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很难改变的,每个人的个性似乎在出生时就写就了。
——坤鹏论
第八卷第一章(下)
原文:
现在让我们再来讨论一般公认的诸本体。
这些就是可感觉本体,一切可感觉本体均有物质。
解释:
现在让我们重新开始关于一般承认的实体的讨论。
这些都是可感觉的实体,而可感觉的实体全都是有质料的。
原文:
底层是本体,本体之一义即物质(物质的本意我用以指明这潜在地是一“这个”而并非已实现的“这个”),
解释:
基质是实体,实体的一个意义就是质料(我用质料指的不是作为一个现实的“这个”,而是一个潜在的“这个”),
原文:
其另一义则为公式或形状(那是一个可以单独地用公式来表明的“这个”)。
解释:
而在另一种意义上实体就是公式或形状(那存在为一个“这个”的东西能够分离地给出公式)。
原文:
第三义则为两者的复合,只有这复合物才有成坏而全然能够独立自存——在可用公式为之表白的诸本体中,有些能独立,有些则不能。
解释:
而实体的第三种意义就是这两者的结合,只有它是被产生出来的和可消灭的,并且无限制地是能够分离地存在的;因为可以完全地表达在一个公式中的实体,有些是可分离的,而有些是不可分离的。
这里就是在第七卷中亚里士多德反复说过多次的实体的三种意义,即:它指质料、形式以及质料和形式的结合体。
而它们可以完全表达在公式中的实体有些是可分离的,这是因为形式或质料与形式的结合体,是可以分离的存在的,而质料由于它是潜在的(即未赋予形式的)则不能分离存在的。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明确地提出了潜在的和现实的这一对范畴,这就标志着第八卷将要围绕讨论的主题,也就是说对于实体的变化和运动有一个深入的剖析。
原文:
物质显然也是本体;
解释:
亚里士多德从变化和运动中来看作为实体的质料的作用,
他指出,很清楚,质料也是实体;
原文:
因为对于所遭遇的一切相反变化中自有一些事物为此变化之底层,
变化在这底层上可得进行,
变化的实例则有如一刻在这里一刻又在别处的“位变”,
现在是这样的尺度,以后却或增或减的“量变”,
以及一刻是健康一刻又抱病的“质变”;
解释:
因为在发生的所有对立的变化中,有某种东西在下面支撑这些变化,
例如:
关于地点,现在在这里,而随后在别的什么地方;
关于生成,现在是这样大,而随后则小些或大些;
关于变动, 现在是健康的,而随后则生病了。
原文:
相似地在本体上则有生灭成坏的变化,
解释:
相似的,实体则有生灭成坏的变化,
原文:
其底层一回儿因变化而成为一“这个”又一回儿却因变化而褫夺了那所由成为“这个”的因素。
解释:
其底层(基质)一时因变化而成一个“这个”,一时又因变化而被夺去了成为“这个”的要素。
原文:
在“本体之变”中,其它变化也包涵在内。
解释:
在“本体的变化”中,其他的变化也包含在内。
原文:
但在其它变化中,本体并不必然跟着变化,
因为事物如具有位变物质的,并不必然也具有生灭物质。
解释:
但是在其他的变化中,实体并不是必然地随其变化,
因为事物如果发生位置上的变化,不一定就会必然发生生灭上的变化。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讲述了位置、大小、状态的变化,这些都是数量上的变化,
至于生成和消灭则是实体的质的变化。
一个位置的变化,并不必然包含性质的变化(生成或消灭),而性质的变化则可能包含位置和大小的变化。
这些都是人们在常识中可以察觉到的变化现象。
原文:
全称生成〈生成通义〉与偏称生成〈生成别义〉之分,在我们的物学论文中曾经讲过。
解释:
在充分(绝对)意义上的生成和限定意义上的生成的区别,在这《物理学》第一卷第七章中论述过,即:前者属于实体的变化生成,而后者仅是偶性的变化生成。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