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人事,往往逃不出一个共通的主要原因——利益,因此,大部分事情从这个角度思考,分析最终谁受益,受什么益,所谓的扑朔迷离眼花缭乱也就变得简单而迎刃而解了。

——坤鹏论

一、我们需要好的医生和好的法官吗?

在听了苏格拉底的一席话之后,格老孔问道:“到此为止,你的话简直太对了,但是我还有个问题看你怎么答复:我们的城邦里到底需要不需要有好的医生呢?”

因为“好的医生是不是就应该医治过最多病人呢(包括天赋健全和不健全的)?同样,最好的法官是否应该是同各种品性的人都打过交道的呢?”

而苏格拉底在前面说的却是,好医生治病的原则是,身体素质很好,生活朴素简单的人,才给治,如果是先天病弱生活还无节制的人,就算再有钱也不给他治病。

苏格拉底回答道:“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好的医生和好的法官,但是你知道我讲的‘好’是什么意思吗?”显然,“你把两件不同的事情混为一谈了”。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四十八)-坤鹏论

二、好的医生是以心治体

“医生从小就学医,接触各种各样的病人,如果他们自己体质不好,那就会得各种疾病,因此就有了亲身体验,那么这样的医生确实可能成为最有本事的医生。”

“因为你瞧,他们并不是在用身体医治身体,如果他们是在用身体医治身体,那么我们就不应该让他们的身体有病或者身体很差,他们是在用灵魂医治身体,如果他们的灵魂是邪恶的,他们也就不可能很好地治病了。”

在苏格拉底看来,好的医生确实需要经验丰富,技艺高超,因为他们的工作是以事实作为判断的标准。但是,光有好技术还不能称其为好,因为在他的“好”的定义中,最关键的还是灵魂的好坏,因为真正好的医生都是以心治体的,只有灵魂好、干净,才能很好地给别人治病。

三、好的法官是以心治心

“至于法官,可以说是在以心治心。”

与好的医生需要感同身受的经验不同,对于法官来说,“一个人的灵魂绝对不可以从小就与邪恶的灵魂厮混,更不能犯罪作恶去获得第一手经验以便判案时可以很快地推测犯罪过程,就像医生诊断病人一样”。

“如果想要法官的灵魂真的美好,判案公正,那么他们的灵魂从年轻时开始就不应该受到污染。不过,这样的人在年轻时会显得比较天真,容易受坏人的欺骗,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坏人的那些想法。”

“所以,一名好法官一定不是年轻人,而是老年人,他们很晚才知道不正义是怎么回事,他们以前知道不正义,但并不是把它作为自己灵魂里的东西来深刻认识的,而是经过长久的观察研究,在训练中把不正义看作是人心里的一种东西,他们仅仅是通过知识,而不是通过经验来认识不正义这种邪恶有多么巨大。”

苏格拉底,与医生靠事实、靠经验判断不同,好的法官应该是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他们不是通过亲自体验邪恶将其转化为灵魂中的邪恶,从而获得不正义的认识,而是通过长久的观察、研究、训练获得的对邪恶的知识,以此作为其判断的基础。

格老孔认为,“这样的法官好像是最高尚的法官”,显然,他并不认同这是好的法官。

苏格拉底解释道:“他不仅是最高尚的法官,而且是一名好法官,你的问题的要旨就在这个‘好’字上,因为拥有一颗好灵魂的人就是好的。”

“而那种多疑的狡诈之徒,还有那种自己干过许多坏事并认为自己手段高明的人,由于他总是提防自己的同类,并关注自身所属的那种类型,因此在与自己的同类打交道时,他就显得更加能干。但是当他和好人或长者相处时,情况正好相反,他会显得很蠢。在不该怀疑的时候他也怀疑,见了好人他也不认识,因为他自己心里根本就没有好人的理型。由于他碰到的坏人比好人多得多,所以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别人就都以为他是个聪明人而不是笨蛋了。”

“我们理想中的聪明的好法官一定不是这种人,而是前一种人,因为邪恶绝不会懂得美德和邪恶本身,而天生的美德通过教育最终能够懂得邪恶和美德本身,因此我认为,我们已经证明了这种人才是聪明的,而坏人则是不聪明的。”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四十八)-坤鹏论

这段话中有两个重点:

第一,苏格拉底坚信人类本性向善,如果邪恶懂得美德与邪恶本身,那么灵魂邪恶的人必然也会自动向美德靠拢,而摒弃邪恶。

第二,苏格拉底提到了一个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坤鹏论反复揣摩后认为,这里的观点与回忆说是一脉相承的。

