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如何生而活之、活好一生,只有唯一陪我们走完人生的智慧能够正确指导,所以,生活的智慧才是天下最大的智慧。
——坤鹏论
根据对于定义(概念)的理解,苏格拉底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
一、结论一:如何发现真正的知识?
真正的知识不仅仅是简单地考察事实,它与我们在事实中发现那些永恒要素的能力相关。
对于这个能力,黑格尔指出:
“苏格拉底提出问题的主要目的不是别的,而是要从我们表象、经验中的特殊成分引导出朴素地存在于我们意识中的某种普遍的东西。”
“分析这个存在于自发的意识中而未被思索过的具体事物,分析淹没在素材中的普遍性,而把其中的普遍概念作为普遍概念揭发出来;他(苏格拉底)分解具体事例(偶然事例),指出包含在其中的普遍的思想,而使人认识一个普遍的命题,一个普遍的规定。”
细读上面这两段话后,你会发现黑格尔总结得竟然如此精辟,确实,我们每个人形成自己的普遍概念的过程也是如此,而此能力的关键在于:自我意识的培养,理性的发展。
黑格尔认为,小孩、没有文化的人生活在具体的、个别的观念中,而受过教育的成年人,在自我教育中是作为思维者反省自己,反思就变成了对普遍概念的反思,苏格拉底的助产术的核心就是:引人反思。
因为“他(人们)过去是在具体表象中自由运动,现在则是在抽象概念中、在思想中自由运动。我们看到(苏格拉底)这样一种从特殊事物中进行抽离的工作,列举很多事例,用一种很麻烦的办法去做。”
反思的英文为:turn over to think,是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
其中的turn over有翻转、倾倒的意思,在英语中还常被用于(在脑子里)仔细考虑,深思熟虑,细想。
很像咱们常说的翻来覆去地想。
所以,坤鹏论认为,我们将其译为反思似乎有点不太合适。
因为,其中的“反”指回头、反过来,并不能100%体现英文原意,更没有了那种在意识中翻来覆去、深思熟虑的思想的过程。
而且,英文turn over to think中所表达的似乎较少含有“反过来”的意思,在里面“反过来”也是思想的部分过程,还应该有“反回去”,这样不断来回。
个人感觉,turn over to think翻译成“思索”似乎更贴切些,因为它的意思是反复思考探索。
在翻译中,将信息熵低的英文翻译成信息熵高的中文,真的非常困难,在不创造新词的情况下,相对于丰富的英文词汇来说,中文词汇明显不够用。
总之,这种反思就是意识从纷繁的表象到概括的抽象的思想过程。
为什么苏格拉底要重复举例,用这种很麻烦的循序渐进方法呢?
可能在当时,人们还普遍缺乏普遍概念的反思、普遍概念的知识以及教育。
二、结论二:两个层次的知识
通过上面的结论一,苏格拉底进一步又区分出了两个层次的知识:
一个层次是基于事实的观察;
另一个层次则是基于对事实的解释。
前者基于特殊的事物,后者基于一般的或普遍的概念。
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有思考过定义(概念)这个习以为常的东西,但它就像一层窗户纸,被苏格拉底一捅破,人们都会轻松地理解和认同。
如果在恍然大悟的那一刻,我们能够内观到自己的意识,一定会发现,它露出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这个定义,这个概念,就在自己熟知的事物里,为什么自己竟然从来没有在那里寻找过呢!
坤鹏论认为,关键就在于它是抽象创造出来的抽象,我们在话语中总会使用美、善、直线、三角形、圆、人、动物等普遍概念,它们都是我们从熟知的表象中发展而来,但是,只要深思一下,我们的意识就会有点懵圈,因为,这个事实表明,它们的使用实际上存在着某种实在的基础,可是,它们本身是否像个别的语词一样有着某种存在着的实在吗?
比如:张三指存在于一个特定地方的一个人,那么,人这个概念是否也指存在于某处的实在吗?
苏格拉底提出了特殊和普遍,在哲学领域称为共相(柏拉图理型论的雏形),不过他并没有深入到具体内容中,是柏拉图进行了发展和延续,并创立了著名的理型论(也称理念论、相论)。
理型是什么呢?
