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性的原因,人是很难真正谦虚的,除非是真正见识了最顶级的人物,比如:哲学,在仔细阅读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尼采等人的言论或著作,才会真正对这些大哲学家心服口服。所以,不管认识什么,一定要去看它最顶级的代表人物,这样你才大概率地不会沦为井底之蛙。

——坤鹏论

坤鹏论:读《形而上学》 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37)-坤鹏论

请大家注意,在希腊文原版中这部分的问题是没有次序编号的,国内的译者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对照第一章所提各问题的次序进行了编号。

一、第三卷第二章(五)

原文:

(4)又,我们是否承认可感觉事物的存在,还是也承认其他事物也是存在的?

解释:

这部分讨论的是第四个问题:有非感性的实体吗?

原文:

本体只有一类,或可有若干类,若是有人以为数学理论所研究的通型及间体都是本体?

解释:

正命题:在感性事物之有其他的实体。

而且,如果有非感性的事物,那么它们有多于一种的吗?例如:理型和中介体,它们都是数学的对象吗?

显然,这是以柏拉图理型论为代表的观点。

原文:

通型是原因,也是独立的本体,这含义我们曾在初提及这名词时说过;

理型论的疑难甚多,其中最不可解的一点是说物质世界以外,另有某些事物,它们与可感觉事物相同,

但它们是永在的,而可感觉事物则要灭坏。

解释:

亚里士多德指出,理型论中,将理型定为原因,同时也定为独立的实体。

不过,理型论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困难,其中最难理解的就是,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独立的理型存在的世界,理型与感性事物相同,但前者永恒常在,后者则是有朽的。

原文:

他们不加诠释地说有一个“人之本”,一个“马之本”,一个“健康之本”,——这样的步骤犹如人们说的神,却是以人的形态出现。

或者说所谓的神其实际就是一个永恒存在的人。

但是,柏拉图学派所说的理型实际也就是某些永恒存在的可感知事物。

解释:

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学派除了将感性事物说成是处于生成变化之中,而理型作为实体是不变的、永恒的之外,没有在它们之间作出什么区别,他们说的人自身(人的理型)、马自身(马的理型)、健康自身(健康的理型),就像将神说成是永恒的人不过是将普通的人永恒化了而已。

坤鹏论:读《形而上学》 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37)-坤鹏论

原文:

又,在理型与可感觉事物之外若涉及两者的间体,我们又将碰到许多疑难。

解释:

对于中介体的信仰也包含着许多困难。

原文:

明显地,依照同样的道理,将在“线之本”与“可感觉线”以外,还另有“间体线”,其它类的事物亦复如此;

这样一样,因为天文学既是数学中的一类学术,那么,在可感知的天地以外又另有天地,可感觉的日月以外(以及其他天体)另有日月了。

可是,怎样才可以让相信这些事物?

假想这样的一种物体为不动的,不太合理,但要假想它正在活动也不可能。

——光学与音律所研究的事物相似;

由于同样的理由,这些都不能脱离可感觉事物而独立存在的。

解释:

困难表现为,在众理型和感性事物之外,将会有诸多的中介事物,比如:

——可感觉的线与线的理型之外,还有一种居间的线了,它又是什么?

——可感知的天地之外另有天地,可感知的日月之外另有日月。

由于它们是不动的理型与变动的感性事物之间的中介体,它们就得表现为既动又不动,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原文:

如果在理型与个别事物之间仍有可感觉事物与可感觉间体,

那么,动物之本与可灭亡动物之间显然是另有其他动物。

同样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在现在事物的哪一类中寻找间体之学?

解释:

这里将会有视觉的与和谐的中介体,亦即中介体的感性事物,并且因此中介体的感性物以及因此中介体的动物。

原文:

如果说几何相似于地形测量也仅此一点,后者所测量的是可见事物,前者所测量的是不可见事物,

这样医药学以外显然也得另有一门学术为“医药之本”与“具体医药知识”之间的间体;

其他各门学术依此类推。

可是怎能如此?

这样,在可见的“健康事物”与“健康之本”间另有“健康”。

同时,地形测量是对可见可灭坏之物进行度量,那么,在这些可灭坏事物灭坏之时,学术也得跟着灭坏。

这个也不能是确定的。

解释:

如果说几何学区别于地形测量仅仅在于非感性,那么就会有一门医疗学术中介于理型的医疗学术和我们知识的医疗学术之间,并且因此中介于治疗的对象。

所以,地形测量并非是一个可感的对象的度量那样的情况,如果它是那样的情况,当它所测量的感性事物消灭时,它这门学术也将随之消灭。

原文:

但,从另一方面说,天文学既然是不能研究可见之度量,同样也不能研究我们头上的苍穹。

解释:

而且,如果天文学是研究不可见事物,因为我们头上的苍穹是可见的,所以它就不能研究。

原文:

一切可见的线都不能正好像几何学者所定义的线(可见的直线或是可见的圆形,都不能像几何学上的“直”与“圆”,普罗泰戈拉常言“直线与圆只接触于一点”,但是一般的圆与直杆是不可能只接触于一点的,他常常以此驳斥几何学者),

同样的道理,天体运动与其轨道也不会是像天文学所描述那样,星星也不会是如星辰学家所定义的那样。

解释:

感性的事物与理型不可能完全一样,就像一切可见的线、圆都不会像几何学中定义的线、圆。

同样,天体、天体的运动也不可能像天文学给出的定义那样。

坤鹏论:读《形而上学》 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37)-坤鹏论

原文:

现在有人这样讲,所谓的理型与可感知事物两者的间体就存在于可感知事物之中,并不是脱离其中而独立的;

这个观点,从很多方面讲都是不可能的,只列举以下部分证明就足够说明了:

只说间体存在于可感知事物之中而不包含通型也在其中,这点不合理,

通型与间体实际上是同一理论的两个部分。

又按照这理论来讲,同一处该有两个立方体,假如说间体是在那个运动变化中的可见立方体之中,这便不能说间体是静止不动的了。

人们须假设有间体于可感知事物中的存在,究竟出于什么目的,如我们之前所述的类似相悖的理论也将随之而来;

天地之外另有天地,只是这一天地与原来的天地同出一处,而非相分离;

这更是不可能的。

解释:

反命题:在感性实体之外没有别的实体。

亚里士多德指出:有人认为在感性事物和理型之间的居间者,不是与感性事物分离存在的,而是在它们之中。

但这也有很多困难:

第一,按这种说法,不但居间者在感性事物之中,理型本身也应该在感性事物之中(因为在感性实体之外,没有别的实体);

第二,这样就会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地方可以有两个甚至三个实体了;

第三,居间者是不动的,它都存在于运动着的感性事物之中,这怎么可能呢?

李真认为,这里的根本问题是混淆了具体与抽象的差别,柏拉图学派把抽象的普遍,也当作具体的事物了,所以把抽象的普遍也看作是占有空间的具体事物了。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