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的风轻云淡是因为真没遇上事,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人,行不行,都要在事上见。
——坤鹏论
一、前情回顾
在《柏拉图的理型论(三十)》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以下内容:
第一,“是者”是什么?
坤鹏论从语言决定论的角度分享了“是者”(being)的由来。
西方语言中,一个命题的表达总是:“s is p”。
其中s和p总是在变化的,只有“是”(is)是永远不变的,而这个“是”(is)确定了事物的所是。
所以,“是”就是万事万物的规定,而且,在西方语言中,“是”不仅仅是系词,它还是“起作用”意思,相当于我们传统哲学中的“有”,除此之外,它还有“存在”之意,可见其强大,是一切事物之“所是”的根本依据。
如果单纯从“s is p”这样的认识命题角度分析,在认识过程中三者所起作用上讲,“是”(is)才是最为关键的,任何命题都少不了它,否则就不能进行表达,也不能认识,它使一切事物其自身,成为人们所能表达、思考的对象。
不过,巴门尼德并没有提出being这个名词化的“是者”,直到柏拉图,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亚里士多德,才用“是者”来称呼。
第二,巴门尼德的“是者”是什么?
巴门尼德本人并未明确指出“是者”是什么。
但是,根据《巴门尼德篇》中苏格拉底的表述,可以知道巴门尼德在诗中说过,一切是一,而“一切”指的就是所有是者的总和——“是者”,所以,也就有了后人为其总结的:“是者”是一,“是者”是大全的说法。
坤鹏论认为,比较简单可能并不怎么严谨的理解是,不带引号的是者,指事物,加上引号的“是者”则是一切事物、万事万物的统称,相当于人、动物等这样的类别名称,只不过“是者”包含了所有类别,是一切。
而“是者”是一,应该是:“是者”是“一”,“是者”=“一”,也就是事物的本原(本质)为“一”,“一”则属于抽象的称呼,指某个独一无二的东西,色诺芬尼指其为神,称其为“一”,巴门尼德将这个称呼延续下来,并将其提高为一种形而上学,从而发展为了严格的一元论体系。
第三,《巴门尼德篇》中被忽视的芝诺论证
在《巴门尼德篇》开篇部分提到了芝诺的一个论证:从“是者”如果是多,反向论证“是者”是一。
这个论证属于典型的悬拟推论中的否定式。
所谓悬拟推论就是,在假设成立的情况下,论证可以成立。
具体到这里便是,假设“是者”是多成立,论证这个假设可以成立。
否定式则主要通过小前提否定大前提里的结果,于是大前提里的条件在结论中也被否定。
后面的八组推论基本也都是这样的推论。
二、从关于“一”本身的假设开始
不过,巴门尼德的表述并没让苏格拉底明白,后者希望他能亲自演示一下。
巴门尼德先是以自己年事已高推辞,苏格拉底便想请芝诺代劳。
结果芝诺却笑着答道:
“苏格拉底啊,我们还是请巴门尼德自己来做这件工作吧,因为他说的不是一件轻巧事。或者你没想到,你给他指派了一件怎样重大的工作吧?”
