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绝大多数人的智商半斤八两,我们并不比身边的人聪明多少,所以,尽可能把那些喷薄而出的批评和指责硬生生地咽回肚子里,特别是你根本就没有实践过的事情,最好的选择就是闭嘴!
——坤鹏论
从今天开始,坤鹏论开始分享《理想国》这篇柏拉图最广为人知的对话录。
哲学界一般认为它是柏拉图所有对话录中最伟大的,或者与《会饮篇》一起位列前两名,要么比《会饮篇》更伟大,要么稍逊于《会饮篇》。
《理想国》的主要部分讲的是苏格拉底在两位青年的恳求下建构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国家,全篇讨论关于正义的品德,属于人类正义问题的开山之作。
它是柏拉图的盛年之作,大气磅礴,其中蕴含的思想博大精深,涉及了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几乎代表了整个古希腊文化,被称为哲学大全,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
而且《理想国》全篇所讨论的大多数问题都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比如:优生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男女参政、男女参军等问题,几乎都是普通人一生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真可谓千年智慧者的思想结晶,教你如何思考世界、思考社会、思考人生。
英国文学评论家怀海德说过,“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后来有人又进一步说,“所有西方哲学传统其实就是给《理想国》做的注脚”,后世西方哲学家都从这里创造各学说体系。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价值都在《理想国》里了。”
还有人认为,《理想国》犹如《论语》,是不可不读的人类思想经典。
根据希腊原文,该对话录名的意思是国家的治理,并没有理想的意思,更不指共和政体,所以译为《治国篇》最为贴切。
但是,由于古代拉丁文将其译为Respublica,英文译为Republic,所以早期常被译为《共和国》,现在一般译为《国家篇》,而坤鹏论选择的是意译的《理想国》。
还是按以前的惯例,先来将对话的主要人物介绍一下。
当然,这里面有些在前面的文章中有过介绍,为了完整,还是再把他们说一下。
这篇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为第一人称叙述的,其中的“我”是苏格拉底。
一、格老孔
还常被译为格劳孔,是阿里斯同的儿子,是柏拉图的亲哥哥(还有一个妹妹、亲兄弟阿狄曼图以及同父异母的安提丰),出身贵族,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代表,属于苏格拉底年轻富裕学生的核心圈子。
格老孔天性充满爱欲,十分聪明,有血气,总是勇敢异常,柏拉图曾借苏格拉底之口赞美他“素来见义勇为、又勇猛过人”,按当时的社会风俗,对于青年人赞美其勇敢是相当大的肯定。
这样的人常常极有政治抱负或野心,色诺芬在《苏格拉底回忆录》中记载道:“阿里斯同的儿子格老孔还不到20岁就一心想在城邦中做一名领袖,向群众演讲,他的亲友中没有一人能够制止他,即便他被人从讲坛上赶下来闹笑话;只有苏格拉底为了柏拉图和……卡米德斯的缘故善意地关怀他、并制止他。”
色诺芬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苏格拉底在大街上看到了格老孔,于是先是按惯例奉承一番他的理想,使其愿意和他对话。
接着,又问了格老孔一堆关于如何让城邦富裕、如何税收、治理国家的方方面面。
心比天高手比眼低的格老孔显然是无言以对,他要么回答没有考虑,要么说不清楚,要么推托这类事没必要亲自照管。
苏格拉底进一步劝诫道:“一国和一家同理,国家人口多,一些问题确实很难说上来,但如果能帮助一家,就可以着手帮助更多的人家,你为什么不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试一试呢?”
格老孔说:“只要叔父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的。”
苏格拉底笑了,他说:
“怎么?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还想希望包括叔父在内的整个雅典人都听你的劝吗?
年轻人,要当心,你一心想要出名,可不要弄个适得其反呀!
看看现实,在所有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些知识最广博的人。
反之,都是些最无知的人。
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们的赞扬,就应当努力对想要做的事求得最广泛的知识。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胜过别人;当处理事务的时候,你也就会很容易地获得你所期望的目标了。”
高傲的、一心想做领袖的格老孔被说服了。
在《理想国》开篇苏格拉底就介绍称,他和格老孔一起去了庇莱厄斯,此行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参拜色雷斯地方的猎神班迪斯,二是看看人们如何庆祝节日。
这篇对话录发生的时间一直比较有争议,据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其发生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11年间。
小知识
庇莱厄斯
也译为比雷埃夫斯,雅典重要港口,位于雅典城西南七公里。
它是雅典海军力量与商业力量的所在地,是雅典民主制的坚强堡垒。
因为世界各地的商人聚集在此,所以庇莱厄斯被称为“希腊世界最古老的民族大熔炉”。
纪念班迪斯的节日
雅典正月前两个月即萨尔格里昂月(11月)的19日,是雅典色雷斯人的女神节。
他们在庇莱厄斯举行火炬赛跑,纪念女猎神班迪斯。
苏格拉底一开始说“这是头一回举行这样的庆典”,说明这个节日是新的,纪念的女神也是新的,在《理想国》第一卷末尾苏格拉底才说出了这个节日的名称叫:班迪斯节,她是雅典人信的一位新女神。
而苏格拉底之所以滞留下来并展开了这场对话,格老孔功不可没。
当他们被波勒玛库斯一干人拦下后,正是格老孔抢在老师之前做了三个决定:首先是决定等等他们;其次是在他们的强力面前表示屈服;最后决定留下来。
在和苏格拉底的整个对话中,格老孔无疑比其他所有人加起来说的还要多,是这篇对话录最主要的对话者,正是在他的不停激励和协助下苏格拉底在言语中建筑起一个美好城邦,而且还根据他的特性在这个城邦中担当了重要角色——护卫者。
二、阿狄曼图
格老孔的兄弟,也是阿里斯同的儿子,在《理想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还在《申辩篇》和《巴门尼德篇》中被提及。
在《理想国》中,阿狄曼图以对教育的关注而著称。
与格老孔相比,他给人的印象更谨慎、更清醒、更缺乏创造力。
三、凯发卢斯
他的原籍为西西里叙拉古城,家族产业是兵器制造,后来在伯里克利的邀请下定居雅典,是一位富有的侨民,也很有名。
他的儿子分别是:老大波勒玛库斯、老二欧绪德谟、老三吕西亚斯。
在这篇对话录的第一卷,凯发卢斯和苏格拉底讨论了关于年老、财富与公道,非常精彩。
四、波勒玛库斯
子承父业,与兄弟经营着家族的兵器制造,以生产盾牌为主,雇佣了120个熟练的奴隶。
公元前404年,雅典寡头派的“三十僭主”政府建立,他们最早采取的措施就是攻击对新政府不满的外国居民。
波勒玛库斯和吕西亚斯被选为第一批受害者的10人名单,不仅没收财产,还以不忠的异己分子名义遭到逮捕。
结果,波勒玛库斯被处死,吕西亚斯则在大笔贿赂的帮助下从关押他的房子的后门溜出去,侥幸逃脱,流亡外地。
在《理想国》开篇,波勒玛库斯远远看到了苏格拉底和格老孔,便命家奴拦住他们,苏格拉底本意要赶回城里并不愿留下来,但是,波勒玛库斯威胁道:“你瞧瞧我们,有多少人?”所以,“要么留在这里,要么就打一架证明你们比我们强”。
苏格拉底表示,别呀!“就没别的路可走吗?”比如,“要是我说服了你们让我走呢?”
