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大部分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灵魂。
——坤鹏论
一、前情回顾
在《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68)》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了以下内容:
第一,天体是如何运转的?
让我们根据文字一起在脑海中描绘以下画面:
必然之女神端坐在宝座中,高高在上,那纺锤般的宇宙在她的双膝间旋转。
她的三个女儿——命运三女神坐在她的身下,帮助宇宙运转,“克罗托用右手不时地拨着纺锤锭盘的外环,帮助它运转,而阿特洛波斯用左手以同样的方式帮助那些内环,拉刻西斯则交替使用双手,拨着内外两端”。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必然之女神的神形是硕大无比的,一切都发生在她的身上,来到此处的灵魂根本无法看到她的全貌,而命运三女神的神形则要比其母小很多,起码可以让灵魂看到她们的全貌,她们负责和灵魂打交道,料理其事务。
在八个锭盘圆环上都有一位像塞壬女神般拥有美妙歌喉的天女,她们不仅跟着所在锭盘旋转,并发出一个声音、一个音调,但是八个声音和音调碰到一起,就变成了一个和声,形成了最完美的宇宙音乐。
与此同时,命运三女神按照这个和声唱着颂歌,拉刻西斯歌颂过去,克罗托歌颂现在,阿特洛波斯歌颂将来。
大家可以看下图,是针对这段描述的图画,非常精细,就连那些天女以及每个神的相应动作都画出来了:
坤鹏论翻了翻前面的文章,发现没有对必然之女神做过介绍,这里补上。
必然之女神叫阿南刻(希腊语意思是必然性),英语必然性necessity一词正是源自于她。
她是希腊神话中命运、天数和必然的神格化,控制一切命运、宿命、定数、天数的超神。
在民间观念中,她是一位死神,因为死是必然的,在悲剧诗人的笔下,她成为众神也得服从的最高权力的化身。
她的形象是拿着纺缍的女神。
神可以打破命运的束缚,但定数与必然是必须服从的,所以说她的意志是绝对的,包含混沌卡俄斯在内的一切都必须服从和无力改变的,所以不论众神和凡人都尊崇她。
第二,抽签决定选择来世生活方式的顺序
先说明一点,在《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68)》中,坤鹏论按照多个汉译本选择仍了“拈阄”这个词,但是,根据王扬所著的《<理想国>汉译辨证》所说,古希腊人常用贝壳、陶片、石子、树枝、麦秸等作签,而汉语中的“拈阄”通常指用几张小纸片暗写上字或符号,捏成纸团,由各有关的人各取其中,以决定某权利或义务属于谁,虽然和这里的意思相近,但是联想不同,因此用“抽签”更为合适。
灵魂到达光束中央后,就必须立即来到拉刻西斯面前,神的代言者让他们先排好队,接着从拉刻西斯那里取来签牌和代表各种生活的样品图示,然后登上高台宣布拉刻西斯的神谕。
神谕的主要内容是:
接下来将按抽签决定顺序——对来世生活方式的选择的排序,谁抓到第一就第一个来选,以此类推,公平对待,全凭运气。
因为,每个生活方式对应着一个命运精灵,所以,灵魂要选择的其实也就是某种命运的精灵,选定之后,这个精灵便会一直跟随着他转生,在来世中按照命运的安排来一一实现该人的人生。
同时,神谕还提醒灵魂们,德性是可以自由取走的,愿意拿多少就拿多少,一旦取走,自负其责,神是概不负责的。
二、重温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精灵
既然讲到了精灵,而他在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又占据着很关键的位置,坤鹏论之前也多次提到过,所以,在这里再对其做一次温故,以便你我都能加深理解。
首先,坤鹏论在《为什么苏格拉底说美德是神授的?》中讲过苏格拉底的精灵——代蒙,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这里所说的精灵和苏格拉底的精灵极为相似,而对苏格拉底的指控中就有这么一条——“相信他自己发明的神灵”。
另外,在《读<会饮篇> 探讨什么是爱(十七)》中,苏格拉底说,爱神就是这样的精灵,它介乎于人与神之间,同时,学术界公认,关于精灵比较准确的说法是《会饮篇》中狄奥提玛的说法。
综合以上文章,以及还有没讲过的《裴多篇》、《蒂迈欧篇》的相关内容,坤鹏论总结出了关于精灵的以下要点:
第一,苏格拉底将这个精灵称为代蒙,并指出,人们命运的必然性由它产生。
由于苏格拉底将其讲得栩栩如生,如神一般的存在,致使许多人误认为他自己正在另外创造和崇拜别的神。
所以,后来在对他的指控中就有“相信他自己发明的神灵”这一条罪状,值得回味的是,苏格拉底的命运之必然性也就从这里产生了。
黑格尔对于苏格拉底的精灵说法给予的评价是:其内在意义是颠覆性的!