“如果我们是一群普通人,那就不宜请他做这件事,因为在众人面前谈这种事情是不恰当的,尤其是对一位这样高贵的人,因为众人并不知道,不经过这样详细的考察、解说和论证的过程,是不可能遭遇真理,以具有知识的。”
“所以,巴门尼德,我加入苏格拉底这一方向你请求,希望我本人又能在多年以后重新坐在你的面前,聆听你的教诲。”
接着,其他在场的人也纷纷请求巴门尼德现身说法,不要拒绝。
巴门尼德见状,只得从命,在一番感慨抒情之后,他开始了演示。
首先,得有一个假设,他建议“让我从我自己,从我自己的假设开始,作一个关于‘一’本身的假设:如果是一,或者如果不是一,都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也就是说,假设“一”是一,以及假设“一”不是一。
接着,巴门尼德还提出要找个最年轻的人来与自己配合问答,这个人就是阿里斯多特勒。
不过,在后面的对话中,阿里斯多特勒仅起一个简单应答的作用,对巴门尼德的陈述未提任何异议,所以接下来将其隐去,并将巴门尼德的问句改成陈述句。
三、第一组推论:如果“一”是“一”(上)
“如果是‘一’,那么,它当然就不是多(个)。”
这里的“一”相当于是泛指的“一”、概念的“一”,绝对的“一”,是一的本身,一的理型。
在这个推论中,巴门尼德论证了理型世界中的“一”——一的理型,不能被异于自身的其他范畴所分有。
这句话的意思便是,如果“一”是那一的理型,那它肯定就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
1.第一推论:“一”没有部分
“由此推论,‘一’就既不能有部分,也不是整个的。”
“因为,部分就是整体的部分”,“那整体是什么呢?不缺任何部分就是整个的。”
换言之,整体是相对于部分而言的,如果没有部分,就应该没有整体的说法。
“那么,‘一’在这两种情况下,即如果它是整个的并且有部分,就会由若干部分组成。”
“那么,在这两种情况下,‘一’就是多的,而不是一个了。”
“可是,它不该是多的,该是一个。”
“那么,‘一’既不能是多,也不能有部分。”
2.第二推论:“一”没有界限
“如果它根本没有部分,那它就既没有开头,也没有末尾,也没有中间了,因为这些都是某事物的部分的部分。”
“再进一步说,某事物的开头和末尾都是它的界限。”
“如果没有开头,也没有末尾,说明‘一’也是无界限了。”
让我们想一想,开头、末尾、中间其实都算是部分的一种,属于特殊部分,是比部分更具体的部分:始部、中部、末部。
这样,一个部分的特殊形式即是一个始部、一个中部、一个末部,其中每一个部分又因自身的整体性分为同样的这三种特殊部分,比如:一个始部再分为一个始-始部、一个始-中部、一个始-末部等。但是,“一”因为无部分,所以它便没有始部、中部、末部的。
3.第三推论:“一”没有形状
“接下去可以推论的是‘一’没有形状的。”
“因为它既不是圆的,又不是直的。”
柏拉图认为,圆和直是一切几何形的基本形构,那么,“一”只要不分有这两种形状,也就不会进一步走向其他几何形。
“圆的任何一个端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而直的中心在两端之前。”
所谓“直的中心在两端之前”意指,从直线的一端看另一端,看到它的中点在前面,不是在左右或右面,这和圆很不一样。
“那样,如果‘一’有直的或圆的形状,它就会有部分,就会是多的。”
这里的含义是说,如果分有部分,就必然分有形,不分有部分,就必然不分有形,所以,“‘一’如果没有部分,那它就既不是直的,也不是圆的了。”
4.第四推论:“一”不在任何地方,包括他处和它自身里
“从上述推论,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一’不在任何地方,因为它既不是在一个别的东西里面,也不是在它自己里面。”
柏拉图认为,在其他东西里面是在某处的一种,这种情况由两个重要成分组成:一个是包围,一个是接触。
“它如果在一个别的东西里面,那就必须为它所在的那个东西所包围,并且在许多方面以许多点接触那个东西,可是‘一’本身是一个,并没有部分,也不是圆的事物,是不可能在许多方面以许多点接触到周围的东西的。”
“再则,如果‘一’在它自己里面,那么它的包围者无非就是它自己,因为它实际上就在自身中,而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存在于某事物之中却又不被那个事物包围,这样包围的是一个事物,被包围的是另一个事物,因为同一事物不可能作为一个整体既包围又被包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就不再是一,而是二。”
这个结论所根据的一条原则在《理想国》第四卷中讲过:
“同一的东西不会在同一个部分,就同一的对象,同时去进行或是去承受正好相反的事件。”
“不可能同一个东西,由于它本身之中的同一个部分,就着同一的对象而说,在同时,做出截然相反的事来。”
而灵魂三分说就是建筑在这个原则之上的。
“因此,‘一’不在任何地方,既不在它自己里面,又不在别的东西里面,那就不是在任何处所的。”
以上论证高尔吉亚在反证巴门尼德也用到过,他论证了“是者”不在任何地方。
首先,根据巴门尼德的理念,“一”(“是者”)是无限的,但是,它如果处在一个地方,就是被他物所包围,被物包围,就是有限的,因为包围者大于被包围者,但没有什么比无限更大,所以“一”不在任何地方。
接着,高尔吉亚又论证说,如果“一”被包围在自身之内,那么包围者与被包围者就成了一个,同时又是一个地方,这是不可能的。
最后,“一”在小于它的地方,那么,“一”就是无处所在,这也是不可能的。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