(“种子”)的特性。

也就是说,每种东西都包含着其他一切东西:水、气、骨、肉等;反之,水也包含着真正的骨、肉等,水之所以是水,是因为水元素占了主导地位,但是其中也存在着所有其他元素。

另外,阿那克萨戈拉反对虚空论,认为至少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阿那克萨戈拉几乎和德谟克利特的学说只隔了一层纸,所差的只是还没有完全采取唯物论的立场而已。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