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最怕的就是死活不承认自己错了。
——坤鹏论
第九卷第八章(三)
原文:
又,物质以潜在状态存在,正因为这可以变成形式;
当它实现地存在时,它就存在于形式。
解释:
再者,质料以潜在的状态而存在,正是因为它可以成为形式;
只有存在于形式中的时候,它才现实地存在。
比如:一堆铜原料,它潜在地是一座铜像,当它被铸造成铜像后,存在于形式中了,它才实现了存在。
原文:
这道理适合一切事例,即便其终极为一个动作也可适用。
解释:
这个道理适用于所有的事物,就算其终极是一个活动的也能适用。
原文:
老师当他以实例示显于其学生时就意谓完成了他的目的,自然也以实例示显于人类。
解释:
当老师以实际的事例展示于其学生之时,其目的就已经达到了,自然也是以现实呈现于人。
原文:
假如这还不够明白,我们将重提保逊的赫尔梅象,这象究属在内或在外,论其认识难以为之说明。
解释:
如果这还是不太清楚,我们又将重新说起鲍森的赫耳墨斯像,这雕像究竟是在内或是在外,就其认识来说难以说明。
鲍森,古希腊雕塑家,曾创作了艺神的石像,但是人们对其知之甚少,
这里“这象究属在内或在外”所谓何意令人费解,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罗斯在其英译本中注释称,这里提到的赫耳墨斯像可能是一种图画或壁画,因为光影的机巧会使其呈现犹如浮雕般的立体现象,所以观看者看到的像既如在壁中又如在壁外。
原文:
凡以功用为终极的,功用即实现。
所以“埃奴季亚”(现实)一字原由“埃尔咯”(功用)衍生出来,
由引向“隐得来希”(达到终点)。
解释:
凡是以活动为终极目的的,活动也就是其现实。
因此,“现实”一词原是从“活动”一词演化而来的,而引致终极目的。
换言之,活动是目的,而现实就是活动,
在希腊语中,甚至现实这个词就是从活动引申出来的,并且倾向于具有“完全实现”的意义。
原文:
在有些事例中,官能运用就是最后的事物(例如视觉就只随时的看,并无视觉的产物),
有些则跟着知能运用就有产品(例如建筑术产生建筑物与建筑工作)。
解释:
在有些事例中,官能感觉就是最终的事物(比如视觉就是随时观看,并没有实际的产物),
有些则是随着知识技能运用而得来的产物(比如建筑技艺产生了建筑物与建筑工作)。
原文:
可是在前一例上动作就可算终极,在后一例上动作只较之潜能为更接近于终极。
解释:
但是在前一例中活动是目的,而在后一例中活动只是较之于潜能更为接近于目的。
原文:
建筑工作实施于正在建筑中的事物,与房屋一同实现,一同完成。
解释:
因为房屋的建造活动就在被建造的房屋之中,也就是它与房屋同时生成和存在。
原文:
于是,凡其动作产生另一些事物为结果的,实现就归于那产物,
例如建筑工作,其实现归于建筑物,纺织工作归于纺织品,它例相似,
动变一般地归结于所动变的事物;
解释:
于是,只要活动产生了另一个事物作为结果的,现实就该归于那个产物,
比如建筑工作,现实归于建筑之物,纺织工作归于纺织品,其他类似,
动变一般都归结于那被动变的事物;
原文:
至于没有产物的动作,实现只当归之于主动者;
例如视觉活动之实现归于视者,神学思索之实现归于神学者,生活之实现归于灵魂(人生幸福①之实现,也当归之于灵魂;因为幸福也是某一类型的生活)。
解释:
对不起没有产物的活动,现实只能归之于主动一方;
比如:视觉活动的现实归之于观看的人,神学思考的现实归之于神学者,生活之现实归于灵魂(人生幸福的现实也归之于灵魂,因为幸福也属于某一类的生活)。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幸福的要旨是成德达善。
原文:
于是明显地,本体或形式是实现。
照这论点,实现当然在本体上先于潜能;
如上所述,一个实现,在时间上常为另一实现之先,一直上溯到永在的原动者之实现。
解释:
这样就很明显了,现实是实体或形式。
如此看来,现实必是在实体上先于潜能;
综上,一个现实,于时间而言常是先于另一个现实,一直可以追溯到永恒存在的原动者的现实。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请您关注本头条号,坤鹏论自2015年底成立至今,创始人为封立鹏、滕大鹏,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6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8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20亿。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
最新评论