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苏格拉底所说,美德即智慧,正如现实中很多人知识水平很高,却很蒙昧,因为他们缺乏智慧。
——坤鹏论
一、幸福的总原则
正如黑格尔所说:“哲学就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真理就是概念的科学体系,真理是过程,真理是主体。”哲学是一系列的概念的运动和发展。
而且,哲学是要把不可言传变成可言传,将那些我们认为只可意会的东西付诸语言。
所以,在哲学史及哲学思想的学习中,语义实在太重要了,而我们犯的很多理解错误,就是用当下的语义去理解过去的语义,很多时候虽不能说南辕北辙,也差之远矣。
还有一种较为突出的问题则是,用现在的、自己的价值观套评以前思想家的观点,就像提到善、美德等,我们往往将自己思想中的善、美德等用于理解2500多年前的苏格拉底,结果本来很简单的事,搞得无比复杂,正是由于这种问题,造成理解上的不小障碍或歧路。
另外,对于使用汉字的我们,还有一个障碍,那就是汉字的信息熵大,这造成一个汉字往往有着众多含义,而像英语等基于字母表的语言,一般会通过创造新词来对应新发现、新知识,而中文则往往将这个工作叠加到已经存在的字词之上。
所以,英语有70万个词汇总量,在全世界语言词汇排行榜上排第二名(第一名是阿拉伯语,词库中拥有1230万个词汇),并且,每年仍以涌现几千个新词的速度增长。
而汉语单独的汉字大约10万个,《新华字典》收录的单字是11100多个,《汉语大字典》收录的是56000个。,日常使用的话,7000个就足够。
同时,中文新词增长也比较缓慢,在《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中记录了1912年至2011年100年来主要新增的词条1.1万个词条。
坤鹏论讲上面这些也有感而发的。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有些问题总会绕进去出不来,结果发现结症就在于,自己下意识地拿着现在的语义,去理解2500多年前的哲学家所使用的语词。
比如:我们已经知道,善的英文是good,古希腊语的意思是:有好处,这就是苏格拉底那个时代善的语义,很单纯、很简单。
由此,坤鹏论认为,苏格拉底的思想是以利己、从“我”为始展开的,即使表现出来的是利他,也是因为人们认为最后的结果是利己。
因为只要注意他的表述,我们就会发现,他在说good时,本义总是“有好处”,且是主观的“有好处”。
总的来说,苏格拉底的思想方针是从个人到群体。
既然人的本性、德性是一样的,万事万物都具有永恒不变的要素,那么,对于一个人真正有好处的,对于所有人自然也是有好处的。
所以,苏格拉底倡导:做好自己,从“我”做起,“我”好,大家好。
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着对幸福的渴望,所以,我们会对自己的行动有所选择,选择的背后就是希望它们能带来幸福。
那么,哪种行动或什么行动可以带来幸福呢?
苏格拉底认为,首先要明白幸福的总原则是什么?
幸福的总原则就是:要让灵魂尽可能的善(好),这样才能使其成为优秀的灵魂,只有优秀的灵魂才懂得并能够正确获得以及运用财富、健康、名誉等外在的东西,从而让人真正得到好处——幸福。
在他看来,只要人们做出符合道德(善)的行为时,就是自身的“一”与整体的“一”以及它们的逻各斯的统一,福德一致,这才是最幸福的。
而当人们做出不道德(恶)的行为时,实际上自身的“一”是受伤的,同时也违背了逻各斯,所以,这对于本人来说是不幸的。
在被判死刑,弟子劝他逃往国外时,他说出了:“人重要的不仅是活着,而是要活得好。”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
其中的含义就是,活着并非做欲望的奴隶随性而为,苟且而活,重要的是要知道德性,正确地活下去。
虽然他认为审判不公,但自己也不能做出逃狱这样的不当行为,善是普遍性的,“恶法亦法”。
具体可看坤鹏论以前写过的:《读柏拉图早期著作 理解苏格拉底(中)》。
二、人为什么会作恶?
