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一切没必要的修饰完全剥离,只从根源看去,这个世界的一切,包括人类在内,都只在追求着一个字:好(善)!

——坤鹏论

坤鹏论:书虫亚里士多德-坤鹏论

最近有网友在后台留言说,亚里士多德就是个西方虚构出来的人物,忽悠世界人民,以此凸显西方文明的。

坤鹏论之前也曾了解过此类传言,它们大致包含三个观点:

第一,亚里士多德是西方虚构的人物。

第二,亚里士多德的事迹和著作有虚构、托伪或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情况。

第三,西方某个神秘组织一直在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历史造假。

坤鹏论认为,第一个观点,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亚里士多德不仅仅只在西方文明中有所记载,在其他文明,比如咱们中国也是不断有记载的。

比如:在元朝的《回回药方》中就出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介绍。

到了明朝已经有了《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概论》的译本,其中文译名为《名理探》,译者为明末的李之藻,而且,当时中国相关学界普遍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有120卷。

对于第二个观点,也就是事迹和著作是否有虚构,不好说,因为这个世界上就没有100%真实的历史。

第三个观点吧,可以归为典型的阴谋论,因为小规模、随机的造假在所难免,不仅西方,世界哪个地方没有?!但是,大规模、系统的造假,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请相信,谎言重复一千遍,它还是谎言,一个谎言要用无数个谎言去圆,跨越成千成百年,最终总要露馅儿的。

就算是退一万步,亚里士多德真是虚构的,可是我们学习的是思想、内容,只要思想和内容对我们有帮助,何必非要死揪着产生它们的人不放呢!

正如钱仲书先生所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坤鹏论:书虫亚里士多德-坤鹏论

一、柏拉图学园

在《亚里士多德 古代知识界的时髦人物》中,坤鹏论讲到17岁的亚里士多德来到了雅典,拜在柏拉图门下。

就这样,他在柏拉图学园里一待就是二十年,一直待到柏拉图去世,最后因与新任学园园长理念不合才离开。

柏拉图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的学校,在这里,有着一种新鲜的教学方法,其中包含着知识、政治、研究、培养等各个方面。

这所学园在很多地方与类似宗教团体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相似,它原本是以缪斯女神的名义建造的,不过更崇尚哲学与政治的教学。

在学园里,学生和老师保持一种无拘无束的关系,可以畅所欲言地探讨问题,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同时,这里也招收女弟子,奉行男女平等的政策。

很快,柏拉图学园这种推广教育的传统迅速在希腊范围内传播开来。

该学园的学术研究活动一直持续到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反异教运动。

在其存在的900多年里,它为西方世界和近东培养出大量的学者、文人。

之后,西方的学术考研机构依然沿用阿卡德米(柏拉图学园本名为阿卡德米学园)这一名字。

二、爱读书的学霸

从学习、思维的风格上,亚里士多德体现出了与柏拉图的不同。

柏拉图经常依靠自发的想象探索现象,往往陷入深邃的思维世界。

他坚信灵魂回忆说,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感受都是虚幻的、不可靠的,而知识、真理在那理型世界。

而我们的灵魂曾在天上随神巡游时看到过理型世界,所以,当灵魂下到现实世界后,获得知识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哲学的观照作用,回忆起那埋藏在灵魂深处的体验。

这类似于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即通过面壁、顿悟等修习形式达到思想飞升的效果。

所以,柏拉图经常在学生面前沉湎于自我的苦思,对别人的看法采取不重视的态度。

而且,他更感兴趣数学,认为数学,特别是几何学,是通向理型世界的桥梁。

亚里士多德呢,他对数学不像老师那样感兴趣,他更注重实践、经验材料,采取大量、广博式的推证,通过书籍理论的研究,丰富自己言行的分量。

而且,他绝对属于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超级学霸,求知欲惊人得强,还极为自律,努力学习,在各个学科上均显示了超凡的才华,在学园中格外突出。

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将观察到的自然知识进行高度凝练,提升至典型化的理论,且是哲学史上罕有的一位具组织天才与分析头脑的科学家。

而且,柏拉图学园也亚里士多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为晚年的柏拉图兴趣已经转向了数学、分类学和自然科学,所以在他的安排下,学园设立了动物学、植物学等学科,开始对生物进行分类研究。

同时,在这一时期,医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学科的专家们也来到了学园。

他们为学园,更为亚里士多德提供了接触大量经验事实的机会。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古希腊的学术文化正式确立了生物分类研究。

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就生物的分类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柏拉图曾在《蒂迈欧篇》中深刻地推广了这种讨论形式。

不过,亚里士多德在这门学问上的成就远超他的老师。

后来,他所从事的学科分类中首创了世界第一个生物系统分类的方法。

亚里士多德酷爱读书,据说柏拉图送给他的绰号就是“书虫”。

而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住处外面亲笔书写了“读书人屋”的匾额,立志增加自己的书本知识学习。

也有说这个“读书人屋”或“读者之家”是柏拉图说的,还有人猜测,这其实是柏拉图含蓄地讽刺亚里士多德不过是个书呆子。

坤鹏论:书虫亚里士多德-坤鹏论

据说,亚里士多德读书这件事在当时是十分大胆另类的。

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那时候的希腊,读书并不盛行。

所谓公开发表的作品,只需要派一名专门负责书写的奴隶记录下来,然后再到公众场合去阅读就可以了。

而当一些人需要知道书中的内容时,他也只需要让奴隶读给他听。

那时候,很少有人自己亲自读书。

很多学识丰厚的学者,大部分知识都是“听”来的,甚至,除了基本书写外,他们识字都不多。

因此,亚里士多德敢于自己读书,在当时就显得勇气十分可嘉了。

而且,他还广泛地收集书籍,不惜重金购买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手稿(当时无印刷品,皆是手稿),建立自己的图书馆,这为他日后组织自己的藏书体系奠定了基础,更为人类学术文明发展贡献了图书馆书籍分类法。

正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勤奋好学,又极具天资,在学园中,他对所有辩论都产生了兴趣。

辩论的内容涉及数学、天文学、法律和政治,而且他似乎很具备这方面的天赋,尖锐的观点配上善于观察的优点,使他很快在学园里面名声鹊起。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名是需要一个特别的事件的,也就是我们成语一鸣惊人的“一鸣”,亚里士多德也不例外。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