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很多成功人士并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成功的,而且,从人性上讲,人们向来只认为自己是成功的原因,而根本不会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为其他原因。
——坤鹏论
第六卷第四章
原文:
我们已充分说明了属性〈偶然〉之是的性质,现在不复赘叙。
解释:
我们已经详细叙述了关于偶然属性之是(成为存在)的性质,就到这里吧,不再赘述了。
原文:
实是各类中有以“真”为“是”,以“假”为“非是”者,
其“真假”应依“组合与析离”为断,
复合词之真假应依其各部分的对反搭配为断,
凡主题与其云谓相合的为之组合而予以肯定,
苟两者相离则不为之组合而予以否定者,
这些就是真实;
解释:
实是在各类别中,有的以“真”为“是”者,有的以“假”为“非是”者,
我们可以将“是”修改为“存在”结合理解一下:
作为“真”的存在和作为“假”的非存在,
它们的真与假应该依托于放在一起还是加以分离来进行判断,
组合词的真假应该依托于其各个部分的对立面结合而判断,
凡是主体与其称谓相结合的,应该是其组合者予以肯定,
两者相分离则不是组合,应该予以否定,
这便为真;
原文:
至于虚假判断便与此相反(这里引到另一问题,我们如何于事物发生离合之想;所谓合,我的意思不是串联而是成为合一的整体);
解释:
至于假的判断,便是与此相反(这里会引出另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知道事物发生了离与合,所谓的合,我的意思不是说将事物进行串联而是融合为一个整体);
比如:我们说:“这朵花是红的”,如果在客观上,它的确是红的,那么我把这二者相联系,并予以这种联系以肯定,那就表明这句话或这个命题是真的;而如果我们把它们的联系予以否定,那么这种否定——“这朵花不是红的”就是假的。
同样,如果客观上“这朵花是白的”是真的,而如果对这个联结予以否定,即命题“这朵花不是白的”就是假的。
原文:
这里真与假不在事物,——这不象那善之为真与恶之为假,存在于事物本身——而只存在于思想之中;
至于单纯的诸怎是,则其为真为假(“是”与“非是”)便不在思想之中。——在这里所涉的问题,我们须俟以后再考虑。
解释:
事物中并没有真与假,比如善为真,而恶就假,真与假只存在于思想之中;
并且是关于简单的事物,亦即本质,甚至在思想中也没有假与真。
这里所提及的问题,我们必须以后再思考。
原文:
但凭组合与析离所成的真假既只在思想而不在事物,
因为思想可以将主题的怎是或其某一素质,量,或其它范畴加之于主题或从主题取去,
依照这样的意义,真与假已是原事物以外的另一类“是非”,
那么属性之“是”与真假之“是”均无庸置论了。
前者原为未必之“是”而后者亦仅为思想的演变,
两者都是“实是”的支族,并不能作为诸实是中独立的一类。
于是让我们搁开这些,而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的原理与原因。
解释:
既然结合和分离是在思想之中,而不是在事物之中,
因为思想可以把主体的物因或其质、量或是其他范畴加之于主体或是从主体剥离,
按这层意思,真假已经成为原事物之外的另一类“是非”(存在),
那么偶然属性之“是”和真假的“是”都是不用再讨论了。
前者原本应该是未定之“是”,后者也只是思想的演变,
两者都是“实是”的旁支,并不能作为诸实是中的一类而独立。
所以,让我们抛开这些,而专注于实是之所以为实是的原理与原因吧。
亚里士多德的意思说,真和假并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
比如究竟当前这朵花是红的还是白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要凭它的存在的实际状况来决定,
至于我们的断定是否正确,这就要凭给我们的主观认识(思想)与客观事物(客观存在物)是否符合、一致,
所以说真和假不在事物中,而在思想中,一个单纯的客观事物是无所谓真或假的。
再重申一遍,客观事物本身是无所谓真假的,简单事物和本质则在思想中也不存在真假的问题,并非善就是真的,而坏本身就是假的,因为事物本身就无所谓真假。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