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口就像泄气的开关,只要一打开,便会让你这只本来鼓鼓的气球一泄再泄,本质上,借口就是为了让自己不干、不坚持,因为任何事只要从其结果往前倒推,便会很轻松地看穿了它的本质与好坏。

——坤鹏论

坤鹏论:读《斐德罗篇》从修辞到爱再到灵魂(三)-坤鹏论

随着精读柏拉图的对话录,坤鹏论对两个问题越来越深有体会:

第一,了解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的太重要了,特别是国外的东西,因为文字里面浸染着历史、文化、社会。

第二,翻译很重要,特别是哲学这样以表述思想为主的学科,就像柏拉图对话录的翻译版本,坤鹏论发现没有哪位译者可以技压群雄,一枝独秀,所以只能将所有版本都买来,同时打开来对照着阅读。

当然,这样的好处也不少,可以互相验证,一些话这么说再那么讲,翻来覆去看几遍后,更容易理解。

一、吕西亚斯文章的主要论点

斐德罗说吕西亚斯的文章描写了“一位美少年受人诱惑,而引诱他的人却不是一个有爱情的人。妙处就在这里,他很巧妙地证明应该接受的倒是没有爱情的人,而不是有爱情的人。”请注意,这里的爱情指的是古希腊特有的同性恋——少年爱。

总结下来,吕西亚斯的主要论点是:被爱者在有爱情的人和没有爱情的人之间,应该接受的是没有爱情的人。

所谓有爱情,指的是激情远强于理智,特别是对肉体的爱欲非常强烈,而没有爱情,则指很理智,甚至让人感觉冷淡到没什么情感、对肉体也没有欲望。

19世纪德国柏拉图翻译家、诠释家施莱尔马赫总结得很到位:“一篇情赋出自吕西亚斯,主张男孩应当偏爱较为冷淡和情感不狂热的人,而非使人心迷意乱和充满激情的有情人。”

其实,这样的观点现在依然很主流,特别是在父母心目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找个踏实、老实的爱人,并认为那些激情澎湃的人不是花心,就是不牢靠,总之就是让人相当不放心。

根据上面的论点,吕西亚斯在文章中从头到尾都在列举有爱情的人的缺点,而没有爱情的人恰恰因为没有这些缺点所以应被接受。

就像坤鹏论在前面介绍过的,吕西亚斯特别善于在文章中隐藏自己,这篇文章便能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特点。

比如:它的开篇就给人一种演讲似乎早已开始,我们听到的已经是演讲的中间部分的感觉:

“你已经知道我的情形怎样了,也知道我期望这件事的现实对你我双方都有利益了……”

而且这让我们根本搞不清楚发言者是谁,只能确定他是没有爱情的人,而听演讲的人似乎是某个美少年,被追求者,但是,又似乎可以是一群面孔难辨的听众。

这种朦朦胧胧的最佳效果便是让不同的听众不自觉地以为是在说自己的遭遇与感受,从而代入其中,更加认同发言者,更容易被说服。

通过前面的修辞学系列专题,我们知道修辞学的目的就是获得听(观)众的认同,最终被说服。

值得注意的是 ,吕西亚斯在全篇演讲中都保持了这种含混性,从而隐藏了自己的面孔。

另外,为什么斐德罗会很喜欢这篇文章,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是他感同身受了,认同了。

根据《会饮篇》的描述,斐德罗与厄律克西马库属于恋人关系,而他又与厄律克西马库的父亲阿库美努是伴侣,这样的关系并不违反当时雅典的伦理规矩。

相信处于如此复杂的少年爱的斐德罗切身感受肯定不少,也更容易被感动。

坤鹏论:读《斐德罗篇》从修辞到爱再到灵魂(三)-坤鹏论

二、有爱情的人有哪些缺点?

在文章中吕西亚斯对于有爱情的人的缺点进行了全面阐述,坤鹏论再次提醒,这些缺点都建立在将爱情的目的看作是满足感官欲望的基础之上:

第一,追悔付出的恩惠

有爱情的人“一旦他们的欲望满足了”,就会追悔以前“所施予的恩惠”。

没有爱情的人“施予恩惠,不是受情欲驱遣,而是自由自愿的”,他们会量力而行,“顾到自己的地位能力,也顾到自己的利益”。

第二,计算好处

有爱情的人会“计算为了爱情在自己事业上所受的损失,要计算对爱人所施予的恩惠,又要计算他所费的心力”,从而会认为“他们对爱人久已酬劳过分了”。

没有爱情的人“不会为了爱情而忽略自己的事业,不用算计过去花费的心机,也不会因为爱情而引发家庭纠纷”,“既然这些麻烦都不存在,所以我们就可以自由自主地做博取对方欢心的事情”。

第三,为爱不顾一切,爱情转移造成伤害

有爱情的人,“声明他爱他的爱人超过爱一切人,只要能讨得爱人的欢心,说的话和做的事都不怕得罪全世界的人”,,这是爱欲的高贵——为了爱欲的对象可以放弃一切,但是,如果这话是真的,也证明他“会为了明天的爱人而抛弃今天的爱人,如果未来的爱人要他那样做,他会毫不犹豫地伤害现在的爱人”,常人的爱欲的习性就是新欢远甚于旧爱。

而且,有爱情的人因为爱得不顾一切,难免会对被爱者做出极端的事情,使其受到深深的伤害。

“有爱情的人承认自己不健康,有病,知道自己愚蠢,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在疯狂的时候所要做的事是好事吗?”

