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你所认为的默契不过是偶然、巧合罢了,所以这个真相放到恋爱中就是别自作多情,放到其他事情里就是别妄自尊大。

——坤鹏论

坤鹏论:读《斐多篇》论灵魂(二十五)-坤鹏论

英国作家、诗人、散文家奥斯卡·王尔德说:没有什么值得知道的事是教得会的。

真是经典啊!越品越喜欢。

一、前情回顾

在《读<斐多篇> 论灵魂(二十四)》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了:

灵魂的本质是什么?(六)

这是苏格拉底针对“灵魂即和声”第二轮反击的第一枪。

此前,苏格拉底轻松地从逻辑角度论证了“灵魂即和声”与“灵魂在进入身体之前就存在”是相互矛盾的。

而西米亚斯之前就坦诚自己深信后一个说法,所以他很干脆地立马改变了立场,认为“学习即回忆”才是与“灵魂在进入身体之前就存在”一个调调的、合拍的、调和的。

不仅如此,西米亚斯还对“灵魂即和声”进行了批判,指出这个说法是没有经过论证的,只是好像、可能,说来也动听,依靠似是而非的比喻,所以许多人相信。

但是,光是凭着可能进行的论证是靠不住的,因为可能、好像都是不能作为证据的,如果我们不加以提防,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反之,他表示,“学习即回忆”的说法却是经过正确论证的,因为人们都同意灵魂投入人身之前已经存在了,正和人们称为“是者”(绝对本质)同样是存在的,西米亚斯相信这绝对本质,相信它是有充分、正确的根据的,所以,他不能相信自己或别人所说的“灵魂即和声”。

西米亚斯提到了本质,而这可以视为抛砖引玉,暗示论证将渐渐从表面向着本质深入展开。

在听完西米亚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之后,苏格拉底表示还有另一个考察它的办法,接着便开始了第一波反击论证。

如果按照“灵魂即和声”的说法,和声是七弦琴产生出来的,和声完全决定不了自己,既不能制造声音,也不能产生与相反的东西(不协和的声音),它的存在必须基于物理要素,比如:七弦琴的木料和琴弦。

同时,这些物理要素处于什么情况,和声就处于什么情况,比如:七弦琴消灭了,和声也会先于它消灭。

正是以上原因,和声起什么作用,受什么影响,全靠它的组成成分调和使然,调和的程度越深、范围越广,和声就会越完全、越强、越充分,反之,调和的程度不完全、范围比较窄,和声就会比较不完全、比较差、不够充分。

这样推论下来,和声也就有了程度上的差别,有的是完全的和声,有的是不完全的和声。

但是,灵魂却不是这样的,不可能出现这个灵魂还欠着点儿,还不够一个灵魂,那个灵魂够充分,比一个灵魂还多余点儿。

这是苏格拉底论证的灵魂与和声的第一个不同,所以,灵魂不是和声。

坤鹏论:读《斐多篇》论灵魂(二十五)-坤鹏论

二、灵魂的本质是什么?(七)

接着,苏格拉底又开了更为诛心的第二枪。

这段论证的核心所在:

从本质上讲,和声就是和声,只有调和好的声音,绝不对不会存在相反的声音——不协和声,而且按照“灵魂即和声”的说法,和声“完全不能推动、制造声音,或者做出某种跟它组成部分相反的事情”,又怎么可能产生程度上的不同呢!

因此,“灵魂即和声”的说法中对于和声有程度不同的认识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而现实中有好的灵魂,也有坏的灵魂,灵魂中存在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差别,那么灵魂就不可能与和声相似,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这是灵魂与和声的第二个不同。

让我们、来看苏格拉底是如何进行论证的。

“请密切注意,宙斯在上,我们说一个灵魂既理智、又有德性,因而是好的,另一个灵魂既愚钝、又缺德,因而是坏的,这些说得真实吗?”

“当然说得真实啊!”

“那些主张‘灵魂即和声’的人会怎么说灵魂中有德性和邪恶呢?”

“他们会不会说:这是另外一种和声和不协和声?这一个灵魂已经被调音,是好的灵魂,在本身就是和声的自身中有别的和声,而另一个灵魂本身则是不协和声,自身中并没有别的和声。”

“我嘛,我倒不会这么说,”西米亚斯说,“不过,显然那些假定‘灵魂即和声’的人恐怕会这么说。”

“可是,我们先前已经同意过了啊,”苏格拉底说,“一个灵魂比另一个灵魂既不更多也不更少地是灵魂啊?同样道理,一个和声比另一个和声既不更多更满、也不更少更差地是和声。”

也就是说,如果在前面部分认可一个灵魂跟另一个灵魂没有程度的差别,其实也就等于是认同一个和声跟另一个和声没有深浅、广窄这些程度上的不同。

苏格拉底相当于将“灵魂即和声”倒转了一下——“和声即灵魂”,因为前面论证下来证明了灵魂没有程度的区别,灵魂就是灵魂,一个灵魂不能带点儿多余,或留点儿欠缺,那么,同样道理,和声就是和声,不能再增加一点或减少一点,是调和得恰到好处,“一个和声既不更多也不更少,就是已经被调和得既不多些也不少些。”

“可是那调和得不多也不少的,是具有较多或较少的和声,还是具有等量的和声?”

“等量的。”西米亚斯答道。

也就是说,和声是声音调和得恰到好处了,不能增加或减少,相当于都是同样充分的和声。

对此,也就是完美状态的描述,我国先秦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的那段话极为贴切:“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坤鹏论:读《斐多篇》论灵魂(二十五)-坤鹏论

同理,如果“灵魂即和声”,那么,“一个灵魂既然跟另一个灵魂并无程度的差别,不能更多点、少点,那么,灵魂就是不多不少地调和的了,灵魂也只能是不能再有增减的”。

“既然灵魂是这样经历过来的,灵魂恐怕就不会更多地分有不协和声,也不会更多地分有和声。”

“再说,既然灵魂是这样经历过来的,一个灵魂恐怕就并不比另一个灵魂更多地分有劣性或德性,如果劣性就是不协和声,德性就是和声的话。”

也就是说,所有灵魂中的劣性或德性也是相同等量的,没有任何区别。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不仅如此,西米亚斯啊,按照正确的说法,如果灵魂是和声,就压根儿没有一个灵魂会分有劣性,毕竟,如果一个和声明显完全地是和声这个东西本身,恐怕就绝不会分有不协和声”,换言之,如果和声完全是和谐的,就不可能有任何一个部分是不和谐的。

“那么,灵魂既然完全地是灵魂, 也就不会分有劣性。”

“所以,按这个说法,对我们来说,如果灵魂生来就一样地是灵魂这个东西本身,所有的灵魂都同样是一个灵魂,所有生物的灵魂都将会是一样地好。”

也就是说,按照“灵魂即和声”这个说法,所有的灵魂都是天生一样的,并且一切生物的灵魂全都同样是好的,没有劣性,没有坏的灵魂。

“那么,要是这个说法会经历这番结论,如果‘灵魂即和声’这个说法假定正确,你觉得这样说美吗?”

“你觉得这样说美吗”的意思是:这样的结论对吗?你能接受吗?

“一点儿都不觉得美。”西米亚斯回答,也就是一点儿都不能接受。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