后面坤鹏论将会专门且详细地介绍理型论,这里先大概讲一下。
就像我们不曾创造出、描绘出,也不曾见过完美的圆形,但是,我们可以理解和说出什么是完美的圆形,这种只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完美圆形,可以称为圆形的理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理型基本就是概念的呈现。
理型论认为,这些概念化的理型是永恒不变的、最实在的存在者,它们独立于我们这个只存在纷繁复杂的、可感的特殊事物的现象世界,存在于理型世界,我们所在现象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部分分得了理型世界中相应的理型,是永恒而完美的理型的复制品、“影子”。
显然,不管是苏格拉底的共相,还是柏拉图的理型论,都属于毕达哥拉斯“变,也不变”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与赫拉克利特学说有着解不开的紧密联系,因为,赫拉克利特明确地指出,万事万物内全都有“一”的分身,并且随之也分有了“一”的逻各斯——世界运转的秩序。
而柏拉图的理型世界和现象世界,更是直接传承自毕达哥拉斯的二重世界理论。
简单温故一下什么是二重世界:
毕达哥拉斯将知与非知严格地区别开来。
他认为,依靠感觉的知,即非知;真正的知一定超越感觉。
这个主张被认为是二重世界观,即存在着理性与感性、知与非知、真理与假象这样的两个世界。
毕达哥拉斯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中最早主张二重世界的人。
当然,这样的观点在当时也不算新鲜。
在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等大文明那里,类似观念已经垄断了人们的思想。
巴门尼德那首真理与意见的诗歌,其背景就是二重世界——神所在的真理世界与凡人所在的假象世界。
换言之,共相论、理型论的根基是建筑于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
三、结论三:宇宙有着确定性的秩序和及其目的——善
正是分出了两个层次的知识,针对智者派的说法,苏格拉底认为,虽然人类存在着文化的差异,存在着实际的法律和道德规则的差异,但是,法律、正义和道德的概念还是可以像人的概念那样被严格定义——决定它们是什么的确定性要素。
由此,苏格拉底扩展到了我们周围不断变化的事实,坚信只要运用分析和定义的方法,这些事实都能产生出清晰而确定的概念。
这样的推导使得他相信,宇宙万物背后有着一个确定性的秩序,这个秩序必然是因为某个目的而存在。
这就是苏格拉底哲学中考察宇宙万物的方法。
它是典型的目的论构想,也最被所有事都想要个为什么的人们认同。
从苏格拉底的这个观点看,事物不仅有着它们自己特殊的本质和功能,而且在所有事物的整体安排中还有某种另外的、本质的、终极的目的。
所以,宇宙,以及其中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偶然的混合,每个事物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它们各尽其职,所有事物共同构成了有序的宇宙。
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事物的终极目的:都朝向善。
也就是说,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一”的逻各斯是:善。
显然,这与恩培多克勒的思想是相通的。
在恩培多克勒那里,“一”的逻各斯是:爱。
而爱与善,在很多时候是共性的,但是爱以及它的对立面恨,是客观的,善与恶,则满满的主观色彩。
所以,坤鹏论认为,苏格拉底也多多少少有着智者派类似的观念——人是尺度。
四、苏格拉底的套路
前面讲到真正的知识与人在事实中发现那些永恒要素的能力相关,这种能力被黑格尔认为与人们的自我意识紧密相关。
由于我们从小就受到过从表象抽象事物的教育,学习过抽象的原则,学过大量普遍概念,可以说,对于普遍概念的反思,以及具体事物的普遍概念,早已植根于意识中,这种能力使得我们认识普遍的东西,并且能够加以理解。
不过,坤鹏论认为,也恰恰是由于更多通过书本学习而非实践中来的学校教育,造成现代人中真正通过自己的反思形成或验证普遍概念的情况并不多,而且,成年以后,虽然实践多了,但是普遍概念又成了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绝大多数人则不再对它们进行任何反思。
于是,绝大多数人的普遍概念是建筑在沙滩上的,经不起考验,所以,在现代的我们看来,苏格拉底的方式很繁琐、很无聊,甚至有些讨厌。
为什么会讨厌?