那么“一个人如果稍有理性,怎样能把自己交付给一个患恶病的人?”“这病连懂得病理的人都不敢诊治”。

第四,可选择性小

因为上面所提到的问题,显然“没有爱情的人要比有爱情的人多得多,如果你要在有爱情的人们中选择最好的,你就只能在一个很小的数目中选择”。

不过,“如果在有爱情的人们以外,你在世界选择一个最便利于你自己的,你就可以在一个很大的数目中选择”,因为现实中没有爱情的人更多,所以选择范围大很多,更有希望找到一个人值得做你朋友的人。

第五,爱炫耀

有爱情的人,自认为值得羡慕,所以“会大吹大擂地向所有人夸耀他们的心力不曾白费”,宣称他的爱情非常成功,以此掩饰实际的空虚。

没有爱情的人,“能够控制自己,只讲实惠而不求虚名”。

坤鹏论:读《斐德罗篇》从修辞到爱再到灵魂(三)-坤鹏论

第六,引来不好的舆论

有爱情的人,只顾着爱人,明目张胆地追求他们的爱人,对其他事情视而不见,他们的言行会让人以为是在一起满足私欲,“不免受亲朋指责,说这种交往不体面”。

没有爱情的人,则因为能够节制自己,从而没有人诋毁他们的往来,“从来听不见亲朋们说一句坏话,说他们不顾自己的利益”。

这个观点,吕西亚斯认为非常重要,所以他在最后结尾再次强调了一遍。

第七,嫉妒心强,易生气

有爱情的人,会“有许多事情可以使他们生气,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以为你故意要和他为难。”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想尽方法阻止你和旁人来往,深怕有钱财的人会用钱财赢过他们,有学问的人会用学问打败他们;无论一个人有什么优点,他们都会猜疑那优点对他们有不利”,所以,“他们劝你脱离了社会”,结果就是“使你在世上没有一个朋友”。

如果你不听他的话,还是和旁人来往,“他们就会寻你争吵,交情就要破裂”。

没有爱情的人,就算“满足了欲望”、“达到了目的”,“对那些和你来往的人们绝不妒忌”,反而“对不和你来往的人们还要厌恨,因为我们想,瞧得起你就是瞧得起我们,瞧不起你就是瞧不起我们”,所以,“我们的交往只会有恩,不会有怨了”。

第八,只看容貌,难以始终如一,容易分手

有爱情的人,“大半只爱容貌,对于爱人的性格和身世毫不明白”,他们欲求的是爱人的身体,既不了解爱人的个性,也不了解属于个性的其他方面,所以“当欲望消退之时,他就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还想成为你的朋友”。

没有爱情的人,“在达到目的之前,先有友谊,目的达到了,友谊也不会冷淡起来,而且往事的追忆会保证来日更多的交欢”。

第九,不会让被爱者成为最好的人

有爱情的人,只是一味地赞扬爱人的言行,一半是因为人们怕得罪爱人,一半是因为“他们的情欲把人们的判断力弄昏迷了”。

爱欲很容易让人们陷入这样的圈套,“事不凑巧没办成,换别人不会觉得痛苦,爱欲却会让有爱情的人认为沮丧得不行;若事碰巧成了,换别人没什么值得高兴的,爱欲却迫使有爱情的人赶紧大肆赞美”,所以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被其爱,“实在非常可怜,而不值得羡慕”,更不会让因为他而成为最好的人。

没有爱情的人,“和你交往中,不会只盯住眼前的快乐,而是也会顾及到你未来的利益”,“不会屈服于爱欲,而是支配爱欲”,“不会为一丁点儿小事大发脾气,若是大过错,也不过是慢慢地有一点小不快”,“至于无心之失,我就会宽容;存心犯的过失,我也会设法事先防止”,这些做法才是永久友谊的象征,这样的人才能帮助被爱者越来越好。

第十,只求一时满足,无法终身为友

有爱情的人,是那些对他所爱之人要求最急迫、最强烈的人。

但是,不管是爱还是恩惠,都应该赐予:

“不是最会讨好的,而是最能感恩图报的”;

“不是只知讲爱的,而是值得爱的”;

“不是只爱你年轻貌美的,而是到老也可以和你共安乐的”;

“不是达到目的就向人夸耀,而是顾全体面,守口如瓶的”;

“不是苟图一时欢乐的,而是‘白头偕老’,始终不渝的”;

“不是恩尽怨来,吹毛求疵的,而是你虽年老色衰,他还忠心耿耿的”。

上面所有“不是”是有爱情的人的特点,“而是”则是没有爱情人的特点,这么一比较,该选谁不言而喻。

最后,除了再次强调来自亲朋的舆论很重要,吕西亚斯还提醒道,不想让别人知道,“怕人知道了要说闲话”,这是在所难免的,因为“人多就不免嘴杂”,所以,“这种交往应该对双方有利,不应该对某一方有害”。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爱情这种情感并不会因同性恋还是异性恋而有什么不同,而这便属于爱情的“共相”范畴了,或者说它属于康德所说的先验。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