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事,至少都会有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这就是我们这个概率世界的常态,所以很多时候不要较真儿非此即彼,正所谓认真你就输了,真正要认真的是如何开始做,只有行动才能将概率变成现实。

——坤鹏论

坤鹏论:读《形而上学》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127)-坤鹏论

第七卷第六章(上)

这一章讨论的是:一个事物和它的怎是(本质)是一样的吗?

原文:

我们必须研究每个事物与其怎是之同异。

解释:

我们必须研究到底每个事物与它的怎是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原文:

关于研究本体是有益的;

因为一般认为每一事物不异本体,而怎是即各事物之本体。

解释:

这对于实体的研究是有益的工作;

因为每个事物被认为不是与实体不同的,而怎是被说成是每个事物的实体。

接下来,亚里士多德就展开论证与剖析,究竟在什么意义上说它们是相同的,又在什么意义上说它们是不同的。

原文:

现在,在属性复词上,事物与其怎是一般认为是相异的,例如白人异于白人的怎是。

若说它们相同,人的怎是与白人的怎是也得相同;

人们既说人就是白人,那么白人的怎是与人的怎是该相同。

解释:

一个偶性的统一体,事物和它的怎是一般被认为是不同的,比如:白人与白人的怎是是不同的。

如果说他们相同,人的怎是和白人的怎是也必为相同;

人们就会说人就是白人,那么,白人的怎是和人的怎是也是相同的。

这段的论证可以简化为:

1.白人的怎是=白人;

2.因为白人=人,而人=人的怎是;

3.那么,白人的怎是=人的怎是。

这样的结论是荒谬的。

原文:

然而,属性复词的怎是,也许并不必相同于单词的怎是。

外项与中项的成为相同并不是这样的。

也许,再个属性外项应可成为相同,例如白的怎是与文明的怎是;

可是事实上情况并不是这样。

解释:

但是,所有偶性的统一体的怎是(本质),也许并不一定和组成它的单词的怎是相同。

因为两个端项并不以同样方式与中项相等。

看来,事物似乎是这样的,那些端项就偶性而言会变得相同,例如白的怎么和文明的怎是;

但是,事实上看起来这也不行。

这段可以简化为:

1.假如文明的人=文明的人的怎是;

2.人=文明人;

3.白人=人;

4.白人的怎是=白人的怎是;

5.白的怎是=文明的怎是。

这两个偶性外项相等是荒谬的,而荒谬则出于2、3这两个假定,用偶性组合词等同了组成它的单词——人。

坤鹏论:读《形而上学》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127)-坤鹏论

一个事物呈现在我们面前,总是和若干偶性相联结的,

比如:一个“人”,他要么是一个“脸白的人”,要么是一个“高个子的人”,要么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等等,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严格标准,“脸白”、“高个子”、“有教养”等等,这些偶性都不能代表“人”的怎是(本质),也就是“人”之实体。

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就是“由己而言”的对象,即它是作为一个单一体的“这一个”,

它被别的范畴表述而它不表述别的范畴。

即它是最真实的存在形式,即“实体”。

而怎是(本质)就是表述“实体”的,也只有“实体”才有它的怎是(本质)。

两个偶性联结的结合物,虽然是现实世界事物呈现的形式,但它不是实体,而是有若干偶性(比如:质、量、状态、遭受等)附着在“实体”之上,这样的偶性存在是没有怎是(本质)可言的,

尽管也可以描述它们,但那都是描述一些什么偶性附着在某个实体上,从而也没怎是(本质)可言。

总而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偶性的存在(即偶性附着于实体的存在),它是没有怎是(本质)的,因此,它没有与怎是(本质)的同一关系,所以,它的存在与怎是(本质)是分离的。

而只有“由于自身”的存在,亦即实体,才有怎是(本质),而且实体与其怎是(本质)是同一的,也就是说它们是不分离的。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