让我们一起大致温故一下回忆说这个被称为“苏格拉底式的教育”的主旨:

“根本没有任何东西是从学习得来的,学习毋宁说只是我们对灵魂已知的、已具有的知识的一种回忆,而且这种回忆只是当我们的意识处于困惑状态时才被刺激出来。”

也就是说,当我们对外物感到困惑时,便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本质意义并不是掌握一种新知识的途径,而是回忆借助的重要手段。

那么,在教育中就不是老师会一些知识,而学生不会,然后老师教会学生什么;而是通过教与学,学生自己感受到了自己原来就应该具有的能力,学会了通过认真而又投入的对话进而不断自学和互相学习的方法。

想想也确实如此,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只要自己真正感兴趣,不管多难我们都会学下去。

那什么叫感兴趣?

其具体表现就是不断地发问。

归根结底,学习、研究都意味着人的意识的惊奇或疑惑,一切知皆源于问。

在对《美诺篇》的学习中,坤鹏论曾就美德是否可教进行过讨论,其中关键就在于:美德到底是什么?

我们很熟悉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美德即知识,但是,分析过后,就会发现这个翻译存在欠缺。

就算是将知识理解为苏格拉底所说的第二层知识、真正的知识——定义、普遍概念和共相,也是不妥当的。

因为现实中很多邪恶的人,他们拥有丰富的第二层知识、真正的知识,对事物的共相、普遍概念和本质了如指掌,甚至对于善恶知识,特别是至善的知识,远远超越了大部分人。

所以,坤鹏论认为,美德即智慧,才是最正确的翻译。

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自己也曾讲过:“人的其他一切东西是不是对他好,要取决于灵魂,与灵魂有关的好不好则取决于智慧”,“那我们就说智慧是美德,是全部美德,或者它的一部分”。

由此,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将苏格拉底所说的,人的德性是能够理性判断善与恶的知,修改为,人的德性是能够理性判断善与恶的智慧。

人与人的区别只是智慧多少的不同,我们的伦理价值是与智慧成正比的——美德的高低由智慧多少决定。

上面已经讲过,就算拥有第二层知识、真正的知识的人,也可能是邪恶的,那么第二层知识、真正的知识不等于智慧。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呢?

根据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阐述,以及坤鹏论的理解,知行合一才是真智慧,拥有第二层知识、真正的知识,还要将其付诸于行动,然后再通过知与行的内化,这样萃取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智慧。

而拥有真正智慧的人才会像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必然行善,无人自愿作恶”。

基于美德即智慧,即知行合一后产生的真正的智慧,坤鹏论认为,在苏格拉底、柏拉图那里,美德就是既可教,又不可教的。

可教,指的是知行合一中的知与行。

知,是第二层知识、真正的知识,可以通过类似诘问法这样的教育手段唤醒灵魂的回忆,让灵魂自己记起它曾在理型世界看到的那些理型;

行,就是如何行动,怎么做。

不可教,则指知行合一中的行和合一。

这个行更侧重行动不行动,因为很多时候知易行难,知道怎么做容易,做不做才是困难的;

合一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将知识与行动在内心中合一萃取出只属于自己、只有自己彻底领悟的东西。

它可以说是知识,但又高于知识,它是活的,是带着你的生命的、带着你的思想的,是能够与你不断成长的。

不过,一旦离开你,它就死了,成了冷却、固化的知识,也就说,当它一脱离你这个母体,诞生到外部世界的时候,它就已经死了。

我们将它称为智慧,这时候才算是真正懂得了事物的本质,才能够真正理性判断事物的善与恶,好与坏。

行动不行动,靠的是自己而不是教,合一萃取,更是靠自身悟而教不来,所以美德是不可教的。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四十八)-坤鹏论

四、苏格拉底的“好”是什么意思?

到这里,我们基本可以理解苏格拉底开头那句话中,他所说的“好”是什么意思了。

格老孔认为的“好”仅指医治过的病人多,同各种品性的人都打过交道,也就是通过丰富的实践经验,熟能生巧,造就了好技艺,他的“好”只是技艺好,只停留在技艺层面,单指技艺本身。

而苏格拉底讲的“好”则是德艺双馨,技艺要好,灵魂更要好。

其中,灵魂好是关键,不管是好的医生,还是好的法官,他们的好都体现在心治,前者以心治体,后者以心治心。

所以,好的灵魂才能最终成就好的医生和好的法官,如果灵魂邪恶,根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好的医生和好的法官。

而这与我们现在常说的,德才兼备,德为先,是一个意思。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