经由德性=知识(智慧)=善,苏格拉底继而反向推导出:恶行或恶其实是知识(智慧)的缺乏,所以才没有好处,恶行=无知=缺德(性)。
请注意,这里的无知更多是指不懂真理、没有智慧,而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知识,因为就像现实中很多知识水平很高,识字很多的人,一样蒙昧。
这个推理也使得苏格拉底确信,没有人会作恶无度或明知故犯地行恶。
因为,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向善的,这里的善更多指原义——有好处,也就是人都是追求对自己有好处,使自己幸福的事。
而前面文章中坤鹏论曾提到过古希腊语中的恶的含义是:无好处。
所以,纯粹意义上想要做“恶=没好处的事”的人是根本没有的。
既然如此,苏格拉底便得出:人们做错事其实都是不自觉的,是无知的结果。
可是,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我们经常明知道一个行为错了,还是会拼命去做,我们真的会故意而自愿地做错事。
对此,苏格拉底也承认人们会去做坏事,但他不认为这是明知故犯,而是无知造成人们以为这些事在某种意义上是好事。
也就是说,无知使得人们以为那些其实没好处的事是有好处的。
确实,很多时候,有些行动表面上带来了幸福,虽然实际上并不会,可是,无知的、不懂真理的、只看到表面的我们常常会选择这些本身有问题的行动,以为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幸福。
比如:小偷或许知道偷窃本身是错误的,但是他们依然行窃,就是希望以此获得幸福。
与此类似,我们追求权力、肉体愉悦和财富,也是以为它们是成功和幸福的标志,偏偏混淆了这些东西的真正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无知是对一个行动产生幸福的能力的无知,而不是对行动自身的无知。
所以,这本质上是对一个人的灵魂的无知,即不知道怎么办才能使“灵魂尽可能地善”。
我们的过错,就是对某些行为不确切地预期——以为某些事物或愉悦能够带来幸福——造成的后果。
也就是说,过错之所以是无知的产物,就是因为人们在做错事时却指望它会产生其产生不了的结果。
通过上面的推论,苏格拉底相信,恶行是无知,并非自愿,没有人会故意选择损害、破坏或毁灭自己的人性。
比如:我们选择痛苦,也是因为希望这种痛苦能够带来德性,实现我们人的本性——这个本性追求着它自己的好的生活。
所以,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当的,或者至少是对自己好的。
总而言之,无知,就是看不到某些行为并不能产生幸福,看不透行为的内在本质。
三、如何知道行为能不能产生幸福呢?
既然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分有“一”和它的逻各斯,都是本善、知善、向善的;恶只是源于无知,那么就好办了,只要提升人的德性,即“能够理性判断善与恶的知”。
也就是:,学习和掌握德性的正确知识——知己知彼的真正知识(真理):
第一,要有对人类本性的真正知识,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才是幸福所必需的;
第二,要有对事物和行为类型的真正知识,这样才能知道它们是否能实现人们对幸福的要求。
也就是我们的知识(智慧)要能够区分出:
什么东西只是表面上看能带来幸福;
什么东西确实能带来幸福。
苏格拉底说,德性的正确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而柏拉图在《美诺篇》中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
四、总结:他为西方道德哲学设定了方向
另外,苏格拉底相信人性的基本结构是共相的,是恒常的,因此,他相信有德性的行为也是共相的,恒常的。
简而言之,人性的基本结构和有德性的行为,不管到哪里,到什么时候,都是不变的。
这是他用来克服智者派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基础理论。
苏格拉底以理想为鹄,并认为理想可以表现在可感知的形式之中。
比如:他指出,道德的美就是借助体魄的美反映出来的。
这表达出了他不想被自然欲求所奴役,但是也决不想加以压抑的思想。
正如孟子所说:“形色、天性也,唯圣人后可以践形。”
(译文:人的形体和容貌,是天生的;只有像圣人一样的人才能体现天赋的品质。所谓“圣人”,乃“才德全尽”之人。孟子认为,人通过自身的修养达到了德才兼备,才能不辜负天赋的“形色”。)
苏格拉底为西方道德哲学指定了方向,自他之后的整个西方的文明史一直在遵循着。
苏格拉底的伦理学说可以总结为:
诸德为一;
知识(智慧)即美德;
作恶由于无知。
以上三点的核心实质就是:知识(智慧)即美德。
虽然后来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基督教神学家们对此也曾有过修正,但是依然是理性和道德方面万变不离其宗的主导性传统。
黑格尔有一段评价颇为高屋建瓴:
“我们见到在苏格拉底这里,规律、真理,以及以前作为一个存在出现的善,都回到了意识里面。但这不是苏格拉底这个个人身上的一种个别的偶然表现……在普遍的意识中,在苏格拉底所属的那个民族的精神中,我们看到伦理(即礼俗)转化成为道德,并且看到苏格拉底站在顶峰上,意识到了这个转变。世界精神在这里开始了一个转折……在这里开始了意识对自身的反省,开始了意识对自己本身的认识,认识到自己是本质——也可以说,意识到上帝是一种精神,也可以用一种比较粗糙、比较感性的方式说,认识到上帝带有人的形相。”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