“苏格拉底的原则造成了整个世界史的改变,这个改变的转折点便是:个人精神的证明代替了神谕,主体自己来从事决定。”黑格尔如是说道。
第二,这个精灵只说不,从不说是。
苏格拉底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有一种特别的现象,亦即每当我要去做一件不该做的事情时,内心都会出现一个声音叫我不要做。”
这句话说明当人在做该做的事情时,精灵是不会有反应的,因为人性本来向善,做该做的事只是顺其自然。
但是,当你做不该做的事情时,精灵会叫你不要做,因为这件事并不符合你内心对自我的要求和期许。
有人认为,苏格拉底说得很玄乎,其实就像我们常说的:“我不能做这件事,因为良心不安、很不忍心……”
用现在的观念看,所谓的不安、不忍,其实就是良知,只不过苏格拉底用了一种非常具象化的方式来描述他的良知。
所以,精灵就是良知。
不过,黑格尔对这个解释并不认同,特别是苏格拉底会因为精灵而能够准确预测一些事情,这是用良知无法解释的,他指出:
“我们既不能把它想象成保护神、天使之类的东西,也不能把它想象成良知。”
“因为良知是普遍的个体性的观念,是自身确信的精神的观念 ,这种精神同时也就是普遍的真理。”
“精灵并不是苏格拉底本人,并不是他的意见、信念,而是一个不自觉的东西。”
“这种认识同时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结合在一起,常常能够作为一种磁性状态在别的情况之下出现。在垂死弥留的时候,在大病的状态中,在不省人事的状态中,可以出现一种情形,人会知道一些情况,知道将来或当时的事情,这些事情从常理讲他是绝对不可能知道的。”
“在苏格拉底那里,那与认识、判断、决定有关的东西,那出于意识和清醒状态以外的东西,是以这种方式,以不自觉的形式出现的。”
显然,黑格尔的表述让人感觉像是在说潜意识,但细品之后,又感觉它应该是超越了潜意识的更为神奇的东西,似乎有点像我们常说的第六感。
基督教经院派学者则认为苏格拉底的精灵是特别的神、天使或魔鬼的化身。
弗洛伊德干脆指出这不过是精神癔症、癫痫幻觉的状态,因为据说苏格拉底常常(在军营里)陷入麻木、僵直、出神的状态。
第三,在柏拉图哲学体系中,清晰地区分了神、精灵与人以及他们的关系,神与人无法直接沟通,要靠精灵,这个神与人的中介传递彼此信息。
第四,正如厄尔神话中明确表达的,精灵是神分派给灵魂的事物,以使人实现自己的命运,所以精灵对人的生活具有引导作用,也就是说,精灵的作用就是“作为生活的监护者和所选择命运的实现者”,不过,精灵的行为并不出于主动,而是出于神的命令。
柏拉图在《裴多篇》也提到,每个人去世后,那个曾经分派给个人的精灵会领他的灵魂去某地交付审判,然后灵魂经历过一段旅程后,来到光束之处,重新选择新的精灵,开始下一生的轮回。
第五,在后期的《蒂迈欧篇》,柏拉图又提出了另一种精灵——“现在我们应该把灵魂中最高级的部分认为是神所予我们的,作为我们的引导精灵”,他是对《裴多篇》和《理想国》中精灵不足的补充,是更为高级的精灵,其特点有:
他是内在于灵魂中的一个部分,对应的是《理想国》中灵魂三分中的理性;
他关乎德性,引导着人的灵魂追求神圣与永恒,但并不强调命运的达成;
他的行为是在现世的引导行为,引导人实现德性的上升。
柏拉图认为,在两种精灵的共同作用下,构成了一个人灵魂德性不断上升向善的完整过程,人的命运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改善。
其言外之意则是,神派两种精灵共存于一人之身,他们都是神所赋予人的神圣事物,一方面作为监护者出现,全面照料一个人,使其实现当初灵魂所选定命运,另一方面则以内在于灵魂的方式引导人的灵魂上升,拉升灵魂,提升人的德性。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