波勒玛库斯显然不吃这套,说:“我们不听你的话,你怎么说服我们?”
这时阿狄曼图插进来说,“你们根本不知道傍晚要举行一次供奉女神的马上火炬赛跑吗?”
苏格拉底一听,来了精神,“骑马传递火炬”这倒是新鲜事。
波勒玛库斯马上补充道:“正是这样,此外他们还举行一次晚会,非常值得一看,我们吃完晚饭出来走走,到处看看,在那里可以见到很多年轻人,跟他们聊一聊,留下吧,不要做别的事了。”
格老孔抢在苏格拉底之前便答应了——“看来我们得留下了。”
在这里提到了很多年轻人,还能跟他们聊天,这是苏格拉底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雅典人都知道他“好色”。
五、尼刻拉图
是雅典将领尼西亚斯之子,而尼西亚斯在叙拉古包围战中曾任雅典军的司令官。
尼刻拉图在公元前404年和波勒玛库斯一起被处死。
六、吕西亚斯
又常译为吕西阿斯,生于大约公元前445年,卒于大约公元前380年。
是公元前五、四世纪希腊最著名的演说家。
《斐德罗篇》中苏格拉底通过他的文章为起点对当时的修辞术以及智者派进行了批判。
因为吕西亚斯一家算是侨民,按城邦规定不允许非雅典公民为自己说话,因此,他的所有演讲都是由别人说出来的。
吕西亚斯师承于提西亚斯,后来在雅典讲授修辞学,并代人写诉讼演说。
公元前404年,他和哥哥波勒玛库斯被捕,后来通过大笔贿赂而逃亡外地。
次年,公元前403年,雅典的民主制度恢复后,吕西亚斯一度获得雅典公民权(因为如果不是雅典公民,是不能自己发言的,只能由别人代为演讲),他以这个身份控告三十僭主中的埃拉托斯泰涅斯杀害其兄波勒玛库斯,《反对埃拉托斯泰涅斯》这篇控告词是他最著名的演说之一,但是埃拉托斯泰涅斯最后被宣判无罪。
吕西亚斯传下了35篇演说,23篇完整,这些演说不仅是文学作品,而且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七、欧绪德谟
凯发卢斯的儿子,以前坤鹏论错将其以为是《欧绪德谟篇》的主人公,其实他们只是同名,却并非同人,这里纠正一下。
《欧绪德谟篇》里面的欧绪德谟和其兄弟狄俄尼索多罗斯是当时著名的智者,诡辩师以及修辞术老师。
八、塞拉西马柯
还常被译为色拉叙马霍斯、色拉叙马库斯。
生于约公元前459年,卒于约公元前400年。
是当时智者派的代表人物,在雅典教授修辞术。
据说他最先把诗的韵律用于修辞术,以及通过手势加强对听众情感的影响。
在《斐德罗篇》中,苏格拉底这样形容他:
“要是提到用哀婉动人的语言来使穷人和老人落泪,那么没有人在这方面的本领大过那位卡尔凯顿的大人物了,他在激起民众愤怒方面是个专家,而把民众煽动起来以后,他又能用咒语使民众的情绪平息下去。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进行诽谤和破除诽谤方面无人能胜过他,无论谣言来自何方。”
九、卡尔曼提德
他以后是修辞学家伊索克拉底的学生。
十、克利托丰
也被译为克利托芬,有一篇专门用他命名的对话录《克利托丰篇》,是柏拉图对话录中最短的一篇,但是到底是不是柏拉图的真作如今也还没有定论。
关于这个人的史料非常稀少,阿里斯托芬在《青蛙》一剧中将其被描绘为欧里庇得斯的学生。
从《理想国》的描述可以明显看出,克利托丰是雅典的政治家,活跃于公元前411年~公元前405年,是卡尔曼提德的追随者。
对话过程中,他在塞拉西马柯占下风时出来帮过腔,甚至在塞拉西马柯后退时还坚持观点,显示出他对自己意见的固执和信念,这种不愿屈服的态度也在《克利托丰篇》有所体现。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