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概率世界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即使完全矛盾的观点,都能找到大量利于自己的证据。所以,当你的观点过于鲜明,特别是非黑即白的时候,往往已经走向了偏见。
——坤鹏论
一、本原、本体、实体
在阅读古希腊哲学著作时,特别是《形而上学》,我们经常发现本原、本体、实体这三个词,
有时候感觉它们三个是一个意思,有时候又觉得其中还是有些区别的,
昨天,坤鹏论特意查了一下资料,在知乎中看到早见堇等网友关于它们的一个问答,颇受启发,今天先分享一下。
1.本原
它是希腊文为arche或拉丁文principium的意译。
原义为:太初、开始,又译为始基。
它包含两层内容:
(1)基质
事物的最初状态或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
(2)原则
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缘由。
比如: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本原”,其第一层意思是说“水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第二层意思则是指,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世界的根本原则。
再比如:亚里士多德说:自然是运动和变化的本原。
2.本体
它是亚里士多德对于希腊语ousia的翻译,该词原为希腊语中动词eimi的阴性分词,也有中文翻译家将其译为实体。
海德格尔在对希腊文进行考察后,得出亚里士多德所说“本体”为“在者之在”(存在者之存在)。
所谓“在者之在”,就是一切存在者在存在中,更明确地说:存在是存在者,而“是”当作及物动词来使用,其意如同聚集,也就是说,存在把一切存在者聚集起来,使存在者成为存在者,存在是聚集。
海德格尔所主张的对“什么是哲学 ”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在于:
我们响应于存在者之存在,而不是传统哲学的“就存在者存在而言,存在者是什么 ”。
说到这里,还会让人想起本体论这个词,它源自拉丁语ontologia,
其词根为“on”,意为“在”,因此on的含义高于ousia。
本体意义开始在ousia中独立,而是康德将本体与现象区分的结果,
此时的本体概念便是思想的存在,与希腊的本体(存在)分道扬镳了。
3.实体(本质)
实体(本质)的词源也来自于ouisa。
本质最早的使用者是巴门尼德,在他那里本质就是存在,
巴门尼德达到了纯粹概念思维的思想高度,
撇开了一切具有对象内容性质的考察,
径直抓住我们思维判断中的一个核心词,这就是西方语言所特有的词——“是”,
也就是我们一再说到的那个“存在”,展开分析。
关于“是”,坤鹏论在《这个是不仅仅是》中讨论过,西方人的“是”对应着我们汉语的三个意义:
第一,广义的“起作用”,相当于我们传统哲学中的范畴“有”;
第二,判断中的系词,相当于我们的系词“是”;
第三,用于时间、空间的动词,相当于汉语的动词“在”或“存在”。
巴门尼德认识到,我们对世界的全部真实的认识是通过我们关于世界的种种具体判断来实现的,
而在这些具体判断中,“是”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它不仅具体地将主词和谓词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具体的关于某个对象的判断,
更重要的是,它还通过它的断定功能来表明这个判断是关于某个对象的真实判断,即表明这个判断是真的。
不过,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实体与本体是一个概念,
后来,实体概念被斯宾诺莎修订,实体与本体开始被区分开。
而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存在、范畴、实体、本质四个概念的外延是逐渐收缩的。
亚里士多德首先把存在与本质区分开,虽然使用的词依然是ouisa,他将存在一分为四,其中一个为必然的本质,其下又继续划分为十,十中之一就是实体。
实体概念首先使用也来源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首要的存在者(他认为的主体正是实体),正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是所是”。
不过,《形而上学》中的实体和《范畴篇》中的实体略有不同,也就是前者的实体已经是经过了物理学研究分析过的实体,即它被分析为质料和形式。
二、第三卷第六章(一)
原文:
最后,我们可以有这样一问,在可感事物与“间体”之间,
为何要寻求得到另一级类的事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型”。
解释: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他没有在本卷第一章提出的问题,不过它和第五、第九个问题相近。
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人们要寻求理型来区别于感性事物以及区别于中介者?
这明显是指向柏拉图的理型论的。
原文:
数学对象和可感事物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同,
但是,关于同级类的事物于数可以众多,这点于二者而言是一样的,
因此,它们的基本原理于数量上是不能有限定的(就如同世上所有语言的字母一样,各类即使是有限定的,数量而言则无法为之定限,除非指定某一音节,或某一句话,那么,为这音节或这句话拼凑读音的字母才会有固定的数量;“间体”亦复如此;同类的“间体”于数而言必是无限)。
假如于可感事物和数学对象之外,没有像所主张的一套“通型”存在,那么数量且种类都为一的本体也不会存在,
而事物的基本原理也就只有限定的类,而无限定的数;
如果这样,那“通型”的存在就尤其必要了。
解释:
正命题:人们需要寻求“通型”。
数学对象和感性事物虽然在某些方面不一样,但是同类中事物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关于这点,二者是相同的。
亚里士多德举了字母语言的例子来证明,它们的字母都是有限的,有26、有30等等,但是它们的组合数量却是无限的,除非是指定了某个音节或某句话,比如:hello这个词,我们可以说它由五个字母组成。
这段话有些难懂,坤鹏论认为,其中心思想简言之就是,理型就相当于类,世间万物的数量是无尽的,但是类却是可以限定,这样人们才能通过类来认识事物,获得知识。
所以,理型的的存在是尤其必要的。
原文:
主张这类观点的人往往固守其宗旨却不能深谙其义,
他们总是说“通型”既为本体,就是因为每一“通型”都是本体,
没有任一“通型”是由属性而定的。
但是,如果我们同时假设“通型”存在,原理于数为一,于类非一,我们又会得出那些结果必然为不可能的结论。
解释:
这个反命题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具体展开分析,只是表示,如果设置了“通型”也不妥当,因为这会使得诸原理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种类上,是一,紧接着就会看到随之而来的种种困难。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