在认知方面,很多时候讨厌情绪背后往往掩盖的是对自己无知的心虚。
苏格拉底的定义法是,从许多特殊事物发展出普遍概念的做法、不厌其烦地举例的做法,做的就是一个抽离工作——将一种永恒不变的要素从特殊事物中抽离出来,并使其呈现在别人的意识面前,通过一再重复,借助反复说明来建立抽象概念的主观确定性。
正是经过这样费力、冗长的抽离定义的过程,苏格拉底让那些与他交谈的人相信,虽然他们自以为对某件事物非常熟悉,实际上却是彼此互相矛盾的。
接着,苏格拉底趁热打铁继续发问,使交谈者不得不承认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包含着与他们的出发点相反的东西,当他们把自己的一些观念联系到一起的时候,矛盾就在他们的意识中自动地产生了。
这就是绝大部分苏格拉底谈话的套路和内容。
苏格拉底在对话中总会通过定义法而发展出一些观点,这些观点是与交谈者意识中原有东西相对立的,从而使得交谈者的意识陷入困惑。
将意识导入困惑,就是苏格拉底对话的主要趋向。
“他想用这个方法唤醒人们的见识、羞耻、意识,使人们知道他们以为是真的东西并不是真的,相反地,却是动摇的,由些便发生了认真努力求知的要求,这就是苏格拉底的作风的主要方面。”黑格尔总结道。
五、对于概念怎么看?
概念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它,人类的知识就是无数散沙,根本从无串成美丽的珍珠项链。
所以,没有一门学科离得开概念。
而哲学的基本单元更是概念,黑格尔说过:“哲学就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真理就是概念的科学体系,真理是过程,真理是主体。”“做哲学的科学道路完全不同,它是真正的思想和科学的洞见,只有通过概念所做的劳动才能获得。”
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概念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比如:就像尼采所批判的,由于每一个概念都必须“同时适合许许多多彼此相似的个例”,所以它只能通过“忽视”个体特征和实际存在状态,通过将“不同事物等同起来”而形成。
因此,概念(即词语)所引起的联想甚至不是人们接触其所指称事物中任何一个时候的经历过的那种“独特、完全个别的原始体验”。
再比如:概念也会成为人们认知的牢笼,让人变成教条,不敢越概念半步。
但是, 我们每个人都该有的觉悟是,如果将400万年压缩成24小时,人类历史始于午夜时分,即使进入到农业时代,也就大概出现在23点55分后,当下的我们呢,也不过是23点55分零几秒而已。
那么,如此渺小的我们凭着如何的自大去确定自己得出的概念就是终极版的呢?
再加上概率法则告诉我们,很多概念只不过是众多可能性之一,它们不过是幸运地在只有短暂历史的人类那里成了真,从而被人类确定为概念,可是一旦其他可能性,比如:与其相反的可能性发生,这样的概念也就不攻自破了。
比如:曾经热力学第二定律是那般的言辞凿凿,但是当概率论而非决定论的量子力学诞生后,它也只能从:
“在孤立系统内,任何变化不可能导致熵的总值减少。”
修改为:
“随着时间推移,一个孤立系统的熵不必然但非常可能会增加。”
所以,我们都该做一个像塞克斯都·恩披里克所说的怀疑论者:
“一些人声称已经发现了真理(独断论者),一些人表明真理是不可理解的(不可知论者),一些人则继续他们的研究(怀疑论者)。”
怀疑论是一种认识论,是认识问题的一种态度,更是探索真理的源泉,它拒绝对问题做随意的、不够严格的定论,它不赞同真理永远保持现有的样子。
黑格尔推崇怀疑论,他认为,在追求和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力戒独断论,在怀疑的基础上去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坚持正确的道路,避免失误。
他的过程哲学揭示了:真理的实现是自己建立自己,自己实现自己的过程,真理不是静止的、僵死的,因而求真是源源不断的,是我们终其一生需要做的一件事。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