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新思想,不夸张地说,如今只要是人能想出来的思想,历史上都已经有人提出过了,所以,现在更多的不过是用不同的语句将已有的思想讲出来,或是对其进行解释而已。

——坤鹏论

坤鹏论:读《形而上学》 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30)-坤鹏论

第二卷第二章(二)

原文:

再者,极因(目的因)是一个“终点”,

这终点不是其他事物,而其他一切事物却是因它存在。

如果事物有了这样的一个终点,过程便不会无止境地进行,它就不是无限制的;

若是没有这最终结果,便没有极因,没有了何所为。

但是那些主张无尽系列的人不自觉地便将“善”的性质抹掉了(但是任何人在没有界定有限无限之时都是手足无措的);

世间也必会失去理性;存在理性之人总会迎合一个目标而有所行动,即有所为而为,所为的东西便是界定;

终结(目的)也正是在为之“界定”。

解释:

其次,目的、终点,即何所为,它将宇宙设想为通向某种目的的状态。

这就是四因中的极因,它不是任何其他东西,而其他东西却都因为它而存在着。

如果事物有了这样的一个终点,它就不是无限制的,如果没有了这最终结果,也就没有何所为了。

那些主张无限的人没有认识到他们是在把善的本性排除在外。

如果不能期求达到某一界限(目的),人就不会有所作为了,

在世界上也就没有理性这个东西,

凡是有理性的东西,永远是有所为而为,

所为的东西就是界限,所以目的就是界限。

坤鹏论认为,这背后的原理就是:一切向好,

好,即是善,这个善,不是我们现在那个包含了太多道德色彩的善,它就是简单的好,

也就是说,一切事物皆向着对自己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目的,

不过,这个目的是阶段性的,到达一个之后,便会有更高的另一个好,即目的出现,

用咱们的老话说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成了百万富翁,就会想着拥有千万身家。

萨特将此称为超越,认为它是人的特质之一,

即:具有不断把自己抛掷向未来的能力,所以人是自为的存在,就是永远处在要到那里(目的)的状态,是一个至死方休的运动的状态,从不停息,这一秒和上一秒以及下一秒都不一样。

人,之所以是自为的存在,就是不断超越着。

而这个不断超越的背后就是靠人的理性,因为理性知道目的,理性总是为了一个有限度的目的而起作用的,它迫使人不断奔向目的,那么,如果没有了目的,也就相当于抛弃了理性。

这里还涉及到了康德的二律背反。

我们假设存在一个最终的目的,那么宇宙是有限的,目的就是界限。

如果我们不设想一个最终的目的,整个宇宙的存在就是无目的(这里暗含着的是,如果宇宙是无目的的,为什么会诞生出一个试图追问宇宙意义的人?这就是人择原理的想法)。

黑格尔为了消解这个二律背反,他将“无限”这个概念内涵改了。

他认为,所谓无限,不是说存在一个最终的无限物,而是指的是一种自我决定性,精神活动就具有这样的状态。

无限不是一种僵化的无限状态,而是自有限至于无限的活动。

传统上我们理解的无限,要么就是一种没有质的延伸,比如说线条可以无限延伸,这只不过是数量上的延伸;另一种理解就是,无限物是处于彼岸的一种在者,比如说上帝是一个无限圆满的存在者。

黑格尔认为,两者就是假的无限。

原文:

但这本质(“怎是”或“是的是”)也不能引出另一个更为充实的定义。

因为原先的定义较之于后来衍生的定义总是更为贴切的。

在这样的系列中,如果第一项定义没有做对,以后的每一步也不会准确。

还有,有这样说法的人实际上对学术的破坏;

因为要想找到无法再作解析的词,这点是办不到的。

根据这些想法,知识也是成为不可能的了。

事物若是真的有这样无穷尽之意,人们将如何而认知事物?

因为这不是一条线一样,可以作无尽分割,

但实际上,就拿线来说,这无尽之分还是不能想象的,能想象的只是一些假定有界限而很短的线段而已(若是想要寻找一条可作无尽分割的线,便没有办法计算有多少的线段)。

依据可变化之物来想象物质之无穷也是不能的。

若是说无穷尽的事物能够存在,那么这个无尽的概念便不是无尽的。

坤鹏论:读《形而上学》 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30)-坤鹏论

解释:

这部分说的是本因,以人的定义为例:

“怎样是人?”

“人是理性的动物。”

“怎样是理性动物?”

“这是理性的有感官的活体。”

……

这样一个定义引出另一个定义,如果要学习知识,就不能这样无尽地进行下去。

亚里士多德表示,本因不能对于另一个表现更充分的定义无穷后退,因为在这样一个系列中的早先的定义是比后来的定义更为充分的定义。

如果说它能够无穷后退,就是抛弃了知识,它蕴含着直到我们达到包含在定义中的不能分析的语词时,我们不能认识。

亚里士多德指出,为什么我们必须设想不能无限延伸下去呢?

比如说,线条是可以无限延伸的,但是如果你这么去把握线条,永远无法把握住,你必须把它截断,把它的可能性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才能把握这个线段。

所以这里就能明白,之所以设想它是非无限,是因为它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必要手段。

原文:

但如果原因种类的数量是无尽的话,那也将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样我们只有肯定某些种类的原因之后,才可以探索知识,

若是说原因是一一复加的,那么于有限的时间内,人们是无法并举的。

解释:

如果原因的种类是无限的,知识同样地将是不可能的,

因为知道一个事物就是知道它的原因,

但是那无限地可以增添的东西是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被思想所穿越。

所以我们只能设想它不是无限的。

我们只能以有限的种类作为我们的观察的立足点。

所以它必须要有个节点,能够使人类能够把握这个世界。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